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路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47339发布日期:2022-04-07 07:4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电路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成电路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电子产品都会使用到集成电路,而集成电路主要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
3.部分的集成电路不具备散热功能,导致集成电路板上的芯片长时间发热时无法进行降温,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会对电路板上的芯片和其他电子元器件进行伤害,从而导致使用寿命缩短,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集成电路用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用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具备散热功能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电路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装置本体、水泵和电机,所述散热装置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片,所述散热装置本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箱;
6.所述散热装置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所述散热装置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所述散热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散热装置本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
7.优选的,第一转动杆包括第一锥形齿轮和扇叶,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扇叶。
8.优选的,金属片包括第一凹槽,所述金属片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金属片的尾端为v形结构。
9.优选的,金属板包括第二凹槽,所述金属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相互连接。
10.优选的,水箱包括水管,所述水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与出水口相互连接。
11.优选的,电机包括第二转动杆和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且第二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
12.优选的,第二转动杆与第一锥形齿轮相互啮合去,且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转动杆组成转动式结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设置有水泵,将散热装置本体装设在集成电路板表面,电机通过第二转动
杆和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一转动杆和扇叶转动式扇叶在散热装置本体内部产生风力,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出并通过进水口进入第二凹槽内和第一凹槽内,流动时会带走金属板和金属片表面大量的热量,风也会带在金属片表面的部分热量,使散热装置本体的散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本体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散热装置本体;2、连接块;3、水泵;4、进水口;5、第一转动杆;501、第一锥形齿轮;502、扇叶;6、金属片;601、第一凹槽;7、金属板;701、第二凹槽;8、水箱;801、水管;9、电机;901、第二转动杆;902、第二锥形齿轮;10、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22.一种集成电路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装置本体1、水泵3和电机9,散热装置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金属板7,金属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片6,散热装置本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连接块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泵3,水泵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箱8;
23.散热装置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10,散热装置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4,散热装置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9,散热装置本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
24.进一步的,第一转动杆5包括第一锥形齿轮501和扇叶502,第一转动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501,第一转动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扇叶502,便于第一锥形齿轮501带动第一转动杆5和扇叶502进行转动。
25.进一步的,金属片6包括第一凹槽601,金属片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601,金属片6的尾端为v形结构,便有通过金属片6和第一凹槽601进行散热。
26.进一步的,金属板7包括第二凹槽701,金属板7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701,且第二凹槽701分别与进水口4和出水口10相互连接,便于金属板7和第二凹槽701带走热量。
27.进一步的,水箱8包括水管801,水箱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管801,水管801的另一端与出水口10相互连接,便于水箱8通过水管801和水泵3进行水循环。
28.进一步的,电机9包括第二转动杆901和第二锥形齿轮902,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901,且第二转动杆9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902,便于电机9带动第二转动杆901和第二锥形齿轮902转动。
29.进一步的,第二转动杆901与第一锥形齿轮501相互啮合去,且第一锥形齿轮501与
第二转动杆901组成转动式结构,便于第二转动杆901带动第一锥形齿轮501转动。
30.工作原理:当工作人员使用本装置时,将散热装置本体1装设在集成电路板表面,打开电机9,使电机9带动第二转动杆901进行转动,第二转动杆901带动表面的第二锥形齿轮902进行转动,第二锥形齿轮902通过第一锥形齿轮501带动第一转动杆5和扇叶502转动式扇叶502在散热装置本体1内部产生风力,风通过金属片6向外侧排出,打开水泵3,使水泵3将水箱8内的水抽出并排放到进水口4内,水通过进水口4进入第二凹槽701内和第一凹槽601内,最终通过出水口10和水管801进入水箱8内,水箱8内的液体在第二凹槽701和第一凹槽601内流动时会带走金属板7和金属片6表面大量的热量,而扇叶502产生的风也会带在金属片6表面的部分热量,使散热装置本体1的散热效果更好。
3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电路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装置本体(1)、水泵(3)和电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金属板(7),所述金属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片(6),所述散热装置本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箱(8);所述散热装置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10),所述散热装置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4),所述散热装置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散热装置本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5)包括第一锥形齿轮(501)和扇叶(502),所述第一转动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501),所述第一转动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扇叶(5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6)包括第一凹槽(601),所述金属片(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601),所述金属片(6)的尾端为v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7)包括第二凹槽(701),所述金属板(7)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701),且第二凹槽(701)分别与进水口(4)和出水口(10)相互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8)包括水管(801),所述水箱(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管(801),所述水管(801)的另一端与出水口(10)相互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9)包括第二转动杆(901)和第二锥形齿轮(902),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901),且第二转动杆(9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90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杆(901)与第一锥形齿轮(501)相互啮合去,且第一锥形齿轮(501)与第二转动杆(901)组成转动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成电路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装置本体、水泵和电机,所述散热装置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片,所述散热装置本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水泵,将散热装置本体装设在集成电路板表面,电机通过第二转动杆和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一转动杆和扇叶转动式扇叶在散热装置本体内部产生风力,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出并通过进水口进入第二凹槽内和第一凹槽内,流动时会带走金属板和金属片表面大量的热量,风也会带在金属片表面的部分热量,使散热装置本体的散热效果更好。果更好。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范福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范福成
技术研发日:2021.09.15
技术公布日:2022/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