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风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60016发布日期:2022-02-26 01:5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风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电站风冷系统。


背景技术:

2.变电站或者发电站是现代社会中电力输送系统必不可少的设备,对电力具有调节、管控作用,可用于终端供电和环网供电,转换十分方便,保障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变压器是变电站以及发电站中的核心设备,常用的变压器主要有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变压器两种,油浸变压器将变压器的线圈浸入油中,相比于干式变压器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因此变电站中的主变压器通常为油浸变压器。
3.油浸变压器的外侧通常会布置肋片,肋片与油浸变压器的客体连接,线圈工作产生的热量经过散热油传递至肋片,在经过肋片与外界进行换热,起到散热的作用。但是在高温天气下工作时,主变压器中散热油容易发生过热现象,单纯的采用肋片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自然散热的方式的散热效率较慢,导致变压器的温度过高。
4.对高温主变压器降温时,主要采用风机等设备对变压器进行送风,但是变压器的体积大、需要的电力高,采用风机散热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站风冷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电站的变压器在高温天气下工作时,散热效率较慢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风冷系统,包括变压器和风洞单元,所述变压器包括外壳和布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散热肋片,所述风洞单元包括风筒和与所述风筒连接的风压管道,所述风筒布置在所述散热肋片的底部,所述风筒朝向所述散热肋片布置,所述风压管道埋入地面基础内。
7.优选地,所述风筒的内孔为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的变径孔。
8.优选地,所述风筒为圆台形结构,所述风筒的顶端与所述散热肋片之间具有纵向间隔。
9.优选地,所述风洞单元还包括布置在地面基础上的支架,所述风筒支撑布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风筒与所述风压管道可拆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成对布置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对称布置在所述风筒的两侧。
11.优选地,所述支撑腿为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腿的底臂支撑在地面基础上,所述支撑腿的顶端与所述风筒连接。
12.优选地,所述风洞单元有多个,各所述风洞单元间隔布置在所述变压器的周侧。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变电站风冷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风洞单元的风筒朝向变压器的散热肋片布置,风压管道埋入地面基础内,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地下的温度要低于地上的温度,使风压管道底端的温度低于风筒处的温度,导致风压管道内
的气压要高于风筒以及变压器的散热肋片处的气压,在高低势差的作用下产生风压使空气从下向上流通,经过风筒吹向变压器的散热肋片处形成热对流,低温气体与散热肋片发生热交换,加速对散热肋片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利用势差原理产生对流,省略了风扇等结构,降低了散热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变电站风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的变电站风冷系统的a处放大示意图。
16.图中,1、变压器;11、外壳;12、散热肋片;2、风筒;3、风压管道;4、支架;41、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电站风冷系统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变电站风冷系统包括变压器1和风洞单元,风洞单元用于对变压器1进行降温。
19.变压器1为现有的油浸式变压器,变压器1包括外壳11和散热肋片12,散热肋片12固定布置在外壳11上,散热肋片12竖向间隔布置在外壳11上,变压器1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作详细叙述。
20.风洞单元共有多个,多个风洞单元间隔布置在变压器1的周侧,风洞单元通过热对流的方式向散热肋片12吹动低温气流,起到加速散热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风洞单元共有四个,四个风洞单元呈矩形均布,各个风洞单元的具体结构相同,此处仅以一处为例进行说明。
21.风洞单元包括风筒2和与风筒2连接的风压管道3,风筒2布置在散热肋片12的底部,风筒2朝向散热肋片12布置,风压管道3埋入地面基础内。即风筒2竖直布置,风筒2的顶端朝向散热肋片12,风压管道3与风筒2的底端连接。
22.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地下的温度要低于地上的温度,使风压管道3底端的温度低于风筒2处的温度,导致风压管道3内的气压要高于风筒2以及变压器1的散热肋片12处的气压,在高低势差的作用下产生风压使空气从下向上流通,经过风筒2吹向变压器1的散热肋片12处形成热对流,低温气体与散热肋片发生热交换,加速对散热肋片12进行散热。
23.优选地,风筒2的内孔为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的变径孔,风筒2的内孔顶端的孔径小于底端的孔径,气流在经过风筒2时具有加速效果,可以增加气流的流动距离,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24.优选地,风筒2为圆台形结构,风筒2的顶端与散热肋片12之间具有纵向间隔。圆台形的风筒2加工工艺成熟,制作方便,纵向间隔则为风筒2的维修、更换提供操作空间,便于后期的维修处理。
25.优选地,风洞单元还包括支架4,支架4布置在地面基础上,风筒2支撑布置在支架4上,风筒2与地面基础之间具有间隔,风筒2与风压管道3可拆连接。支架4可以将风筒2架高布置,便于风筒2与风压管道3之间连接,也方便后期维修风筒2。
26.优选地,支架4包括成对布置的支撑腿41,支撑腿41对称布置在风筒2的两侧。支撑
腿41为三角形结构,支撑腿41的底臂支撑在地面基础上,支撑腿41的顶端与风筒2连接。采用支撑腿41的方式形成支架4,可以简化支架4的结构,降低成本;三角形的支撑腿41的稳定性更好,可以增加风筒2的稳定性。
27.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变电站风冷系统,其风洞单元的风筒朝向变压器的散热肋片布置,风压管道埋入地面基础内,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地下的温度要低于地上的温度,使风压管道底端的温度低于风筒处的温度,导致风压管道内的气压要高于风筒以及变压器的散热肋片处的气压,在高低势差的作用下产生风压使空气从下向上流通,经过风筒吹向变压器的散热肋片处形成热对流,低温气体与散热肋片发生热交换,加速对散热肋片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利用势差原理产生对流,省略了风扇等结构,降低了散热成本。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变电站风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和风洞单元,所述变压器包括外壳和布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散热肋片,所述风洞单元包括风筒和与所述风筒连接的风压管道,所述风筒布置在所述散热肋片的底部,所述风筒朝向所述散热肋片布置,所述风压管道埋入地面基础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风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的内孔为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的变径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风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为圆台形结构,所述风筒的顶端与所述散热肋片之间具有纵向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变电站风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洞单元还包括布置在地面基础上的支架,所述风筒支撑布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风筒与所述风压管道可拆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风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成对布置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对称布置在所述风筒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电站风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为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腿的底臂支撑在地面基础上,所述支撑腿的顶端与所述风筒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变电站风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洞单元有多个,各所述风洞单元间隔布置在所述变压器的周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风冷系统,包括变压器和风洞单元,变压器包括外壳和布置在外壳上的散热肋片,风洞单元包括风筒和与风筒连接的风压管道,风筒布置在散热肋片的底部,风筒朝向散热肋片布置,风压管道埋入地面基础内。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地下的温度要低于地上的温度,使风压管道底端的温度低于风筒处的温度,导致风压管道内的气压要高于风筒以及变压器的散热肋片处的气压,在高低势差的作用下产生风压使空气从下向上流通,经过风筒吹向变压器的散热肋片处形成热对流,低温气体与散热肋片发生热交换,加速对散热肋片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利用势差原理产生对流,省略了风扇等结构,降低了散热成本。热成本。热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潘永恒 洪威 程威 李华峰 李烁烁 蒋伟律 卢必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发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2/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