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壳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5540发布日期:2022-10-04 21:4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塑壳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


背景技术:

2.塑壳断路器是一种常用的保护电器,它具有通断负载电流和对负载电流的过载、短路保护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配电系统和电动机的过载、短路保护。塑壳断路器包括壳体、操作机构、触头系统、灭弧系统,现有的塑壳断路器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操作机构需要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内,操作机构与壳体的装配不便捷,且该塑壳断路器还存在结构复杂、性能不可靠、接线不便捷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便捷、接线便捷的塑壳断路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面盖、操作机构、触头系统,所述的操作机构包括机构架、转动设置在机构架上的杠杆、设置在杠杆上的手柄、转动设置在机构架内的支架、上连杆、下连杆、锁扣、牵引杆,所述的壳体包括第一外壳、设置在第一外壳上的第二外壳,所述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操作机构的容置腔,所述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内壁上对应机构架的两个夹板处分别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的两个夹板分别卡合在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定位槽内,且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定位槽内均设置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定位凸台,所述的两个夹板上分别设置有与三个定位凸台相配合的三个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凸台穿插在定位孔内,且构成两个夹板与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卡接配合。
5.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该塑壳断路器的操作机构采用无螺钉式的装配方式,从而操作机构与壳体的装配更便捷,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内设置有卡合在操作机构上的定位凸台,操作机构与壳体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装配,从而便于操作机构与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装配,从而该塑壳断路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便捷、接线便捷的优点。
6.特别地,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与下连杆联动配合的触头架、与触头架联动配合的动触头、与动触头相配合的静触头,所述的静触头的一端上设置有接线螺纹孔,所述的壳体的一侧上对应接线螺纹孔处设置有接线腔,接线腔内设置有连接在接线螺纹孔上的接线螺钉,所述的壳体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接线螺纹孔相连通的接线孔。在壳体上分别设置有接线腔、接线孔,从而实现该塑壳断路器的两种方式接线,接线方式更灵活,从而该塑壳断路器的接线更便捷。
7.特别地,所述的静触头的下端面上对应接线螺纹孔处设置有定位凸环,所述的定位凸环卡合在壳体的接线孔内,且构成静触头与壳体的卡接配合。静触头上设置有卡合在接线孔内的定位凸环,从而便于定位凸环与壳体的装配,从而有利于提高该塑壳断路器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结构图。
1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壳体10、设置在壳体10上的面盖11、操作机构20、触头系统12,所述的操作机构20包括机构架21、转动设置在机构架21上的杠杆22、设置在杠杆22上的手柄23、转动设置在机构架21内的支架24、上连杆25、下连杆26、锁扣27、牵引杆28,所述的壳体10包括第一外壳101、设置在第一外壳101上的第二外壳102,所述的第一外壳与101第二外壳102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操作机构20的容置腔100,所述的第一外壳101、第二外壳102的内壁上对应机构架21的两个夹板211处分别设置有定位槽103,所述的两个夹板211分别卡合在第一外壳101、第二外壳102的定位槽103内,且第一外壳101、第二外壳102的定位槽103内均设置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定位凸台 104,所述的两个夹板211上分别设置有与三个定位凸台104相配合的三个定位孔212,所述的定位凸台104穿插在定位孔212内,且构成两个夹板211与第一外壳101、第二外壳102的卡接配合。
12.所述的触头系统30包括与下连杆26联动配合的触头架31、与触头架31联动配合的动触头32、与动触头32相配合的静触头33,所述的静触头33的一端上设置有接线螺纹孔331,所述的壳体10的一侧上对应接线螺纹孔331处设置有接线腔105,接线腔105内设置有连接在接线螺纹孔331上的接线螺钉34,所述的壳体10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接线螺纹孔331相连通的接线孔106。在壳体上分别设置有接线腔、接线孔,从而实现该塑壳断路器的两种方式接线,接线方式更灵活,从而该塑壳断路器的接线更便捷。
13.所述的静触头33的下端面上对应接线螺纹孔331处设置有定位凸环332,所述的定位凸环332卡合在壳体10的接线孔106内,且构成静触头33与壳体10的卡接配合。静触头上设置有卡合在接线孔内的定位凸环,从而便于定位凸环与壳体的装配,从而有利于提高该塑壳断路器的装配效率。
14.该塑壳断路器的操作机构采用无螺钉式的装配方式,从而操作机构与壳体的装配更便捷,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内设置有卡合在操作机构上的定位凸台,操作机构与壳体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装配,从而便于操作机构与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装配,从而该塑壳断路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便捷、接线便捷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面盖、操作机构、触头系统,所述的操作机构包括机构架、转动设置在机构架上的杠杆、设置在杠杆上的手柄、转动设置在机构架内的支架、上连杆、下连杆、锁扣、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第一外壳、设置在第一外壳上的第二外壳,所述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操作机构的容置腔,所述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内壁上对应机构架的两个夹板处分别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的两个夹板分别卡合在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定位槽内,且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定位槽内均设置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定位凸台,所述的两个夹板上分别设置有与三个定位凸台相配合的三个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凸台穿插在定位孔内,且构成两个夹板与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卡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与下连杆联动配合的触头架、与触头架联动配合的动触头、与动触头相配合的静触头,所述的静触头的一端上设置有接线螺纹孔,所述的壳体的一侧上对应接线螺纹孔处设置有接线腔,接线腔内设置有连接在接线螺纹孔上的接线螺钉,所述的壳体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接线螺纹孔相连通的接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头的下端面上对应接线螺纹孔处设置有定位凸环,所述的定位凸环卡合在壳体的接线孔内,且构成静触头与壳体的卡接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面盖、操作机构、触头系统,操作机构包括机构架、杠杆、手柄、支架、上连杆、下连杆、锁扣、牵引杆、壳体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操作机构的容置腔,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内壁上对应机构架的两个夹板处分别设置有定位槽,两个夹板分别卡合在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定位槽内,且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定位槽内均设置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定位凸台,两个夹板上分别设置有与三个定位凸台相配合的三个定位孔,定位凸台穿插在定位孔内,且构成两个夹板与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便捷、接线便捷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良 柴刚强 郑约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民普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30
技术公布日:2022/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