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摇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1139发布日期:2021-05-07 20:0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尼摇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摇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尼摇杆。



背景技术:

现有摇杆为自复位摇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摇杆带回到中间角度。通过摇杆向两个方向转动带动齿轮副转动电位器,输出电位器输出的电参数,使用过程中要保证稳定输出电位器信号,须人为操作摇杆臂角度稳定,不得发生颤动。

使用过程中,需人为一直操作摇杆,当摇杆脱离人为控制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中间角度位置,进而无法进行电信号输出。同时人为控制下无法输出稳定的电器信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尼摇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摇杆脱离人为控制后而无法输出电器信号,以及人为控制下无法输出稳定的电器信号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阻尼摇杆,其包括摇杆基座,摇杆基座顶端转动连接有摇杆臂,摇杆臂顶端设置有贯穿摇杆臂的阻尼通孔,阻尼通孔内依次设置有顶紧件、弹性件和摩擦件;

摇杆基座顶端设置有与摩擦件底端接触的摩擦板,且摩擦板上设置有摩擦件嵌入的定位凹槽,定位凹槽设置在摇杆臂的摆动轨迹中心处。

进一步地,摇杆臂两侧的摇杆基座顶端设置有相互平行正对的两个限位块。

进一步地,顶紧件为螺钉,且阻尼通孔上半部分攻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阻尼通孔底部沿径向向内设置有环形凸起,摩擦件为圆柱结构,且摩擦件圆周面上沿径向向外设置有周向凸起。

进一步地,摩擦件底部倒圆角,且定位凹槽的截面呈弧形状。

进一步地,摇杆基座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摩擦板的弧形凹槽,且摩擦板的顶面与摇杆基座的顶面对齐。

进一步地,摩擦板顶端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系数的摩擦层。

进一步地,摩擦层为网格花纹。

进一步地,摇杆臂通过转动杆与摇杆基座转动连接,且转动杆一端和摇杆臂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齿轮转动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顶紧件、弹性件、摩擦件和摩擦板组成阻尼机构,使摇杆臂在转动过程中实现阻尼运动,使得摇杆在摆动角度范围内任意位置停止转动,保证摇杆稳定,输出稳定电器信号。

顶紧件、弹性件对摩擦件提供垂直于摩擦板的压力,使摩擦件底端始终与摩擦板顶端接触,进而摩擦件与摩擦板之间形成摩擦阻力,保证摇杆臂在摆动范围内任意位置停顿,以保证摇杆的电器输出稳定,且不会轻易的触发,同时摇杆臂脱离人为控制后,依然能稳定输出电器信号。使用者将不需一直保持对摇杆臂按压操作以保证摇杆组件有输出,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对摇杆臂操作后保持稳定的电器信号输出。

在摇杆臂的摆动轨迹中心处设置有摩擦件嵌入的定位凹槽,保证摇杆臂在摆动过程中,使用者可感知摇杆臂处在摆动角度的电器输出零点值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阻尼摇杆的轴测图。

图2为一种阻尼摇杆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其中,1、摇杆基座;101、限位块;2、摇杆臂;3、摩擦板;4、顶紧件;5、摩擦件;6、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图2所示,本方案提供一种阻尼摇杆,其包括摇杆基座1,摇杆基座1顶端转动连接有摇杆臂2,摇杆臂2两侧的摇杆基座1顶端设置有相互平行正对的两个限位块101,限位块101的目的是限制摇杆臂2的摆动角度,使摇杆臂2的转动处于摆动角度范围内。摇杆臂2通过转动杆与摇杆基座1转动连接,且转动杆一端和摇杆臂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齿轮转动副连接。转动杆与摇杆臂2的固定连接处位于摇杆臂2的中间部位,摇杆臂2绕转动杆的轴线转动过程中,同时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转动杆带动齿轮转动副转动,驱动电器输出电器信号。

如图3所示,摇杆臂2顶端设置有贯穿摇杆臂2的阻尼通孔,阻尼通孔内依次设置有顶紧件4、弹性件6和摩擦件5,顶紧件4、弹性件6和摩擦件5沿阻尼通孔的轴线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且弹性件6两端分别与顶紧件4和摩擦件5抵接。

具体地,弹性件6为弹簧,顶紧件4为螺钉,且阻尼通孔上半部分攻有内螺纹,通过调整顶紧件4和阻尼通孔的螺纹配合长度,调节顶紧件4和弹簧对摩擦件5的压力大小,进而调节摩擦件5和摩擦板4之间的摩擦阻力。阻尼通孔底部沿径向向内设置有环形凸起,摩擦件5为圆柱结构,且摩擦件5圆周面上沿径向向外设置有周向凸起,摩擦件5底部倒圆角,且定位凹槽的截面呈弧形状。周向凸起位于环形凸起上方,且周向凸起和环形凸起接触,通过周向凸起与环形凸起的卡位作用,避免摩擦件5在弹簧6和顶紧件4的作用下,从阻尼通孔底部脱离,同时保证摇杆臂2摆动过程中,摩擦件5不发生偏转。

如图3所示,摇杆基座1顶端设置有与摩擦件5底端接触的摩擦板3,摇杆基座1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摩擦板3的弧形凹槽,且摩擦板3的顶面与摇杆基座1的顶面对齐。摩擦板3上设置有摩擦件5嵌入的定位凹槽,定位凹槽设置在摇杆臂2的摆动轨迹中心处。

进一步地,摩擦板3顶端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系数的摩擦层,摩擦层为网格花纹。通过摩擦层提高摩擦板3顶端的摩擦系数,增大摩擦件5和摩擦板3之间的摩擦阻力,摇杆臂2脱离人为控制后,摩擦件5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不转动,以保证输出稳定的电器信号。



技术特征:

1.一种阻尼摇杆,包括摇杆基座(1),所述摇杆基座(1)顶端转动连接有摇杆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臂(2)顶端设置有贯穿摇杆臂(2)的阻尼通孔,所述阻尼通孔内依次设置有顶紧件(4)、弹性件和摩擦件(5);

所述摇杆基座(1)顶端设置有与所述摩擦件(5)底端接触的摩擦板(3),且所述摩擦板(3)上设置有摩擦件(5)嵌入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设置在摇杆臂(2)的摆动轨迹中心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臂(2)两侧的摇杆基座(1)顶端设置有相互平行正对的两个限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件(4)为螺钉,且所述阻尼通孔上半部分攻有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通孔底部沿径向向内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摩擦件(5)为圆柱结构,且所述摩擦件(5)圆周面上沿径向向外设置有周向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件(5)底部倒圆角,且所述定位凹槽的截面呈弧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基座(1)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摩擦板(3)的弧形凹槽,且摩擦板(3)的顶面与摇杆基座(1)的顶面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板(3)顶端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系数的摩擦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尼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层为网格花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臂(2)通过转动杆与摇杆基座(1)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杆一端和摇杆臂(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齿轮转动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尼摇杆,其包括括摇杆基座,摇杆基座顶端转动连接有摇杆臂,摇杆臂顶端设置有贯穿摇杆臂的阻尼通孔,阻尼通孔内依次设置有顶紧件、弹簧和摩擦件;摇杆基座顶端设置有与摩擦件底端接触的摩擦板,且摩擦板上设置有摩擦件嵌入的定位凹槽,定位凹槽设置在摇杆臂的摆动轨迹中心处。紧件、弹簧、摩擦件和摩擦板组成阻尼机构,使摇杆臂在转动过程中实现阻尼运动,使得摇杆在摆动角度范围内任意位置停止转动,保证摇杆稳定,输出稳定电器信号。摩擦件与摩擦板之间形成摩擦阻力,使得摇杆臂脱离人为控制后,依然能稳定输出电器信号。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木;宁东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欧姆(重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2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