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渗透聚合晶硅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91738发布日期:2021-01-01 13:3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防水渗透聚合晶硅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渗透聚合晶硅绝缘子,属于电力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防水渗透聚合晶硅绝缘子是电力输送行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其结构包括金具和包覆在金具外的伞裙套,金具的结构包括两端的球头与球窝,其中球头与球窝用于与芯棒连接的一端为光滑的圆柱面,伞裙套的端部包覆在球头和球套相向的一端上,这种结构的绝缘子用在户外,雨水或者露水很容易从伞裙套的端部顺着球头或者球窝渗入到伞裙套内,在寒冷的冬季,水在伞裙套内结冰,其体积会变大,进而将伞裙套撑大,使伞裙套与金具之间产生间隙,伞裙套不能很好的包覆在金具上,冰融化后,由于伞裙套与金具间产生了间隙,会使更多的水再进入伞裙套内,水再结冰,又会将伞裙套进一步的撑大,如此多次,伞裙套与金具间的空间越来越大,最终可能会导致伞裙套从金具上脱落,使绝缘子的金具受到气候影响和电蚀的作用,并且减小绝缘子的爬电距离,影响绝缘子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渗透聚合晶硅绝缘子,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绝缘子容易因为伞裙套进水而松动甚至脱落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防水渗透聚合晶硅绝缘子,包括金具和包覆在金具上的伞裙套,金具包括球头、球窝和芯棒,球头和球窝分别连接在芯棒的两端,伞裙套包覆在芯棒上,伞裙套的两端延伸包覆在球头和球窝用于与芯棒连接的一端分别形成第一防水台和第二防水台,球头用于与芯棒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环形槽,球窝用于与芯棒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分别位于第一防水台和第二防水台内,金具上包覆伞裙套形成第一防水台与第二防水台后,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内被填充聚合晶硅。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防水台与第二防水台,有效的阻止水从伞裙套的两端渗入伞裙套内到过芯棒,本实用新型中于设置有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增加了水从伞裙套端部进入芯棒处所需流经的路径,进一步的避免水顺着伞裙套内避进入芯棒处,由此避免了冬季由于水的结冰体积变化而将伞裙套撑大,使伞裙套牢固的包覆在金具上而不会脱落,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具的连接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个第一环形槽间形成第一固定环,相邻两个第二环形槽之间形成第二固定环。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一环形槽间第一固定环的存在,更进一步的增大了位于球头一端水渗入伞裙套内所需经过的路径,更进一步的阻止水进入伞裙套内,第二固定环也更进一步的阻止水从球窝一端进入伞裙套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球头用于与芯棒连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芯棒的一端伸入第一固定孔内,并且压接在第一固定孔内,球窝用于与芯棒连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固定孔,芯棒的另一端伸入第二固定孔内,并且压接在第二固定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开设固定孔,将芯棒分别与球头和球窝连接,压接的方式使芯棒与球头和球窝的连接更稳定,不易松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增加了水从伞裙套边沿到芯棒处所需流经的路径长度,使水更难进入伞裙套内,避免冬季渗入伞裙套内的水结冰膨胀而撑大伞裙套,使伞裙套牢固的包覆在金具上而不会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反映本实用新型中金具的主视图。

图4是反映本实用新型中球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反映本实用新型中球窝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伞裙套;2、球头;3、球窝;4、芯棒;5、第一防水台;6、第二防水台;7、第一环形槽;8、第二环形槽;9、第一固定环;10、第二固定环;11、第一固定孔;12、第二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的防水渗透聚合晶硅绝缘子,包括金具和包覆在金具上的伞裙套1,所述的伞裙套1由聚合晶硅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聚合晶硅材质系现有技术,所述的金具包括球头2、球窝3和芯棒4,所述的球头2和球窝3分别连接在芯棒4的两端,所述的伞裙套1包覆在芯棒4上,所述的伞裙套1的两端延伸包覆在球头2和球窝3用于与芯棒4连接的一端并且分别形成第一防水台5和第二防水台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球头2和球窝3采用金属材质制成,而芯棒4采用环氧树脂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球头2用于与芯棒4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环形槽7,所述的球窝3用于与芯棒4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环形槽8,所述的第一环形槽7和第二环形槽8分别位于第一防水台5和第二防水台6内。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一环形槽7和第二环形槽8的数量均为三个,所述的第二环形槽8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中的两个第一环形槽7之间形成第一固定环9,两个所述的第二环形槽8之间形成第二固定环10,在所述的金具上包覆伞裙套1形成第一防水台5与第二防水台6后,所述的第一环形槽7与第二环形槽8内被填充聚合晶硅,本实用新型的聚合晶硅绝缘子,水如要从伞裙套1的端部渗入到芯棒4处,其流动路径至少为两个s形,相较于现有技术的路径更长,因此水很难渗入伞裙套1内,避免由于水的渗入而导致的伞裙套1松动甚至脱落。

本实用新型实现球头2与芯棒4连接的具体结构是:在所述的球头2用于与芯棒4连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1,所述的芯棒4的一端伸入第一固定孔11内,并且所述的芯棒4压接在第一固定孔11内。本实用新型中球窝3与芯棒4连接的结构是:在所述的球窝3用于与芯棒4连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2,所述的芯棒4的另一端伸入第二固定孔12内,并且所述的芯棒压接在第二固定孔12内。本实用新型中球头2和球窝3其余部分的形状和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用新型不予详述。

本实用新型先将球头2和球窝3安装在芯棒4的两端,并将球头2和球窝3压紧在芯棒4的两端制得金具,将上述金具放置在模具(现有技术)内,注塑伞裙套1。

以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既能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技术特征:

1.防水渗透聚合晶硅绝缘子,包括金具和包覆在金具上的伞裙套(1),金具包括球头(2)、球窝(3)和芯棒(4),球头(2)和球窝(3)分别连接在芯棒(4)的两端,伞裙套(1)包覆在芯棒(4)上,伞裙套(1)的两端延伸包覆在球头(2)和球窝(3)用于与芯棒(4)连接的一端分别形成第一防水台(5)和第二防水台(6),其特征在于:球头(2)用于与芯棒(4)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环形槽(7),球窝(3)用于与芯棒(4)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环形槽(8),第一环形槽(7)和第二环形槽(8)分别位于第一防水台(5)和第二防水台(6)内,金具上包覆伞裙套(1)形成第一防水台(5)与第二防水台(6)后,第一环形槽(7)与第二环形槽(8)被填充聚合晶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渗透聚合晶硅绝缘子,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环形槽(7)间形成第一固定环(9),相邻两个第二环形槽(8)之间形成第二固定环(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渗透聚合晶硅绝缘子,其特征在于:球头(2)用于与芯棒(4)连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1),芯棒(4)的一端伸入第一固定孔(11)内,并且压接在第一固定孔(11)内,球窝(3)用于与芯棒(4)连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2),芯棒(4)的另一端伸入第二固定孔(12)内,并且压接在第二固定孔(12)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渗透聚合晶硅绝缘子,包括金具和包覆在金具上的伞裙套,金具包括球头、球窝和芯棒,球头和球窝分别连接在芯棒的两端,伞裙套包覆在芯棒上,伞裙套的两端延伸包覆在球头和球窝用于与芯棒连接的一端分别形成第一防水台和第二防水台,球头用于与芯棒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环形槽,球窝用于与芯棒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分别位于第一防水台和第二防水台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增加了水从伞裙套边沿到芯棒处所需流经的路径长度,使水更难进入伞裙套内,避免冬季渗入伞裙套内的水结冰膨胀而撑大伞裙套,使伞裙套牢固的包覆在金具上而不会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严姗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金三力电力器材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3
技术公布日:2021.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