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2171发布日期:2021-05-11 15:0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电流、较高的电压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现有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指示件通过其下端向内的枢轴与基座上的孔配合连接在基座上,这样的结构存在装配复杂的缺点,而且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将指示件下端掰开枢轴过容易发生指示件自身的损坏、甚至枢轴断在孔内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能实现指示件的快速装配,且指示件的连接结构稳定可靠。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连接在基座上方的外壳、设置在基座上一侧的线圈组件、设置在基座上另一侧的触头转换组件、设置在线圈组件和触头转换组件之间的推动架、连接在基座上且与推动架形成联动配合的指示件,所述基座的两侧形成转轴槽,所述指示件下端的两侧均向外形成枢轴,所述指示件通过枢轴与转轴槽的配合连接在基座上,所述枢轴延伸出转轴槽外形成压接端,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下端均形成压接槽,所述枢轴的压接端连接在外壳的压接槽内。

上述枢轴分别夹持在下端的转轴槽和上端的压接槽之间,这样的结构不仅能实现指示件在基座上的定位,其连接结构稳定可靠,而且在对电磁继电器的装配带来很大的便捷,仅需将指示件的枢轴连接在转轴槽内,再将外壳盖在基座上即可,枢轴自然会与转轴槽和压接槽形成配合,解决了现在技术中指示件安装过程中的断轴问题,简化了装配过程。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基座的外侧分别形成凸块,所述外壳的两侧均形成开孔,所述凸块连接在开孔内。

上述外壳通过开孔和凸块的配合连接在基座上,当凸块卡接在开孔内时,枢轴与压接槽的底部也连接、配合到位,提高指示件在电磁继电器内部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压接槽呈v型结构,所述压接槽靠近基座的一侧形成缺口,所述缺口的两端均形成弧形倒角,所述压接槽远离基座的一侧形成与压接端截面适配的弧面。

上述v型结构和缺口呈弧形倒角均是为了对枢轴的压接端提供一个导向作用,弧面则使枢轴与压接槽更好地贴合。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凸块的上方形成斜面。

上述凸块的斜面为了让外壳更轻松地连接在基座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座、指示件、外壳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座、指示件、外壳另一角度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1、连接在基座1上方的外壳2、设置在基座1上一侧的线圈组件3、设置在基座1上另一侧的触头转换组件4、设置在线圈组件3和触头转换组件4之间的推动架5、连接在基座1上且与推动架5形成联动配合的指示件6,所述基座1的两侧形成转轴槽11,所述指示件6下端的两侧均向外形成枢轴61,所述指示件6通过枢轴61与转轴槽11的配合连接在基座1上,所述枢轴61延伸出转轴槽11外形成压接端611,所述外壳2的两侧内壁下端均形成压接槽21,所述压接槽21呈v型结构,所述压接槽21靠近基座1的一侧形成缺口211,所述缺口211的两端均形成弧形倒角212,所述压接槽21远离基座1的一侧形成与压接端611截面适配的弧面213,所述枢轴61的压接端611连接在外壳2的压接槽21内,所述基座1的外侧分别形成凸块12,凸块12的上方形成斜面121,所述外壳2的两侧均形成开孔22,所述凸块12连接在开孔22内。

根据以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电磁继电器在对指示件组装时,先将指示件与推动架连接好后,仅需将指示件的枢轴连接在转轴槽内,再将外壳盖在基座上即可,枢轴自然会与转轴槽和压接槽形成连接,枢轴在转轴槽和压接槽的压接下进行固定,动作时指示件就会以枢轴为转轴中心进行动作。

当然除了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技术方案内容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且这些改变和变形无需付出实际劳动并与本技术方案等同,则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连接在基座上方的外壳、设置在基座上一侧的线圈组件、设置在基座上另一侧的触头转换组件、设置在线圈组件和触头转换组件之间的推动架、连接在基座上且与推动架形成联动配合的指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两侧形成转轴槽,所述指示件下端的两侧均向外形成枢轴,所述指示件通过枢轴与转轴槽的配合连接在基座上,所述枢轴延伸出转轴槽外形成压接端,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下端均形成压接槽,所述枢轴的压接端连接在外壳的压接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外侧分别形成凸块,所述外壳的两侧均形成开孔,所述凸块连接在开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槽呈v型结构,所述压接槽靠近基座的一侧形成缺口,所述缺口的两端均形成弧形倒角,所述压接槽远离基座的一侧形成与压接端截面适配的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上方形成斜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连接在基座上方的外壳、设置在基座上一侧的线圈组件、设置在基座上另一侧的触头转换组件、设置在线圈组件和触头转换组件之间的推动架、连接在基座上且与推动架形成联动配合的指示件,所述基座的两侧形成转轴槽,所述指示件下端的两侧均向外形成枢轴,所述指示件通过枢轴与转轴槽的配合连接在基座上,所述枢轴延伸出转轴槽外形成压接端,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下端均形成压接槽,所述枢轴的压接端连接在外壳的压接槽内。本实用新型电磁继电器的枢轴分别夹持在下端的转轴槽和上端的压接槽之间,这样的结构不仅能实现指示件在基座上的定位,其连接结构稳定可靠,而且在对电磁继电器的装配带来很大的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黄贤权;张威峰;王友荣;周振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申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6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