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风力发电用耐严寒耐扭曲的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0984发布日期:2020-10-23 12:2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用耐严寒耐扭曲的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电缆,尤其是涉及一种海上风力发电用耐严寒耐扭曲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海上风力电力电缆是适用于海上风力发电机机组的电力传输。海上风力电缆具有防潮、防腐和防损伤等特点,可以敷设在海域空中。海上风力电缆从电力系统的配电点把电能直接传输到各种用电设备器具的电源连接线路。其结构和电力电缆基本相似,都包括线芯(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保护层四部分。线芯是海上风力电缆的导电部分,用来输送电能,是海上风力电缆的主要部分。绝缘层是将线芯与大地以及不同相的线芯间在电气上彼此隔离,保证电能输送,是海上风力电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护层的作用是保护海上风力电缆免受外界杂质和水分的侵入,以及防止外力直接损坏海上风力电缆。

海上风力发电,是利用海上风力资源发电的新型发电方式,在石油资源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各国均将眼光投向了风力资源巨大的海域,欧洲多个国家已建立了多个海上风力发电厂而且规模巨大,中国也逐渐涉及海上风力发电领域,上海的海上风力发电厂2010年启用,香港欲建全球最大海上风力发电厂。其海上风力发电环境较为恶劣,所以对电路连接用的电缆线要求比较严格,但传统的缆线韧性和抗扭曲能力不佳,容易因较大海风导致内部断裂或脱落,且缆线外保护套耐盐碱性较差,长期使用容易受海水腐蚀,进而增加线路故障和灾难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风力发电电力电缆,解决海上风力发电电力电缆的耐严寒耐扭曲电力电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上风力发电用耐严寒耐扭曲的电力电缆,包括芯体以及外保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体与外保套层之间设置抗扭曲内结合体结构,所述的抗扭曲内结合体结构由外至内依次由外结合层、外部抗扭曲体结构、中部软接层以及芯体包裹层组成,所述的外部抗扭曲体结构包括抗扭环套、在抗扭环套上、下端部各间隙设置一组相对设置的内撑套接件、在抗扭套的左、右腰部各设置皱褶体结构,所述的中部软接层由外至内设置填充的加强复合层、内部保温材料层。

在抗扭套中上端的2个内撑套接件之间的间隙区域内设置上中空区,在抗扭套中下端的2个内撑套接件之间的间隙区域内设置下中空区。

所述的内撑套接件中心位置设置内撑杆。

所述的外保套层采用的是交联氟氧材料。

所述的芯体包裹层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所述的加强复合层采用硅气凝胶绝缘材料,所述的内部保温材料层采用尼龙保温材料。

所述的皱褶体结构由多层间隔设置弧形体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在线缆内设置内结合体结构的抗扭环套、内撑套接件以及皱褶体结构;保证了该电缆在海上使用中风力电缆免受外界杂质和水分的侵入从而曲扭造成断裂,提高了该电缆的使用寿命。长期使用容易受海水腐蚀,进而增加线路故障而发生的灾难概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中抗扭曲内结合体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芯体、2.外保套层、3.外结合层、4.芯体包裹层、5.抗扭环套、6.内撑套接件、7.弧形体、8.内撑杆、9.加强复合层、10.内部保温材料层、11.上中空区、12.下中空区。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文本中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海上风力发电用耐严寒耐扭曲电力电缆,包括芯体1以及外保套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体1与外保套层2之间设置的内结合体结构,所述的内结合体结构从外至内依次由外结合层3、外部抗扭曲层、中部软接层以及芯体包裹层4组成,所述的外部抗扭曲层包括抗扭环套5、在抗扭环套5上、下端部各间隙设置一组相对设置的内撑套接件6、在抗扭环套5的左、右腰部中设置皱褶体结构、在内撑套接件6中心位置设置内撑杆8,所述的中部软接层中由外至内设置填充的加强复合层9、内部保温材料层10。

在抗扭环套中上端的2个内撑套接件之间的间隙区域内设置上中空区11,在抗扭环套中下端的2个内撑套接件之间的间隙区域内设置下中空区12。

所述的外保套层2采用的是交联氟氧材料。

所述的内撑杆8采用的是聚氯乙烯材料。

所述的芯体包裹层4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所述的加强复合层9采用硅气凝胶绝缘材料,所述的内部保温材料层10采用尼龙保温材料。

所述的皱褶体结构7是由多层间隔设置弧形体7组成。所述的弧形体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所述的加强复合层9采用的是交联氟氧材料。

工作原理:外保套层2、外结合层3、芯体包裹层4、内部保温材料层10多重保护对电力电缆进行保护,增加电力电缆的阻燃性能,降低光伏电缆发生燃烧的几率,保证电力电缆使用的安全性,并且抗扭环套5、弧形体7从外部与内部对电力电缆进保护,提电力电缆耐老化的性能,确保电力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电力电缆内部的内撑套接件6、内撑杆8,增加光伏电缆整体的强度,保证电力电缆在户外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2个内撑套接件之间的间隙区域内设置上中空区11,下中空区12,;进一步该电缆的扭严寒、耐扭曲的特性。

由于采用在线缆内设置内结合体结构的抗扭环套、内撑套接件以及皱褶体结构;保证了该电缆在海上使用中风力电缆免受外界杂质和水分的侵入从而曲扭造成断裂,提高了该电缆的使用寿命。长期使用容易受海水腐蚀,进而增加线路故障而发生的灾难概率。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海上风力发电用耐严寒耐扭曲的电力电缆,包括芯体以及外保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体与外保套层之间设置抗扭曲内结合体结构,所述的抗扭曲内结合体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结合层、外部抗扭曲体结构、中部软接层以及芯体包裹层,所述的外部抗扭曲体结构包括抗扭环套、在抗扭环套上、下端部各间隙设置一组相对设置的内撑套接件、在抗扭套的左、右腰部各设置皱褶体结构,所述的中部软接层由外至内设置填充的加强复合层、内部保温材料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力发电用耐严寒耐扭曲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在抗扭套中上端的2个内撑套接件之间的间隙区域内设置上中空区,在抗扭套中下端的2个内撑套接件之间的间隙区域内设置下中空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力发电用耐严寒耐扭曲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撑套接件中心位置设置内撑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力发电用耐严寒耐扭曲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保套层采用的是交联氟氧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力发电用耐严寒耐扭曲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体包裹层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所述的加强复合层采用硅气凝胶绝缘材料,所述的内部保温材料层采用尼龙保温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力发电用耐严寒耐扭曲的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皱褶体结构由多层间隔设置弧形体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海上风力发电用耐严寒耐扭曲的电力电缆,包括芯体以及外保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体与外保套层之间设置抗扭曲内结合体结构,抗扭曲内结合体结构从外至内依次由外结合层、外部抗扭曲体结构、中部软接层以及芯体包裹层组成,外部抗扭曲体结构包括抗扭环套、内撑套接件、在抗扭套的左、右腰部各设置皱褶体结构,所述的中部软接层中由外至内设置填充的加强复合层、内部保温材料层。由于采用在线缆内设置内结合体结构的抗扭环套、内撑套接件以及皱褶体结构;保证了该电缆在海上使用中风力电缆免受外界杂质和水分的侵入从而曲扭造成断裂,提高了该电缆的使用寿命。长期使用容易受海水腐蚀,进而增加线路故障而发生的灾难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冯显安;周光玉;吴红伟;翟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华津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3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