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DU负极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8076发布日期:2022-07-01 21:05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BDU负极模块的制作方法
一种bdu负极模块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du负极模块。


背景技术:

2.电池包断路单元(battery disconnect unit,以下简称bdu)是专为电池包内部设计的电源断路单元,为新能源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提供充放电控制、高压部件上电控制、电路过载和短路保护、电流采集等功能,保护和监控高压系统的运行状态。
3.现在市面上的bdu大多是为特定电池系统定向开发的,体积较大、外形适配性较差,不同的车型往往需要重新匹配开发相应的bdu,造成了研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浪费模具资源、增加了企业开发成本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bdu负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部的主负接触器、加热接触器、熔断器、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下壳体上设有输出负接口、电池负接口和加热负接口;主负接触器上设有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
5.加热接触器的一端与正极触点相连接,加热接触器的另一端通过线缆与熔断器相连接,熔断器通过线缆与加热负接口相连接;第一铜排分别与输出负接口和正极触点相连接,第二铜排分别与电池负接口和负极触点相连接。
6.优选地,还包括电流传感器和支架;电流传感器通过支架安装在壳体上,且位于第二铜排的上方。
7.优选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安装在一起,主负接触器、熔断器、电流传感器、加热接触器、支架、第一铜排、第二铜排均设置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
8.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防护盖和第二防护盖;第一防护盖、第二防护盖均转动安装在上壳体上,且第一防护盖、第二防护盖分别罩设在输出负接口、电池负接口上。
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bdu负极模块,对bdu负极模块进行独立设计,大幅减小了bdu体积,提高了不同车型的适配度,节约了开发成本,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bdu负极模块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bdu负极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bdu负极模块中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bdu负极模块包括上壳体3、下壳体1、主负接触器
8、熔断器15、电流传感器11、第一铜排6和第二铜排10;下壳体1上设有输出负接口5、电池负接口12和加热负接口13;主负接触器8上设有正极触点7和负极触点9;
14.加热接触器16的一端与正极触点7相连接,加热接触器16的另一端通过线缆与熔断器15相连接,熔断器15通过线缆与加热负接口13相连接;
15.第一铜排6分别与输出负接口5和正极触点7相连接,第二铜排10分别与电池负接口12和负极触点9相连接。
16.在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加热接触器16和支架14;电流传感器11通过支架14安装在壳体上,且位于第二铜排10的上方
17.在具体实施例中,上壳体3和下壳体1通过卡扣安装在一起,主负接触器8、熔断器15、电流传感器11、加热接触器16、支架14、第一铜排6、第二铜排10均设置在上壳体3与下壳体1之间。
18.在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防护盖2和第二防护盖4;第一防护盖2和第二防护盖4均能转动安装在上壳体3上,且第一防护盖2、第二防护盖4分别罩设在输出负接口5、电池负接口12上,用于防止触电。
19.在具体实施例中,将负极模块与正极模块分开,设计独立的负极模块,大幅减小了bdu体积,提高了不同车型的适配度,减少了磨具的使用,节约了开发成本。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bdu负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部的主负接触器(8)、加热接触器(16)、熔断器(15)、第一铜排(6)和第二铜排(10);壳体上设有输出负接口(5)、电池负接口(12)和加热负接口(13);主负接触器(8)上设有正极触点(7)和负极触点(9);加热接触器(16)的一端与正极触点(7)相连接,加热接触器(16)的另一端通过线缆与熔断器(15)相连接,熔断器(15)通过线缆与加热负接口(13)相连接;第一铜排(6)两端分别与输出负接口(5)、正极触点(7)相连接,第二铜排(10)两端分别与电池负接口(12)、负极触点(9)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du负极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流传感器(11)和支架(14);电流传感器(11)通过支架(14)安装在壳体内,且位于第二铜排(10)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bdu负极模块,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上壳体(3)和下壳体(1);上壳体(3)和下壳体(1)通过卡扣安装在一起,主负接触器(8)、熔断器(15)、电流传感器(11)、加热接触器(16)、支架(14)、第一铜排(6)、第二铜排(10)均设置在上壳体(3)与下壳体(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bdu负极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护盖(2)和第二防护盖(4);第一防护盖(2)、第二防护盖(4)均转动安装在上壳体(3)上,且第一防护盖(2)、第二防护盖(4)分别罩设在输出负接口(5)、电池负接口(12)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BDU负极模块,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部的主负接触器、加热接触器、熔断器、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壳体上设有输出负接口、电池负接口和加热负接口;主负接触器上设有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加热接触器的一端与正极触点相连接,加热接触器的另一端通过线缆与熔断器相连接,熔断器通过线缆与加热负接口相连接;第一铜排两端分别与输出负接口、正极触点相连接,第二铜排两端分别与电池负接口、负极触点相连接。BDU负极模块独立设计,大幅减小了BDU体积,提高了不同车型的适配度,节约了开发成本,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民 李超 汪莲莲 韩廷 祝加林 卢雪梅 陈坤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31
技术公布日:2022/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