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9865发布日期:2021-11-03 18:5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锁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表配件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锁开关。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能不断电更换电能表的电能表插接件采用把手与插头的结构,使用时通过旋转把手来控制电能表插接件,使电能表插接件处于短路或断路状态,电能表插接件处于短路状态时,可以不断电更换电能表,但是现有的电能表插接件无法识别是否短接成功,若是短接不成功的情况下更换电能表,会导致用户出现经济损失,若是长期检测是否短接成功存在电能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换电能表插接件检测状态的自锁开关。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锁开关,包括有:开关本体以及活动设置在开关本体上的活动杆,所述开关本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锁定机构、锁定弹簧,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定位杆、旋转杆以及锁定杆,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旋转槽,所述定位杆嵌在旋转槽内,所述锁定弹簧位于活动杆与容纳槽的槽底之间,所述容纳槽的槽底设有控制孔,所述活动杆上设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位置与控制孔对应,所述活动杆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锁定块、第二锁定块、第一引导块和第二引导块,所述第一锁定块、第一引导块与活动杆形成连续的第一活动通道,所述第二锁定块、第二引导块与活动杆形成连续的第二活动通道,所述第二引导块与活动杆之间设有容纳通道,所述容纳通道与第二活动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锁定块上设有第一引导边、第一状态定位槽,所述第一引导块朝第一锁定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出边,所述第二锁定块上设有第二引导边、第二状态定位槽,所述第二引导块朝第二锁定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出边。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槽内设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控制孔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组合形成具有缺口的旋转槽,所述控制孔上设有封锁块,所述封锁块用于封锁缺口,所述封锁块与凸块之间设有安装间隙。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锁块上设有倾斜的安装边。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块的两侧均设有凸起块,所述封锁块位于两侧的凸起块之间。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槽的侧壁设有滑孔,所述活动杆上设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嵌在滑孔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移块上设有插入边。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设有导入边,所述导入边位于滑孔长度方向延伸的位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杆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容纳槽的槽低设有定位凸杆,所述锁定弹簧将定位凸杆包裹,位于定位凹槽内。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显示短接是否成功来进行相应操作,避免对用户造成损失,切换状态时只需按压即可,使用方便,并且是否检测状态可切换,避免电能浪费,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活动杆一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活动杆另一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开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开关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标记说明:1、开关本体;11、容纳槽;111、旋转槽;112、控制孔;12、锁定弹簧;13、凸起块;131、第一凹槽;14、凸块;142、第二凹槽;15、封锁块; 151、安装边;16、安装间隙;17、滑孔;18、导入边;2、活动杆;21、控制杆;22、第一锁定块;221、第一引导边;222、第一状态定位槽;23、第二锁定块;231、第二引导边;232、第二状态定位槽;24、第一引导块;241、第一导出边;25、第二引导块;252、第二导出边;26、第一活动通道;27、第二活动通道;271、容纳通道;28、滑移块;281、插入边;3、锁定机构;31、定位杆;32、旋转杆;33、锁定杆;41、定位凹槽;42、定位凸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22.参照图1

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锁开关,包括有:开关本体1以及活动设置在开关本体1上的活动杆2,所述开关本体1上设有容纳槽11,所述容纳槽 11内设有锁定机构3、锁定弹簧12,所述锁定机构3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定位杆31、旋转杆32以及锁定杆33,所述容纳槽11内设有旋转槽111,所述定位杆31嵌在旋转槽111内,所述锁定弹簧12位于活动杆2与容纳槽11的槽底之间,所述容纳槽 11的槽底设有控制孔112,所述活动杆2上设有控制杆21,所述控制杆21的位置与控制孔112对应,所述活动杆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锁定块22、第二锁定块23、第一引导块24和第二引导块25,所述第一锁定块22、第一引导块24与活动杆2形成连续的第一活动通道26,所述第二锁定块23、第二引导块25与活动杆2形成连续的第二活动通道27,所述第二引导块25与活动杆2之间设有容纳通道271,所述容纳通道与第二活动通道27连通,所述第一锁定块22上设有第一引导边221、第一状态定位槽222,所述第一引导块24朝第一锁定块22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出边 241,所述第二锁定块23上设有第二引导边231、第二状态定位槽232,所述第二引导块25朝第二锁定块23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出边252。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自锁开关设置在电能表插接件内,用于控制电能表插接件是否开启状态显示电路显示当前状态,使用时具有开启和锁定两种状态,处于开启状态时,显示电能表插接件的状态,处于锁定状态时,不工作,开启和锁定状态随着按压活动杆2进行
切换。当自锁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根据电能表插接件内状态显示电路显示的状态进行操作(若短接成功,则技术人员可以立即进行不断电更换电能表,若短接失败,则需要用户关闭电器才可更换电能表),按压活动杆2,此时活动杆2朝容纳槽11内移动,锁定杆33相对的在第一活动通道26、第二活动通道27内顺着其延伸方向移动,第一引导边221、第二引导边231 引导两侧的锁定杆33移动,直至按压到位,此时锁定弹簧12被压缩,位于第一活动通道26内的锁定杆33与第一活动通道26侧壁(远离容纳槽11槽底一侧的活动杆2)相抵触,另一侧的锁定杆33位于容纳通道271内与容纳通道271侧壁(远离容纳槽11槽底一侧的活动杆2)相抵触,之后松开活动杆2,锁定弹簧12复位带动活动杆2远离容纳槽11移动,此时第一引导块24引导锁定杆33移动,使该侧锁定杆33朝第一状态定位槽222移动,直至与第一状态定位槽222相抵触,该侧的锁定杆33移动带动该侧的旋转杆32旋转,进而带动定位杆31旋转,定位杆31 旋转带动另一侧的旋转杆32旋转,进而带动另一侧的锁定杆33离开容纳通道 271,进入第二活动通道27,并与第二状态定位槽232相抵触,自锁开关从开启状态切换到锁定状态,此时锁定弹簧12处于被压缩状态,状态显示电路被关闭,再次按压活动杆2,锁定弹簧12被压缩,两侧的锁定杆33随着第一导出边241、第二导出边252移动,第二活动通道27内的锁定杆33离开第二锁定块23与第二引导块25之后,第一活动通道26内的锁定杆33与第一引导块24抵触,持续引导锁定杆33,使得另一侧的锁定杆33完全脱离第二锁定块23与第二引导块25,之后锁定弹簧12复位,带动活动杆2远离容纳槽11移动,直至锁定杆33回复到初始状态,此时自锁开关回复到开启状态。当自锁开关处于锁定状态时控制杆21从控制孔112内穿出,控制电能表插接件内的零件,关闭电能表插接件内的状态显示电路,当自锁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控制杆21位于容纳槽11(容纳槽11与控制孔 112)内,不再控制电能表插接件内的零件,此时电能表插接件内的状态显示电路导通,切换状态时只需按压即可,使用方便,避免了现有的不断电更换电能表的接插件在无法确定是否短路成功即进行不断电更换电能表的操作,若是短接失败的情况下更换电能表,会导致用户出现经济损失的情况,并且是否检测状态可切换,避免电能浪费,更加节能环保。
24.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容纳槽11内设有凸起块13,所述凸起块 13上设有第一凹槽131,所述控制孔112上设有凸块14,所述凸块14上设有第二凹槽142,所述第一凹槽131、第二凹槽142组合形成具有缺口的旋转槽111,所述控制孔112上设有封锁块15,所述封锁块15用于封锁缺口,所述封锁块15与凸块14之间设有安装间隙16。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锁定机构3装到开关本体1上时,先将两侧的锁定杆33 从开关本体1的后侧穿入控制孔112内,直至定位杆31与封锁块15相抵触,之后按压定位杆31,使定位杆31从安装间隙16进入到第一凹槽131、第二凹槽142内,完成安装,安装方便,并且由凸起块13、凸块14上的第一凹槽131、第二凹槽142 共同形成旋转槽111,当锁定机构3损坏时可更换,降低维修成本。
26.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封锁块15上设有倾斜的安装边151。
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倾斜的安装边151将定位杆31向第一凹槽131、第二凹槽 142引导,直至其位于旋转槽111内,使安装锁定机构3时过程更加轻松方便。
28.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凸块14的两侧均设有凸起块13,所述封锁块15位于两侧的凸起块13之间。
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块14的两侧均有凸起块13,封锁块15位于两侧的凸起块13
之间,交错分布,使得定位杆31位置稳定,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30.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容纳槽11的侧壁设有滑孔17,所述活动杆2上设有滑移块28,所述滑移块28嵌在滑孔17内。
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杆2在容纳槽11内滑移时,滑移块28在滑孔17内滑移,提高活动杆2滑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32.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滑移块28上设有插入边281。
3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插入边281引导滑移块28进入容纳槽11内,将活动杆2装入容纳槽11内时更加轻松方便。
34.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容纳槽11的开口处设有导入边18,所述导入边18位于滑孔17长度方向延伸的位置。
3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入边18与插入边281配合,使得将将活动杆2装入容纳槽11内时更加轻松方便,并且导入边18位于滑孔17长度方向延伸的位置,安装活动杆2时,只需将滑移块28对准导入边18即可对准位置,安装时更加方便。
36.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杆2上设有定位凹槽41,所述容纳槽11的槽低设有定位凸杆42,所述锁定弹簧12将定位凸杆42包裹,位于定位凹槽41内。
3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杆2与开关本体1完成连接后,定位凸杆42嵌入定位凹槽41内,锁定弹簧12将定位凸杆42包裹,位于定位凹槽41内,活动杆2在容纳槽11内滑移时,定位凸杆42始终位于定位凹槽41内,使用时稳定性高。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