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引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4330发布日期:2020-11-03 23:46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关引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开关。



背景技术:

断路开关一般是通过两个触头之间的接触和断开来实现电流的接通及断开;由于承受较高的电压及较大的电流,在开关要接触的瞬间及断开的瞬间,经常会产生电弧,该电弧温度较高,容易对动触头及静触头的表面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关引弧装置,静触头的下端两个触片的连接桥处与副触指通过转轴连接,弹簧的一端与副触指的一端根部连接,弹簧的另外一端与静触头的触片的底部固定;动触头的端部设置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底部设置副触头,所述副触头与副触指的位置对应;所述副触指和副触头的表面均设置铜钨合金层。

所述凸起部的宽度大于静触头两个触片间的宽度。

所述静触头及动触头均设置在转盘上,所述转盘由驱动装置带动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合闸时,副触头、副触指快于主导电优先接触,而在分闸时,副触头、副触指慢于主导电最后分开,这样就保证了主导电的合闸和分闸时均不会被强电流损伤,起到了断流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所示,静触头4的下端两个触片42的连接桥41处与副触指1通过转轴6连接,弹簧3的一端与副触指1的根部连接,弹簧的另外一端与静触头的触片的底部(即图1的下部)固定;动触头5的端部设置凸起部51,所述凸起部51的底部(即图1的下部)设置副触头2,所述副触头2与副触指1的位置对应;所述副触指1和副触头2的表面均设置铜钨合金层。

所述凸起部51的宽度大于静触头两个触片42间的宽度。

所述静触头4及动触头5均设置在转盘7上,所述转盘由驱动装置带动旋转。所述驱动装置可采用市购的产品。



技术特征:

1.一种开关引弧装置,其特征在于:静触头的下端两个触片的连接桥处与副触指通过转轴连接,弹簧的一端与副触指的一端根部连接,弹簧的另外一端与静触头的触片的底部固定;动触头的端部设置凸起部,凸起部的底部设置副触头,所述副触头与副触指的位置对应;所述副触指和副触头的表面均设置铜钨合金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引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宽度大于静触头两个触片间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引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及动触头均设置在转盘上,所述转盘由驱动装置带动旋转。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开关引弧装置,静触头的下端两个触片的连接桥处与副触指通过转轴连接,弹簧的一端与副触指的一端根部连接,弹簧的另外一端与静触头的触片的底部固定;动触头的端部设置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底部设置副触头,所述副触头与副触指的位置对应;所述副触指和副触头的表面均设置铜钨合金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合闸时,副触头、副触指快于主导电优先接触,而在分闸时,副触头、副触指慢于主导电最后分开,这样就保证了主导电的合闸和分闸时均不会被强电流损伤,起到了断流保护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冯海洲;丁一;杨海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铁岭市世纪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2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