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均衡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55334发布日期:2021-10-30 08:54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均衡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均衡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2.方形锂电池与圆柱形锂电池因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功率密度而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储能行业。而锂电池在工作时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圆柱形电池自身结构不利于内部散热。随着充放电过程热量的累积,往往会存在电芯内外温差较大的问题,导致其充放电性能严重下降,循环寿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因为电芯局部温度较高导致电池模组热失控。而圆柱形电池成组后其内外温度分布差异会进一步增大,严重影响电池组的工作性能与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散热均衡电池模组。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散热均衡电池模组,包括散热板和多个电芯;散热板内设有液体流道,液体流道内平行间隔布置有多个阻流板,阻流板顶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竖直布置的导流板,导流板与阻流板处于同一垂直面内,导流板伸出到散热板外部并且导流板外部套设有导流管,导流管顶端密封且其底端与散热板密封连接,导流板将导流管分成顶端连通的进流道、出流道,进流道、出流道均与液体流道连通;电芯的数量与导流管的数量一致且电芯安装在导流管上。
5.优选的,所述电芯包括壳体和卷芯,壳体包括内壳以及设置在内壳外部的外壳,内壳、外壳顶端封闭,内壳底端敞开并通过环板与外壳底端密封连接,内壳套装在导流管上;卷芯设置在内壳与外壳之间并卷绕在内壳上。
6.优选的,散热板长度方向两侧中间位置均开设有与液体流道连通的进液口。
7.优选的,散热板长度方向两侧端部均开设有与液体流道连通的出液口。
8.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散热均衡电池模组,能够平衡电池内外温度,降低电池内外温差,保证电池模组整体温度分布的均匀性,通过调整液体温度即可对电池从内部进行快速冷却或加热,同时电芯的内壳对卷芯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卷芯因内部应力较大而变形。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散热均衡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散热均衡电池模组的剖视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散热均衡电池模组中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散热均衡电池模组中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参照图1

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均衡电池模组,包括散热板1和多个电芯2;其中:
14.散热板1内设有液体流道101,散热板1长度方向两侧中间位置均开设有与液体流道101连通的进液口107,散热板1长度方向两侧端部均开设有与液体流道101连通的出液口108。液体流道101内平行间隔布置有多个阻流板102,阻流板102顶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竖直布置的导流板103,导流板103与阻流板102处于同一垂直面内,导流板103伸出到散热板1外部并且导流板103外部套设有导流管104,导流管104顶端密封且其底端与散热板1密封连接,导流板103将导流管104分成顶端连通的进流道105、出流道106,进流道105、出流道106均与液体流道101连通。
15.电芯2的数量与导流管104的数量一致且电芯2安装在导流管104上。具体的,电芯2包括壳体和卷芯203,壳体包括内壳201以及设置在内壳201外部的外壳202,内壳201、外壳202顶端封闭,内壳201底端敞开并通过环板与外壳202底端密封连接,内壳201套装在导流管104上;卷芯203设置在内壳201与外壳202之间并卷绕在内壳201上。
16.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冷却液首先由散热板1中部开设的进液口107进入,在液体流道101中阻流板102与导流板103的作用下,冷却液压力增大,冷却液沿着导流管104轴线方向由底部向进流道105内流动;随后由进流道105顶部向出流道106流动并逐渐向电池模组两端流动,最终由散热板1两端出液口108流出进入下一循环。调整液体温度即可实现对电池模组从内部进行冷却或加热。本实用新型能够平衡电池内外温度,降低电池内外温差,保证电池模组整体温度分布的均匀性,通过调整液体温度即可对电池从内部进行快速冷却或加热,同时电芯的内壳对卷芯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卷芯因内部应力较大而变形。
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均衡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板(1)和多个电芯(2);散热板(1)内设有液体流道(101),液体流道(101)内平行间隔布置有多个阻流板(102),阻流板(102)顶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竖直布置的导流板(103),导流板(103)与阻流板(102)处于同一垂直面内,导流板(103)伸出到散热板(1)外部并且导流板(103)外部套设有导流管(104),导流管(104)顶端密封且其底端与散热板(1)密封连接,导流板(103)将导流管(104)分成顶端连通的进流道(105)、出流道(106),进流道(105)、出流道(106)均与液体流道(101)连通;电芯(2)的数量与导流管(104)的数量一致且电芯(2)安装在导流管(10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均衡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2)包括壳体和卷芯(203),壳体包括内壳(201)以及设置在内壳(201)外部的外壳(202),内壳(201)、外壳(202)顶端封闭,内壳(201)底端敞开并通过环板与外壳(202)底端密封连接,内壳(201)套装在导流管(104)上;卷芯(203)设置在内壳(201)与外壳(202)之间并卷绕在内壳(20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均衡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散热板(1)长度方向两侧中间位置均开设有与液体流道(101)连通的进液口(107)。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均衡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散热板(1)长度方向两侧端部均开设有与液体流道(101)连通的出液口(10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散热均衡电池模组,包括散热板和多个电芯;散热板内设有液体流道,液体流道内平行间隔布置有多个阻流板,阻流板顶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竖直布置的导流板,导流板与阻流板处于同一垂直面内,导流板伸出到散热板外部并且导流板外部套设有导流管,导流管顶端密封且其底端与散热板密封连接,导流板将导流管分成顶端连通的进流道、出流道,进流道、出流道均与液体流道连通;电芯的数量与导流管的数量一致且电芯安装在导流管上。本实用新型能够从电芯内部进行热均衡,提升电芯的工作性能、循环寿命、安全性能。安全性能。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闫回想 厉运杰 孙言飞 夏厚勇 陈虎 王利 张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3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