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束式点火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6986发布日期:2021-01-05 17:5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束式点火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或电动车点火开关的改进发明,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束式点火开关的改进发明。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托车或电动车点火开关通常采用有线束的插头组合,即插头组合的插头通过线束与车辆的总线束连接,而线束的布置占用较大空间,影响结构稳定及紧凑性,且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的无线束式点火开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无线束式点火开关,包括有插头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组合包括有插头座、插头和插头镶件,插头座一端面上设有插接口,插头座另一端面上设有凹坑,该凹坑内匹配嵌入插头镶件,插头镶件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内壁上设有中心对称的两个压槽,两个压槽对应的凹坑内壁上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插头为金属冲压件,插头穿设在插头座上,插头一端置于插接口内,且插头上设有与插接口底部限位配合的倒钩,插头另一端设有回折部,回折部贴合钩设于压槽与限位槽之间的插头镶件上。

所述插头座为热塑性材料。

所述插头镶件为热固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后的无线束式点火开关,采用一种无线束的插头组合,插头组合直接与车辆的总线束连接,一端与线束对插连接,另一端与点火开关的触点接触,起开关导通作用,具有结构紧凑、方便安装、成本低、质量稳定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头座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其有关细节。本实施例中,该无线束式点火开关,包括有插头组合,所述插头组合包括有插头座1、插头2和插头镶件3,插头座1一端面上设有插接口4,插头座1另一端面上设有凹坑5,该凹坑5内匹配嵌入插头镶件3,插头镶件3设有中心孔6,中心孔6内壁上设有中心对称的两个压槽7,两个压槽7对应的凹坑5内壁上设有两个限位槽8,所述插头2为金属冲压件,插头2穿设在插头座1上,插头2一端置于插接口4内,且插头2上设有与插接口4底部限位配合的倒钩(图中未示出),插头另一端设有回折部9,回折部9贴合钩设于压槽7与限位槽8之间的插头镶件3上,即回折部9包括有第一竖直段、横段及第二竖直段,第一竖直段与插头本体在一条直线上,横段连接第一竖直段与第二竖直段,第一竖直段置于压槽7内,第二竖直段置于限位槽8内,横段置于插头镶件3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过程,首先将插头镶件3置于插头座1的凹坑5内,再将插头2依次穿过插头镶件3的中心孔6、插头座1,使插头的倒钩钩设于插接口4底部,插头的回折部9钩设于压槽7与限位槽8之间的插头镶件3上,实现插头及插头镶件3的定位,其中插接口4及其内的插头用于与线束对插连接,插头另一端与点火开关的触点接触起开关导通作用。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插头座1为热塑性材料,其材质较软易于成型,需避免直接与触点作摩擦运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插头镶件为热固性材料,其硬度很高、电性能很好,适合制作电气开关,该结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质量稳定可靠。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线束式点火开关,包括有插头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组合包括有插头座、插头和插头镶件,插头座一端面上设有插接口,插头座另一端面上设有凹坑,该凹坑内匹配嵌入插头镶件,插头镶件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内壁上设有中心对称的两个压槽,两个压槽对应的凹坑内壁上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插头为金属冲压件,插头穿设在插头座上,插头一端置于插接口内,且插头上设有与插接口底部限位配合的倒钩,插头另一端设有回折部,回折部贴合钩设于压槽与限位槽之间的插头镶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束式点火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座为热塑性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束式点火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镶件为热固性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束式点火开关,包括有插头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组合包括有插头座、插头和插头镶件,插头座一端面上设有插接口,插头座另一端面上设有凹坑,该凹坑内匹配嵌入插头镶件,插头镶件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内壁上设有中心对称的两个压槽,两个压槽对应的凹坑内壁上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插头为金属冲压件,插头穿设在插头座上,插头一端置于插接口内,且插头上设有与插接口底部限位配合的倒钩,插头另一端设有回折部,回折部贴合钩设于压槽与限位槽之间的插头镶件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陈惊雷;张开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雷牌机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8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