一种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6687发布日期:2020-09-11 22:31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是一种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



背景技术:

现有微带天线一般灵敏度低,而且,制造价格昂贵,如申请号为2019110292282,一种基于siw结构的差分端射天线,该天线制造成本高,而且针对微型电子设备灵敏度相对而言并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解决天线灵敏度低、制造价格昂贵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面设有天线,所述天线包括正方形的正天线和两个副天线,两个所述副天线分别设置所述正天线的相邻两边,且两个所述副天线和所述正天线的边缘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副天线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条形板和矩形板,所述条形板和所述正天线的边缘相邻,且所述条形板和所述正天线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条形板和所述矩形板一体成型,在所述矩形板的外端设有馈电口。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材质为fr板,所述天线为金属材质,且在所述天线的外表面设有用于防止氧化的防氧化层。

优选的,所述天线材质为铜材质。

优选的,所述防氧化层为镀金层、沉金层或喷锡层。

优选的,在所述承载板的下面设有反射层。

优选的,所述反射层材质为金属。

优选的,在所述反射层外部设有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为镀金层、沉金层、喷锡层或喷漆层。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相对现有的天线,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设置正天线和两个副天线,在副天线的矩形板的端部设有馈电口,此采用双极化耦合馈电的设计,一方面,45°的极化正交性可以保证+45°和-45°两副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满足互调对天线间隔离度的要求;另一方面,两极的输入采用耦合馈电,消除两路之间的直流影响。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的采用普通fr4板材,不用昂贵的高频板材,制造成本低,而且,天线面积小,利于小型化设计,方便与其他电子产品电路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和其他电子产品的电路连接使用的俯视图。

图中的数字或字母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或流程名称:1.承载板;2.天线;3.正天线;4.副天线;5.条形板;6.矩形板;7.防氧化层;8.反射层;9.防护层;10.馈电口。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具体如下:

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包括承载板1,承载板1上面设有天线2,天线2包括正方形的正天线3和两个副天线4,两个副天线4分别设置正天线3的相邻两边,且两个副天线4和正天线3的边缘相互垂直。

具体的,副天线4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条形板5和矩形板6,条形板5和正天线3的边缘相邻,且条形板5和正天线3相互平行。条形板5和矩形板6可以设置成一体成型,也可以不设置成一体成型,本实例中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如1所示,正天线3的中心对角线和两个副天线4的矩形板6分别呈45°夹角,合起来刚好为90°夹角。本实施例中在矩形板6的外端设有馈电口10,用于和其他电子产品连接,如图3所示,在承载板1上可以其他电子产品的电路,然后与馈电口相连接,使得天线工作。

具体的,承载板1材质为fr4板,天线2为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中天线2材质为铜材质。在天线2的外表面设有用于防止氧化的防氧化层7。防氧化层7为镀金层、沉金层或喷锡层。本实施例中防氧化层7为喷锡层。

具体的,在承载板1的下面设有反射层8,在反射层8外部设有防护层9。反射层8材质为金属,防护层9为镀金层、沉金层、喷锡层或喷漆层。本实施例中反射层8材质为铜材质,本实施例中防护层9为喷漆层。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上面设有天线(2),所述天线(2)包括正方形的正天线(3)和两个副天线(4),两个所述副天线(4)分别设置所述正天线(3)的相邻两边,且两个所述副天线(4)和所述正天线(3)的边缘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天线(4)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条形板(5)和矩形板(6),所述条形板(5)和所述正天线(3)的边缘相邻,且所述条形板(5)和所述正天线(3)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板(5)和所述矩形板(6)一体成型,在所述矩形板(6)的外端设有馈电口(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材质为fr4板,所述天线(2)为金属材质,且在所述天线(2)的外表面设有用于防止氧化的防氧化层(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2)材质为铜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氧化层(7)为镀金层、沉金层或喷锡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载板(1)的下面设有反射层(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8)材质为金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射层(8)外部设有防护层(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9)为镀金层、沉金层、喷锡层或喷漆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极化耦合馈电微带天线,包括承载板(1),所述承载板(1)上面设有天线(2),所述天线(2)包括正方形的正天线(3)和两个副天线(4),两个所述副天线(4)分别设置所述正天线(3)的相邻两边,且两个所述副天线(4)和所述正天线(3)的边缘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极化耦合馈电的设计,一方面,45°的极化正交性可以保证+45°和‑45°两副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满足互调对天线间隔离度的要求;另一方面,两极的输入采用耦合馈电,消除两路之间的直流影响。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采用普通FR4板材,不用昂贵的高频板材,制造成本低,而且,天线面积小,利于小型化设计,方便与其他电子产品电路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蔡艳清;曾祥春;王文;周小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元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30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