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护眼仪的负离子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4106发布日期:2022-02-09 11:3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护眼仪的负离子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眼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护眼仪的负离子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2.护眼仪根据电脑根据眼部的高低轮廓与不同的穴位分布精心设计而成,并且根据中医经络学说,通过24颗钕磁指或者采用气囊力压眼部同时按摩眼部穴位,刺激和锻炼视椎细胞和视神经,缓解睫状肌疲劳,减轻长时间用眼造成的眼睛干涩和疼痛,调和气血,促进新陈代谢,护眼仪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公认的缓解视疲劳的最好仪器,护眼仪又称视力保护训练机、视力恢复运动训练仪、视力训练机、健康保护的仪、眼部按摩器。
3.在护眼仪的内部通常设置有负离子发生装置,但其负离子发生装置因其内部元器件较多,经常发生故障,需要对其进行频繁拆卸,其拆卸过程浪费大量时间,大大影响其维修效率,影响其正常使用,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护眼仪的负离子发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护眼仪的负离子发生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护眼仪的负离子发生装置,包括护眼仪本体,所述护眼仪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负离子发生装置,所述护眼仪本体上开设有与负离子发生装置的负离子发射头相配合的负离子释放孔,所述负离子释放孔位于护眼仪本体的两个眼罩体之间,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两个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环的外壁固定有两个梯形块,所述护眼仪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杆位于凹槽内,所述凹槽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内皆固定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端部皆固定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端部皆固定有与梯形块的倾斜面相配合的半球体,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皆固定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安装槽的上部皆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一滑槽内,所述凹槽的槽底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端部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固定杆的下方。
7.优选的,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的外壁固定套接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内壁设置有干燥剂。
8.优选的,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固定杆固定在安装板的底部。
9.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侧面固定有第二滑块,所述凹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内。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设置有弧形球面。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中安装负离子发生装置时,梯形块挤压半球体使固定杆伸入凹槽内,半球体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对梯形块进行限位,使其固定杆固定在凹槽内,拆卸时向上拉动固定杆,使梯形块再次挤压半球体使其缩进安装槽内使固定杆拔出,通过两个梯形块与两个半球体的配合使用,可方便将固定杆插入护眼仪本体的凹槽内对其负离子发生装置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极大的提高了负离子发生装置在维修时的拆装速度。
13.2: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杆安装在凹槽内时,其底端挤压连接板使其压缩第二弹簧,因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连接板在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提供一个向上的力挤压固定杆,可使固定杆在凹槽内不易晃动,提高了其安装的稳定性,过滤筒可将负离子发生装置外侧的灰尘和杂质等过滤,可防止其进入至负离子发生装置内部对其造成损坏,其内设置的干燥剂可保证负离子发生装置周围空气的干燥性,避免潮气进入负离子发生装置内部对其元器件造成腐蚀。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护眼仪的负离子发生装置的护眼仪本体的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护眼仪的负离子发生装置的负离子发生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17.图中:1护眼仪本体、2负离子发生装置、3过滤筒、4安装板、5半球体、6固定板、7第一滑块、8第一滑槽、9安装槽、10第一弹簧、11第二滑槽、12第二滑块、13连接板、14第二弹簧、15固定环、16梯形块、17固定杆、18负离子释放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参照图1-3,一种用于护眼仪的负离子发生装置,包括护眼仪本体1,护眼仪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负离子发生装置2,护眼仪本体1上开设有与负离子发生装置2的负离子发射头相配合的负离子释放孔18,负离子释放孔18位于护眼仪本体1的两个眼罩体之间,负离子发生装置2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杆17,固定杆17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两个固定环15,两个固定环15的外壁固定有两个梯形块16,护眼仪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固定杆17位于凹槽内,凹槽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安装槽9,两个安装槽9内皆固定有第一弹簧10,两个第一弹簧10的端部皆固定有固定板6,两个固定板6的端部皆固定有与梯形块16的倾斜面相配合的半球体5,两个固定板6的顶部皆固定有第一滑块7,两个安装槽9的上部皆开设有第一滑槽8,两个第一滑块7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一滑槽8内,凹槽的槽底固定有第二弹簧14,第二弹簧14的端部固定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位于固定杆17的下方。
20.负离子发生装置2的外壁固定套接有过滤筒3,过滤筒3的内壁设置有干燥剂,负离子发生装置2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板4,固定杆17固定在安装板4的底部,连接板13的侧面固定有第二滑块12,凹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11,第二滑块12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11内,连接
板13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固定杆17的底端设置有弧形球面。
21.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固定杆17插入护眼仪本体1内部开设的凹槽内,梯形块16挤压半球体5使固定杆17伸入凹槽内,半球体5在第一弹簧10的作用下复位对梯形块16进行限位,使其固定杆17固定在凹槽内,拆卸时向上拉动固定杆17,使梯形块16再次挤压半球体5使其缩进安装槽9内使固定杆17拔出,通过两个梯形块16与两个半球体5的配合使用,可方便将固定杆17插入护眼仪本体1的凹槽内对其负离子发生装置2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极大的提高了负离子发生装置2在维修时的拆装速度,固定杆17安装在凹槽内时,其底端挤压连接板13使其压缩第二弹簧14,因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连接板13在第二弹簧14的弹性作用下提供一个向上的力挤压固定杆17,可使固定杆17在凹槽内不易晃动,提高了其安装的稳定性,过滤筒3可将负离子发生装置2外侧的灰尘和杂质等过滤,可防止其进入至负离子发生装置2内部对其造成损坏,其内设置的干燥剂可保证负离子发生装置2周围空气的干燥性,避免潮气进入负离子发生装置2内部对其元器件造成腐蚀。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护眼仪的负离子发生装置,包括护眼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眼仪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负离子发生装置(2),所述护眼仪本体(1)上开设有与负离子发生装置(2)的负离子发射头相配合的负离子释放孔(18),所述负离子释放孔(18)位于护眼仪本体(1)的两个眼罩体之间,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2)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杆(17),所述固定杆(17)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两个固定环(15),两个所述固定环(15)的外壁固定有两个梯形块(16),所述护眼仪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杆(17)位于凹槽内,所述凹槽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安装槽(9),两个所述安装槽(9)内皆固定有第一弹簧(10),两个所述第一弹簧(10)的端部皆固定有固定板(6),两个所述固定板(6)的端部皆固定有与梯形块(16)的倾斜面相配合的半球体(5),两个所述固定板(6)的顶部皆固定有第一滑块(7),两个所述安装槽(9)的上部皆开设有第一滑槽(8),两个所述第一滑块(7)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一滑槽(8)内,所述凹槽的槽底固定有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弹簧(14)的端部固定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位于固定杆(17)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护眼仪的负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2)的外壁固定套接有过滤筒(3),所述过滤筒(3)的内壁设置有干燥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护眼仪的负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2)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板(4),所述固定杆(17)固定在安装板(4)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护眼仪的负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3)的侧面固定有第二滑块(12),所述凹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11),所述第二滑块(12)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11)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护眼仪的负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3)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固定杆(17)的底端设置有弧形球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护眼仪的负离子发生装置,包括护眼仪本体,所述护眼仪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负离子发生装置,所述护眼仪本体上开设有与负离子发生装置的负离子发射头相配合的负离子释放孔。本实用新型中安装负离子发生装置时,梯形块挤压半球体使固定杆伸入凹槽内,半球体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对梯形块进行限位,使其固定杆固定在凹槽内,拆卸时向上拉动固定杆,使梯形块再次挤压半球体使其缩进安装槽内使固定杆拔出,通过两个梯形块与两个半球体的配合使用,可方便将固定杆插入护眼仪本体的凹槽内对其负离子发生装置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极大的提高了负离子发生装置在维修时的拆装速度。修时的拆装速度。修时的拆装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 徐连发 李传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敏
技术研发日:2021.01.08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