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5437发布日期:2020-11-03 23:4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干荷蓄电池,全称是干式荷电铅酸蓄电池,它的主要特点是负极板有较高的储电能力,在完全干燥状态下,能在两年内保存所得到的电量,使用时,只需加入电解液,等过20~30分钟就可使用。

电车上的干式荷电铅酸蓄电池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添加电解液,添加电解液时电解液的量不好控制,当电解液加多后充电过程中或行驶至颠簸路段时,电解液容易通过加液管盖帽上的排气孔排出,电解液滴落到电池架上容易腐蚀电池架,从而使得电池架的使用寿命变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能够防止电解液过多而滴落到车体或电池架上对其造成腐蚀,安装方便,清理电解液方便的铅酸蓄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电池本体上端固定有盖体,盖体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电池本体的加液管贯穿盖体延伸至第一凹槽内,第一凹槽内放置有内板,加液管贯穿内板上的孔,加液管两侧的内板上端均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均填充有海绵垫,内板上方的加液管上螺纹连接有盖帽,盖帽下端紧抵内板上端,盖帽两侧均固定有其连通的排气管,排气管的出气端位于其一侧的第三凹槽上方,第三凹槽的槽底上固定有竖直的套管,套管内过盈配合有与其同心的插杆,插杆上端通过盖板固定连接,第一凹槽上方的盖体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盖板位于第二凹槽内。

具体的,所述内板上的孔的孔壁上固定有橡胶套,橡胶套内缘与加液管外缘密封接触。

具体的,所述海绵垫上开设有开孔,套管贯穿海绵垫上的开孔。

具体的,所述排气管的出气端向上方倾斜。

具体的,所述内板侧壁与第一凹槽的槽壁滑动接触。

具体的,所述盖板上端与盖体上端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防止电解液过多或车辆行驶至电洛路段导致其排出后滴落到车体或电池架上造成腐蚀,安装方便,清理电解液方便,电解液通过排气管排出至第三凹槽内并被海绵垫吸附,方便对排出的电解液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内板的三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1,电池本体1上端固定有盖体2,盖体2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4,电池本体1的加液管3贯穿盖体2延伸至第一凹槽4内,第一凹槽4内放置有内板7,所述内板7侧壁与第一凹槽4的槽壁滑动接触,加液管3贯穿内板7上的孔,所述内板7上的孔的孔壁上固定有橡胶套,橡胶套内缘与加液管3外缘密封接触,加液管3两侧的内板7上端均开设有第三凹槽11,第三凹槽11内均填充有海绵垫10,内板7上方的加液管3上螺纹连接有盖帽12,盖帽12下端紧抵内板7上端,盖帽12将内板7稳定在第一凹槽4内,盖帽12两侧均固定有其连通的排气管13,排气管13的出气端位于其一侧的第三凹槽11上方,所述排气管13的出气端向上方倾斜,排气管13的出气端能够抑制电池本体1内电解液的排出,第三凹槽11的槽底上固定有竖直的套管8,所述海绵垫10上开设有开孔,套管8贯穿海绵垫10上的开孔,套管8内过盈配合有与其同心的插杆9,插杆9上端通过盖板6固定连接,第一凹槽4上方的盖体2上开设有第二凹槽5,盖板6位于第二凹槽5内,所述盖板6上端与盖体2上端平齐。

当电池本体1的电解液加多后,电池本体1在充电或随车辆行驶至颠簸路段时,电解液通过加液管3和排气管13排出,电解液进入到第三凹槽11内后并被第三凹槽11内的海绵垫10进行吸附,方便对排出的电解液进行收集,防止电解液从第三凹槽11内流出,再次加注电解液时,将盖板6掀开,使得插杆9从套管8内拔出,然后拧下加液管3上的盖帽12,将内板7从第一凹槽4内取出,然后将海绵垫10从第三凹槽11内取出,挤出吸附在海绵垫10内的电解液即可对排出的电解液进行清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1),电池本体(1)上端固定有盖体(2),盖体(2)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4),电池本体(1)的加液管(3)贯穿盖体(2)延伸至第一凹槽(4)内,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槽(4)内放置有内板(7),加液管(3)贯穿内板(7)上的孔,加液管(3)两侧的内板(7)上端均开设有第三凹槽(11),第三凹槽(11)内均填充有海绵垫(10),内板(7)上方的加液管(3)上螺纹连接有盖帽(12),盖帽(12)下端紧抵内板(7)上端,盖帽(12)两侧均固定有其连通的排气管(13),排气管(13)的出气端位于其一侧的第三凹槽(11)上方,第三凹槽(11)的槽底上固定有竖直的套管(8),套管(8)内过盈配合有与其同心的插杆(9),插杆(9)上端通过盖板(6)固定连接,第一凹槽(4)上方的盖体(2)上开设有第二凹槽(5),盖板(6)位于第二凹槽(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7)上的孔的孔壁上固定有橡胶套,橡胶套内缘与加液管(3)外缘密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垫(10)上开设有开孔,套管(8)贯穿海绵垫(10)上的开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3)的出气端向上方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7)侧壁与第一凹槽(4)的槽壁滑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上端与盖体(2)上端平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电池本体上端固定有盖体,盖体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电池本体的加液管贯穿盖体延伸至第一凹槽内,第一凹槽内放置有内板,加液管贯穿内板上的孔,加液管两侧的内板上端均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均填充有海绵垫,内板上方的加液管上螺纹连接有盖帽,盖帽下端紧抵内板上端,盖帽两侧均固定有其连通的排气管,第三凹槽的槽底上固定有竖直的套管,套管内过盈配合有与其同心的插杆,插杆上端通过盖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防止电解液过多或车辆行驶至电洛路段导致其排出后滴落到车体或电池架上造成腐蚀。

技术研发人员:庞明朵;常传杰;李亚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9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