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连接线的蓄电池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83431发布日期:2022-04-22 12:5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连接线的蓄电池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连接线的蓄电池槽。


背景技术:

2.电池槽主要起盛装极群、防止电解液泄漏、与外界绝缘、美观等作用。现有市场中蓄电池内上、下均设有汇流排和输出极柱时,需要外部接线,将电池上、下同极性的输出极柱并联。导线如果暴露在蓄电池之外,影响美观及安全。
3.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8570825u,公开日2019年03月01日,名为“一种铅蓄电池端子与连接线的连接结构”,包括设于铅蓄电池槽盖上的端子和与端子连接的连接线,所述端子顶面具有内螺纹孔,所述连接线包括相连的接线环及导线,所述接线环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线通过穿过接线环并与内螺纹孔配合的螺栓与端子固定连接,所述端子的顶端端面与接线环之间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相配合的定位槽和定位凸起。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通过在端子的顶端端面与接线环之间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相配合的定位槽和定位凸起,从而使得接线环与端子在周向上通过所述定位机构固定,使用过程中,接线环不会相对端子转动。
4.现有专利存在的缺点是:采用外部接线将蓄电池内的上、下输出极柱连接,导线暴露在蓄电池外,不安全且影响蓄电池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连接蓄电池内的上、下输出极柱的导线暴露在外安全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埋设导线提高蓄电池使用安全性的带连接线的蓄电池槽。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带连接线的蓄电池槽,包括蓄电池槽,所述蓄电池槽的外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导线,所述导线连接蓄电池内上输出极柱和下输出极柱,所述凹槽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盖片,所述盖片将导线密封在凹槽内。将导线安装在蓄电池槽的凹槽内,用盖片将导线密封在凹槽内,增加导线的密封性,电池外部无连接线暴露,增加了蓄电池使用的安全性,且电池槽在注塑时生产效率不降低。
8.作为优选,所述盖片朝向凹槽的一侧设有导线槽,导线位于导线槽内。将导线安装在导线槽内,再将装配好的导线和盖片安装入凹槽内,导线包裹在导线槽内,增加了导线的密封效果。
9.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有导线的盖片通过环氧树脂胶密封在凹槽内。增加盖片与凹槽之间的密封性,使得导线不易受到腐蚀,且使导线与蓄电池槽外侧绝缘,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10.作为优选,所述导线穿设在盖片内,盖片与导线配合,穿设有导线的盖片位于凹槽内,所述盖片与凹槽配合。导线与盖片一体注塑成型,盖片套设在导线外侧,对导线起到密封保护作用,再将一体注塑成型后的盖片与导线安装入凹槽内。
11.作为优选,所述盖片朝向凹槽的槽底的一侧面上设有超声焊接线,盖片与凹槽配合。将注塑好的导线与盖片超声焊接在凹槽内,增加盖片与凹槽的密封效果,使得蓄电池槽外侧的液体不易腐蚀导线。
12.作为优选,所述导线采用扁平的铜编织带导线。扁平的铜编织带导线可以减少蓄电池槽的壁厚,减小凹槽的厚度,不增加蓄电池槽的重量,方便导线与汇流排或极柱的连接。
13.作为优选,所述盖片位于凹槽内,盖片的外侧面与蓄电池槽的外侧面齐平。增加蓄电池的美观性。
14.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蓄电池不存在外露的连接导线,提高了蓄电池使用的安全性;(2)导线密封安全可靠;(3)导线埋设在蓄电池槽的外侧壁内,增加了蓄电池槽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实施例一中蓄电池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实施例一中盖片和导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实施例一中蓄电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实施例二中蓄电池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实施例二中盖片和导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图5的一种侧视图。
21.图7是实施例二中蓄电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2.如图:蓄电池槽1、凹槽2、导线3、盖片4、导线槽5、超声焊接线6。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施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24.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带连接线的蓄电池槽1,包括蓄电池槽1,蓄电池槽1的外侧壁上设有凹槽2,凹槽2内设有导线3,导线3连接蓄电池内上输出极柱和下输出极柱,凹槽2上设有与凹槽2配合的盖片4,盖片4将导线3密封在凹槽2内。将导线3安装在蓄电池槽1的凹槽2内,用盖片4将导线3密封在凹槽2内,增加导线3的密封性,电池外部无连接线暴露,增加了蓄电池使用的安全性,且电池槽在注塑时生产效率不降低。
25.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连接线的蓄电池槽1,在蓄电池槽1的外侧壁上设有凹槽2,将导线3通过盖片4密封在凹槽2内,凹槽2内的导线3连接蓄电池内上输出极柱和下输出极柱,蓄电池上端和下端设有配合导线3的蓄电池盖,使得蓄电池外侧没有外露的导线3,增加了蓄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和美观性,且没有增加蓄电池槽1注塑加工的生产效率,解决了采用外部接线将蓄电池内的上、下输出极柱连接,导线3暴露在蓄电池外,不安全且影响蓄电池的美观性的问题。
26.如图1、图3所示,盖片4朝向凹槽2的一侧设有导线槽5,导线3位于导线槽5内。将导线3安装在导线槽5内,再将装配好的导线3和盖片4安装入凹槽2内,导线3包裹在导线槽5内,增加了导线3的密封效果。
27.如图2所示,安装有导线3的盖片4通过环氧树脂胶密封在凹槽2内。增加盖片4与凹槽2之间的密封性,使得导线3不易受到腐蚀,且使导线3与蓄电池槽1外侧绝缘,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28.如图1、图2所示,导线3采用扁平的铜编织带导线3。扁平的铜编织带导线3可以减少蓄电池槽1的壁厚,减小凹槽2的厚度,不增加蓄电池槽1的重量,方便导线3与汇流排或极柱的连接。
29.如图2所示,盖片4位于凹槽2内,盖片4的外侧面与蓄电池槽1的外侧面齐平。增加蓄电池的美观性。
30.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参照实施例一,其不同之处在于:
31.如图5所示,导线3穿设在盖片4内,盖片4与导线3配合,穿设有导线3的盖片4位于凹槽2内,盖片4与凹槽2配合。导线3与盖片4一体注塑成型,盖片4套设在导线3外侧,对导线3起到密封保护作用,再将一体注塑成型后的盖片4与导线3安装入凹槽2内。
32.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盖片4朝向凹槽2的槽底的一侧面上设有超声焊接线6,盖片4与凹槽2配合。将注塑好的导线3与盖片4超声焊接在凹槽2内,增加盖片4与凹槽2的密封效果,使得蓄电池槽1外侧的液体不易腐蚀导线3。
33.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理应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连接线的蓄电池槽,包括蓄电池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槽的外侧壁上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内设有导线(3),所述导线连接蓄电池内上输出极柱和下输出极柱,所述凹槽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盖片(4),所述盖片将导线密封在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连接线的蓄电池槽,其特征是,所述盖片朝向凹槽的一侧设有导线槽(5),导线位于导线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连接线的蓄电池槽,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有导线的盖片通过环氧树脂胶密封在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连接线的蓄电池槽,其特征是,所述导线穿设在盖片内,盖片与导线配合,穿设有导线的盖片位于凹槽内,所述盖片与凹槽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连接线的蓄电池槽,其特征是,所述盖片朝向凹槽的槽底的一侧面上设有超声焊接线(6),盖片与凹槽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带连接线的蓄电池槽,其特征是,所述导线采用扁平的铜编织带导线。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所述的一种带连接线的蓄电池槽,其特征是,所述盖片位于凹槽内,盖片的外侧面与蓄电池槽的外侧面齐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连接线的蓄电池槽,包括蓄电池槽,所述蓄电池槽的外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导线,所述导线连接蓄电池内上输出极柱和下输出极柱,所述凹槽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盖片,所述盖片将导线密封在凹槽内。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带连接线的蓄电池槽,蓄电池不存在外露的连接导线,提高了蓄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导线密封安全可靠;导线埋设在蓄电池槽的外侧壁内,增加了蓄电池槽的安全性和美观性。性和美观性。性和美观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曙 黄伟国 陈理 杨滔 刘孝伟 王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9
技术公布日:202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