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频带小型化偶极子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98243发布日期:2022-01-22 10:4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宽频带小型化偶极子天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到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宽频带小型化偶极子天线。


背景技术:

2.一方面,为了实现不同的通信需求,载体平台需要使用多个工作在不同频段的天线。然而多个天线的使用不仅增加复杂度和成本,其性能也会相互影响。因此对能够同时覆盖多个通信频段的宽频带天线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天线的尺寸与天线频率相关,即频率越低尺寸就越大,特别对于vhf/uhf频段。由于载体平台的空间有限,所以对天线小型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3.常用的vhf/uhf宽频带天线包括对数周期天线、槽线天线、喇叭天线和偶极子天线等。对数周期天线和槽线天线虽然具有宽频带,但是存在尺寸大的问题。而喇叭天线能够实现宽频带,但是存在重量重的问题。偶极子天线不仅具有宽频带,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的优点。因此偶极子天线被广泛的应用。
4.伴随着技术发展以及工程需求的提升,对于有限空间载体平台而言,现有的偶极子天线的带宽仍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对偶极子天线小型化以及拓展带宽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频带小型化偶极子天线。该天线通过采用弯折和接地技术实现了小型化特性,通过加载集总元件技术实现了宽频带特性。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宽频小型化偶极子天线,包括金属反射板和偶极子天线,还包括截面为l型的短路结构,其包括端部连接并垂直的片状短枝节和片状长枝节;所述偶极子天线包括两个镜像对称的偶极子;所述偶极子包括片状竖枝节、上横枝节和下横枝节;所述上横枝节和下横枝节分别位于片状竖枝节的异侧,且上横枝节连接在片状竖枝节的顶部,下横枝节连接在片状竖枝节的底部;其中,上横枝节、下横枝节和片状短枝节三者相互平行;
8.两个偶极子的下横枝节通过馈电结构连接;偶极子天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短路结构,且短路结构的片状短枝节位于对应的偶极子上横枝节的正上方,片状长枝节向下延伸通过集总元件与金属反射板连接;所述片状竖枝节和片状长枝节相互平行。
9.进一步的,所述集总元件为电容元器件或电阻元器件。
10.进一步的,两下横枝节正对的边为弧形边。
11.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枝节与对应的片状短枝节紧贴。
12.本发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发明通过采用弯折和接地技术实现了小型化特性;通过优化各部分结构和集总元件参数,可以调节天线的匹配性能;且具有结构简单、宽频带和小型化的优点。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15.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16.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电压驻波比。
17.图中:1、偶极子天线,2、倒l形短路结构,3、集总元件,4、金属反射板,5、馈电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一种宽频小型化偶极子天线,包括金属反射板和偶极子天线,还包括截面为l型的短路结构,其包括端部连接并垂直的片状短枝节和片状长枝节;所述偶极子天线包括两个镜像对称的偶极子;所述偶极子包括片状竖枝节、上横枝节和下横枝节;所述上横枝节和下横枝节分别位于片状竖枝节的异侧,且上横枝节连接在片状竖枝节的顶部,下横枝节连接在片状竖枝节的底部;其中,上横枝节、下横枝节和片状短枝节三者相互平行;
21.两个偶极子的下横枝节通过馈电结构连接;偶极子天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短路结构,且短路结构的片状短枝节位于对应的偶极子上横枝节的正上方,片状长枝节向下延伸通过集总元件与金属反射板连接;所述片状竖枝节和片状长枝节相互平行。
22.进一步的,所述集总元件为电容元器件或电阻元器件。
23.进一步的,两下横枝节正对的边为弧形边。
24.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枝节与对应的片状短枝节紧贴。
25.一种宽频带小型化偶极子天线由偶极子天线、金属反射板、短路结构和集总元件组成。偶极子天线由两个弯折的金属臂构成。两个l形短路结构分别位于金属臂结构的左右两侧,通过集总元件与发射板连接。通过优化各部分结构和集总元件参数,可以调节天线的匹配性能,最终得到一种性能优良的vhf/uhf天线。
26.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包括偶极子天线1、金属反射板4、倒l形短路结构2、集总元件3和金属反射板。偶极子位于金属反射板的上方;馈电结构5在偶极子天线中间进行馈电;两个倒l形短路结构部分结构与偶极子天线部分结构平行;集总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倒l形短路结构和金属反射板。最终天线的尺寸为380mm(l)
×
360mm(w)
×
200mm(h)。
27.图3给出了天线的带宽。由图可知天线的带宽为143%。
28.本发明的简要工作原理:
29.偶极子天线通过采用弯折结构和加载短路结构实现了小型化特性;通过加载集总元件改善了偶极子天线阻抗匹配,从而实现了宽频带特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宽频小型化偶极子天线,包括金属反射板和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截面为l型的短路结构,短路结构包括端部连接并垂直的片状短枝节和片状长枝节;所述偶极子天线包括两个镜像对称的偶极子;所述偶极子包括片状竖枝节、上横枝节和下横枝节;所述上横枝节和下横枝节分别位于片状竖枝节的异侧,且上横枝节连接在片状竖枝节的顶部,下横枝节连接在片状竖枝节的底部;其中,上横枝节、下横枝节和片状短枝节三者相互平行;两个偶极子的下横枝节通过馈电结构连接;偶极子天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短路结构,且短路结构的片状短枝节位于对应的偶极子上横枝节的正上方,片状长枝节向下延伸通过集总元件与金属反射板连接;所述片状竖枝节和片状长枝节相互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小型化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总元件为电容元器件或电阻元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小型化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两下横枝节正对的边为弧形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小型化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枝节与对应的片状短枝节紧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频带小型化偶极子天线,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其由偶极子天线、金属反射板、短路结构和集总元件组成。偶极子天线由两个弯折的金属臂构成。两个L形短路结构分别位于金属臂结构的左右两侧,通过集总元件与发射板连接。通过优化各部分结构和集总元件参数,可以调节天线的匹配性能,最终得到一种性能优良的VHF/UHF天线。本发明通过采用弯折和接地技术实现了小型化特性,通过加载集总元件技术实现了宽频带特性。技术实现了宽频带特性。技术实现了宽频带特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桂凤 白春慧 陈静 杨国栋 赵航 蒋博 李天保 吴旭 张晓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11.15
技术公布日:2022/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