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片式接头及装有铜片式接头的汽车玻璃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85191发布日期:2021-08-24 12:39阅读:40来源:国知局
铜片式接头及装有铜片式接头的汽车玻璃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片式接头及装有铜片式接头的汽车玻璃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通过将舌片铆接到裸露导线上,连接导线与舌片,实现电流的导通。但是,导线与舌片铆接部分易折弯断裂。因此,需要在导线与舌片的连接部位额外增加热收缩管进行保护,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热收缩管与导线间会因折弯变形导致收缩管跑位,保护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铜片式接头及装有铜片式接头的汽车玻璃总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铜片式接头,包括舌片、接线头、线束,所述线束一端连接接线头,另一端连接舌片,线束连接舌片那端的端部裸露,所述舌片上设置有容纳线束端部未裸露部分的铆接槽,线束端部的裸露处与舌片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端部的裸露处与舌片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与舌片铆接处的位置位于舌片顶面与底面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外套设置有波纹管。

进一步的,所述舌片包括基板、对称设置在基板左右两侧的底板,基板经斜板部连接底板,基板前侧面向前延伸形成伸出部,伸出部左右两端向下折弯形成折弯部,折弯部与伸出部围成容纳线束端部未裸露部分的铆接槽。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部下端向铆接槽内水平折弯。

一种汽车玻璃总成,包括玻璃本体及设置在玻璃本体上的加热层,玻璃本体上装有两个铜片式接头,加热层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铜片式接头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铜片式接头设置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加热层的端头分别与相应的铜片式接头电性连接;或者,玻璃本体上分别装有一个铜片式接头、一个电线接头,加热层分别与铜片式接头、电线接头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本体包括内片玻璃和外片玻璃,内片玻璃与外片玻璃相对的面通过中间介质粘结,加热层设置在外片玻璃内表面或内片玻璃的内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铜片式接头及线束的连接铜片式接头的端部被密封层完全覆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导线与舌片铆接部分通过导线本身的绝缘保护套保护起来,避免导线折弯断裂问题,无需在连接处设置热收缩管,降低接头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是铜片式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铜片式接头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装有铜片式接头的汽车玻璃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铜片式接头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舌片;101-基板;102-斜板部;103-底板;104-伸出部;105-折弯部;106-铆接槽;2-线束;3-接线头;4-波纹管;5-玻璃本体;501-外片玻璃;502-内片玻璃;6-加热层;7-密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铜片式接头,包括舌片1、接线头3、线束2,所述线束一端连接接线头,另一端连接舌片,线束连接舌片那端的端部裸露,所述舌片上设置有容纳线束端部未裸露部分的铆接槽106,线束端部的裸露处与舌片电性连接,这样的设计,将导线与舌片铆接部分通过导线本身的绝缘保护套保护起来,无需在连接处设置热收缩管,即可实现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束端部的裸露处与舌片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束与舌片铆接处的位置位于舌片顶面与底面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外套设置有波纹管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舌片包括基板101、对称设置在基板左右两侧的底板103,基板经斜板部102连接底板,基板前侧面向前延伸形成伸出部104,伸出部左右两端向下折弯形成折弯部105,折弯部与伸出部围成容纳线束端部未裸露部分的铆接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弯部下端向铆接槽内水平折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舌片为钣金件。

如图3-4所示,一种汽车玻璃总成,包括玻璃本体5及设置在玻璃本体上的加热层6,玻璃本体上装有铜片式接头,加热层与铜片式接头电性连接,加热层优选采用印刷加热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铜片式接头设置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也就是说包括至少一个作为输入端的接头和一个作为输出端的接头,加热层的端头分别与相应的铜片式接头电性连接;或者,玻璃本体上分别装有一个铜片式接头、一个电线接头,一个接头作为输入端,另一个作为输出端,加热层的分别与铜片式接头、电线接头电性连接。当然全部采用铜片式接头为优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玻璃本体包括内片玻璃502和外片玻璃501,内片玻璃与外片玻璃相对的面通过中间介质粘结,加热层设置在外片玻璃内表面或内片玻璃的内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铜片式接头及线束的连接铜片式接头的端部被密封层7完全覆盖,密封层为绝缘材料且不含硫成分。

本专利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铜片式接头,包括舌片、接线头、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一端连接接线头,另一端连接舌片,线束连接舌片那端的端部裸露,所述舌片上设置有容纳线束端部未裸露部分的铆接槽,线束端部的裸露处与舌片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片式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端部的裸露处与舌片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片式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与舌片铆接处的位置位于舌片顶面与底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片式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外套设置有波纹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片式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包括基板、对称设置在基板左右两侧的底板,基板经斜板部连接底板,基板前侧面向前延伸形成伸出部,伸出部左右两端向下折弯形成折弯部,折弯部与伸出部围成容纳线束端部未裸露部分的铆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片式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下端向铆接槽内水平折弯。

7.一种装有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铜片式接头的汽车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本体及设置在玻璃本体上的加热层,玻璃本体上装有铜片式接头,加热层与铜片式接头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式接头设置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加热层的端头分别与相应的铜片式接头电性连接;或者,玻璃本体上分别装有一个铜片式接头、一个电线接头,加热层分别与铜片式接头、电线接头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本体包括内片玻璃和外片玻璃,内片玻璃与外片玻璃相对的面通过中间介质粘结,加热层设置在外片玻璃内表面或内片玻璃的内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式接头及线束的连接铜片式接头的端部被密封层完全覆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片式接头及装有铜片式接头的汽车玻璃总成,包括舌片、接线头、线束,所述线束一端连接接线头,另一端连接舌片,线束连接舌片那端的端部裸露,所述舌片上设置有容纳线束端部未裸露部分的铆接槽,线束端部的裸露处与舌片电性连接,汽车玻璃总成包括玻璃本体及设置在玻璃本体上的加热层,玻璃本体上装有铜片式接头,加热层与铜片式接头电性连接,本铜片式接头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导线与舌片铆接部分通过导线本身的绝缘保护套保护起来,避免导线折弯断裂问题,无需在连接处设置热收缩管,降低接头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雄;张建明;郭勇;刘华龙;关金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2
技术公布日:2021.08.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