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导电结构及吊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2516发布日期:2023-05-11 09:1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旋转导电结构及吊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旋转导电结构及吊扇。


背景技术:

1、为了丰富吊扇的功能,可以在吊扇的扇叶上设置某一功能的负载,但是,由于直接利用电线连接市电而为扇叶上的负载供电会造成电线直接拧断,目前,只能在扇叶上设置独立的供电电源和相应的导电结构,这样的设置既影响了电器的旋转功能的稳定性,而且成本较高,生产组装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供电稳定可靠、且生产组装方便的旋转导电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旋转导电结构的吊扇。

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旋转导电结构,包括:安装主体,用于安装在吊扇的电机外壳上,其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第一导电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体相接触,另一端延伸至扇叶上,用于连接扇叶上的负载的一个接电端;第二导电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相接触,另一端延伸至扇叶上,用于连接所述负载的另一个接电端;第一导电环,用于同轴设置于吊扇的电机轴;第一电刷体,设于所述安装主体,与所述第一导电体电性连接,可跟随所述安装主体转动并与所述第一导电环保持连通;第二导电环,用于同轴设置于所述电机轴;第二电刷体,设于所述安装主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电性连接,可跟随所述安装主体转动并与所述第二导电环保持连通。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导电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以上旋转导电结构应用在吊扇上时,电机外壳带动安装主体相对电机轴转动,第一电刷体跟随安装主体转动并与第一导电环保持连通,第二电刷体跟随安装主体转动并与第二导电环保持连通,外部电源的两个接电端连通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即可使得扇叶上的负载能够在转动的过程中保持电流的导通,该旋转导电结构的构造简单、供电稳定可靠、且生产组装方便。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旋转导电结构还包括用于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上的绝缘固定套,所述绝缘固定套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导电环、所述第二导电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环形凹槽内。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刷体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的第一接电块,所述第一接电块具有与所述第一导电环的圆周面相匹配的第一圆弧槽,所述第一接电块连接有驱使所述第一圆弧槽抵靠在所述第一导电环上的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二电刷体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的第二接电块,所述第二接电块具有与所述第二导电环的圆周面相匹配的第二圆弧槽,所述第二接电块连接有驱使所述第二圆弧槽抵靠在所述第二导电环上的第四弹性件。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主体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容置腔,所述第一电刷体、所述第二电刷体、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盒体开设有供所述电机轴穿过的让位穿孔。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连接的安装环、绝缘环和罩体,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外壳上,所述第一导电体夹设于所述安装环与所述绝缘环之间,所述第二导电体夹设于所述绝缘环与所述罩体之间。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均呈环形,所述第一导电体的中心、所述第二导电体的中心均与所述电机轴同轴,所述绝缘环的外周面设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环形凸起部,所述环形凸起部的上表面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定位沉槽,所述安装环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沉槽相对的第二定位沉槽,所述第一定位沉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沉槽限定出容纳所述第一导电体的第一定位腔,所述安装环与所述环形凸起部的上表面之间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腔相连通的第一间隙,所述第一导电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间隙并与所述第一导电体相接触的第一导电片,所述环形凸起部的下表面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三定位沉槽,所述罩体设有与所述第三定位沉槽相对的第四定位沉槽,所述第三定位沉槽与所述第四定位沉槽限定出容纳所述第二导电体的第二定位腔,所述罩体与所述环形凸起部的下表面之间具有与所述第二定位腔相连通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二导电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间隙并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相接触的第二导电片。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旋转导电结构还包括叶叉,所述叶叉用于将所述扇叶与所述电机外壳相连,所述第一导电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叶叉上的第一导电片和通过电线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相连的第一接电片,所述第一接电片能够弹性抵接于所述负载的一个接电端,所述第一导电片连接有驱使其穿过所述第一间隙而与所述第一导电体相抵接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导电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叶叉上的第二导电片和通过电线与所述第二导电片相连的第二接电片,所述第二接电片能够弹性抵接于所述负载的另一个接电端,所述第二导电片连接有驱使其穿过所述第二间隙而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相抵接的第二弹性件。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叉包括连接板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的盖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扇叶和所述电机外壳,所述盖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扇叶的夹持腔,所述第一接电片和所述第二接电片设于所述盖板的内壁并位于所述夹持腔内,所述连接板邻近所述安装主体的端部与所述盖板邻近所述安装主体的端部之间限定出第一活动腔和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一弹性件为位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为位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导电片远离所述第一导电体的一端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并与所述第一弹簧相抵接,所述第二导电片远离所述第二导电体的一端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并与所述第二弹簧相抵接。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均呈环形,所述第一导电体的中心、所述第二导电体的中心均与所述电机轴同轴。

13、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吊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旋转导电结构,该吊扇以简易的结构实现了为扇叶上的负载供电,丰富了吊扇的功能,适应了用户不同的使用需要。

1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旋转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

10.吊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导电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旋转导电结构及吊扇,旋转导电结构包括:安装主体,其上间隔设置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第一导电组件,一端与第一导电体相接触,另一端延伸至扇叶上;第二导电组件,一端与第二导电体相接触,另一端延伸至扇叶上;第一导电环;第一电刷体,与第一导电体电性连接,可跟随安装主体转动并与第一导电环保持连通;第二导电环;第二电刷体,与第二导电体电性连接,可跟随安装主体转动并与第二导电环保持连通,外部电源的两个接电端连通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即可使得扇叶上的负载能够在转动的过程中保持电流的导通,构造简单、供电稳定可靠、且生产组装方便。该吊扇具有旋转导电结构,丰富了吊扇的功能,适应用户不同的使用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周祖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祖宏
技术研发日:20211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