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涂布垫片及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62172发布日期:2022-06-10 20:51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挤压涂布垫片及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挤压涂布垫片及涂布机。


背景技术:

2.挤压涂布工序中,涂布区域的边缘需要进行削薄处理,相关技术中,通常在挤压涂布垫片的开口的两侧设置倒角,经过倒角处的浆料转移距离增加,流量降低,从而在涂布区域的边缘处形成削薄区域,但削薄区域的涂布厚度、削薄区域的宽度可能达不到设计要求,在后续加工中,可能会发生辊压断带、压死发亮,甚至析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挤压涂布垫片,能够有利于削薄区域的涂布厚度及削薄区域的宽度达到设计要求,减少后续加工中辊压断带、压死发亮、析锂等问题的出现。
4.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包括上述挤压涂布垫片的涂布机。
5.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挤压涂布垫片,所述挤压涂布垫片呈片状,能够夹持于涂布机的上模头与下模头之间,包括连接部、导流部及限流部,导流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导流部至少设置有两个,相邻的所述导流部之间限定出分流口,所述导流部朝向所述分流口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倒角;限流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流部的一侧,所述限流部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分流口的内部,所述限流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导流部的厚度;其中,每一所述分流口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限流部,当所述挤压涂布垫片由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夹持时,相邻的所述导流部能够与所述上模头及所述下模头限定出供浆料流动的腔体,所述分流口位于所述上模头及所述下模头的边缘所对应的位置。
6.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挤压涂布垫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浆料在腔体内向分流口的方向流动,流向限流部的浆料仅有部分能够通过限流部,浆料输入量减少,且通过限流部的部分浆料经过第一倒角时流动距离加长,浆料输入量进一步减少,在由涂布区域中间至边缘的方向上,浆料输入量逐渐减少,使得涂布厚度逐渐减小,能够有效防止削薄区域出现厚边,有利于使削薄区域的涂布厚度达到设计要求;限流部能够增大削薄区域的宽度,可根据需求的削薄区域宽度设置限流部的宽度d1,从而保证削薄区域的宽度达到设计要求,减少后续加工中辊压断带、压死发亮、析锂等问题的出现。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副导流部,所述副导流部连接于所述限流部朝向所述分流口的内部的一端,所述副导流部远离所述限流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倒角,所述副导流部的厚度与所述导流部的厚度相同。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导流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一倒角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所述第二端更靠近所述连接部。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流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第三端,所述副
导流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平齐,或,所述第三端相对所述第四端更靠近所述连接部。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倒角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限流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第五端,所述第五端与所述第二端平齐,或,所述第五端相对所述第二端更接近所述连接部。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流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第五端,所述副导流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五端相对所述第一端更靠近所述连接部,或,所述第五端与所述第一端平齐。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流部的厚度为所述导流部的厚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流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导流部的上表面平齐,或,所述限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导流部的下表面平齐。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所述导流部及所述限流部一体成型。
14.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涂布机,包括上模头、下模头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挤压涂布垫片,所述上模头与所述下模头对置;所述挤压涂布垫片位于所述上模头与所述下模头之间。
15.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涂布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能够有利于削薄区域的涂布厚度及削薄区域的宽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挤压涂布垫片,能够保证涂布机的涂布质量,减少极片后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况,提高生产效率。
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18.图1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挤压涂布垫片的主视图;
19.图2为图1所示的e处的放大图;
20.图3为图1所示的挤压涂布垫片在使用时的浆料流动示意图;
21.图4为图2中f-f截面的剖视图;
22.图5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挤压涂布垫片在图2所示的f-f截面的剖视图。
23.附图标记:
24.连接部100,连接孔110,导流部200,第一倒角210,第二端211,分流口220,限流部300,第三端310,第五端320,副导流部400,第二倒角410,第一端420,第四端430。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等指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7.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本技术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9.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挤压涂布垫片,呈片状,能够夹持于涂布机的上模头与下模头之间,挤压涂布垫片包括连接部100、导流部200及限流部300,导流部200连接于连接部100,导流部200至少设置有两个,相邻的导流部200之间限定出分流口220,导流部200朝向分流口220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倒角210;限流部300的一端连接于导流部200的一侧,限流部300的另一端朝向分流口220的内部,限流部300的厚度小于导流部200的厚度;其中,每一分流口220的两侧均设置有限流部300,当挤压涂布垫片由上模头和下模头夹持时,相邻的导流部200能够与上模头及下模头限定出供浆料流动的腔体,分流口220位于上模头及下模头的边缘所对应的位置。
30.例如,如图1至图2所示,挤压涂布垫片呈片状,能够夹持于涂布机的上模头与下模头之间,挤压涂布垫片包括连接部100、导流部200及限流部300,导流部200连接于连接部100,导流部200设置有三个,相邻的导流部200之间限定出分流口220,导流部200朝向分流口220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倒角210;限流部300的一端连接于导流部200的一侧,限流部300的另一端朝向分流口220的内部,限流部300的厚度小于导流部200的厚度;其中,每一分流口220的两侧均设置有限流部300,当挤压涂布垫片由上模头和下模头夹持时,相邻的导流部200能够与上模头及下模头限定出供浆料流动的腔体,分流口220位于上模头及下模头的边缘所对应的位置。
31.参照图3,涂布区域包括a区域、b区域和c区域,挤压涂布工序中,浆料沿第一方向流向分流口220,在同一分流口220内,两个限流部300之间的浆料能够流入a区域,流向限流部300的部分浆料会被限流部300阻挡,另一部分浆料会经过限流部300继续流向b区域,b区域的浆料输入量相比于a区域的浆料输入量更少,能够产生一定的削薄;浆料流过限流部300后,靠近导流部200的浆料会流经第一倒角210,流动距离加长,因此c区域的浆料输入量相比于b区域的浆料输入量更少,能够产生进一步的削薄。b区域与c区域共同构成削薄区域,浆料输入量由a区域至b区域至c区域依次减少,使得由a区域至b区域至c区域的涂布厚度逐渐减小,能够有效防止削薄区域出现厚边,有利于使削薄区域的涂布厚度达到设计要求;限流部300能够增大削薄区域宽度,可根据需求的削薄区域的宽度设置限流部300的宽度d1,从而保证削薄区域的宽度达到设计要求,减少后续加工中辊压断带、压死发亮、析锂等问题的出现。
3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倒角210的尺寸及限流部300的宽度d1不做限制,可根据需求
的削薄区域宽度进行设置;限流部300的厚度不做限制,可综合考虑需求的削薄区域的涂布厚度及限流部300的自身强度进行设置。
33.需要说明的是,挤压涂布垫片还包括副导流部400,副导流部400连接于限流部300朝向分流口220的内部的一端,副导流部400远离限流部3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倒角410,副导流部400的厚度与导流部200的厚度相同。
34.例如,如图1至图2所示,挤压涂布垫片还包括副导流部400,副导流部400连接于限流部300朝向分流口220的内部的一端,副导流部400远离限流部3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倒角410,副导流部400的厚度与导流部200的厚度相同。
35.参照图3,涂布区域包括a区域、b区域、c区域和d区域,挤压涂布工序中,浆料沿第一方向流向分流口220,在同一分流口220内,两个副导流部400之间的浆料能够流入a区域,靠近副导流部400的浆料会流经第二倒角410,流动距离加长,因此d区域的浆料输入量相比a区域的浆料输入量更少,能够产生一定的削薄;流向限流部300的部分浆料会被限流部300阻挡,另一部分浆料会经过限流部300继续流向b区域,b区域的浆料输入量相比于a区域的浆料输入量更少,能够产生一定的削薄;浆料流过限流部300后,靠近导流部200的浆料会流经第一倒角210,流动距离加长,因此c区域的浆料输入量相比于b区域的浆料输入量更少,能够产生进一步的削薄。b区域、c区域、d区域共同组成削薄区域,浆料输入量由a区域至d区域至b区域至c区域依次减少,使得由a区域至d区域至b区域至c区域的涂布厚度逐渐减小,能够进一步防止削薄区域出现厚边,有利于使削薄区域的涂布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36.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3,副导流部400的宽度d2、第二倒角410的尺寸均不做限制,可根据需求的削薄区域宽度进行设置。
37.需要说明的是,副导流部400远离连接部100的一端为第一端420,第一倒角210靠近连接部100的一端为第二端211,第一端420相对第二端211更靠近连接部100。
38.例如,如图1至图2所示,副导流部400远离连接部100的一端为第一端420,第一倒角210靠近连接部100的一端为第二端211,第一端420相对第二端211更靠近连接部100。参照图3,在第一倒角210处与第二倒角410处,浆料的流动方向较为一致,能够使浆料的流动更为顺畅。
39.需要说明的是,限流部300靠近连接部100的一端为第三端310,副导流部400靠近连接部100的一端为第四端430,第三端310与第四端430平齐,或,第三端310相对第四端430更靠近连接部100。
40.例如,如图1至图2所示,限流部300靠近连接部100的一端为第三端310,副导流部400靠近连接部100的一端为第四端430,第三端310与第四端430平齐。相互平齐的第三端310与第四端430能够减少副导流部400对流向限流部300的浆料的遮挡,优化浆料的流动路径,使浆料的流动更为顺畅。
41.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设置第三端310相对第四端430更靠近连接部100。
4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倒角210靠近连接部100的一端为第二端211,限流部300远离连接部100的一端为第五端320,第五端320与第二端211平齐,或,第五端320相对第二端211更接近连接部100。
43.例如,如图1至图2所示,第一倒角210靠近连接部100的一端为第二端211,限流部300远离连接部100的一端为第五端320,第五端320相对第二端211更接近连接部100,能够
减少限流部300对流向第一倒角210的浆料的阻碍,优化浆料的流动路径,使浆料的流动更为顺畅。
44.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设置第五端320与第二端211平齐。
45.需要说明的是,限流部300远离连接部100的一端为第五端320,副导流部400远离连接部100的一端为第一端420,第五端320相对第一端420更靠近连接部100,或,第五端320与第一端420平齐。
46.例如,如图1至图2所示,限流部300远离连接部100的一端为第五端320,副导流部400远离连接部100的一端为第一端420,第五端320相对第一端420更靠近连接部100,能够减少限流部300对流过第二倒角410的浆料的阻碍,优化浆料的流动路径,使浆料的流动更为顺畅。
47.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设置第五端320与第一端420平齐。
48.需要说明的是,限流部300的厚度h2为导流部200的厚度h1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既能够保证限流部300的强度,又能够防止限流部300阻挡过多浆料导致削薄区域过薄。
49.需要说明的是,限流部300的上表面与导流部200的上表面平齐,或,限流部300的下表面与导流部200的下表面平齐。
50.例如,如图4所示,限流部300的下表面与导流部200的下表面平齐,如图5所示,限流部300的上表面与导流部200的上表面平齐,均能够避免涂布后削薄区域出现气泡,保证涂布质量。
51.需要说明的是,挤压涂布垫片包括至少三个导流部200。
52.例如,如图1所示,挤压涂布垫片包括三个导流部200,能够限定出两个分流口220,可同时进行两个涂布区域的浆料涂布,提高生产效率。
53.可以理解的是,挤压涂布垫片还可包括三个以上的导流部200,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54.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100开设有连接孔110。
55.例如,如图1所示,连接部100开设有连接孔110,用于将挤压涂布垫片固定于涂布机的上模头及下模头。
56.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100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10,多个连接孔110在连接部100上均匀设置。
57.例如,如图1所示,连接部100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10,多个连接孔110在连接部100上均匀设置,能够提高挤压涂布垫片固定于涂布机的上模头及下模头的稳定性。
58.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100、导流部200及限流部300一体成型。
59.连接部100、导流部200及限流部300一体成型,能够提高挤压涂布垫片的整体性,安装较为简便。
60.可以理解的是,在挤压涂布垫片还包括副导流部400时,连接部100、导流部200、限流部300及副导流部400可一体成型。
61.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涂布机,包括上模头、下模头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挤压涂布垫片,上模头与下模头对置;挤压涂布垫片位于上模头与下模头之间。
62.采用能够有利于削薄区域的涂布厚度及削薄区域的宽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挤压涂布垫片,能够保证涂布机的涂布质量,减少极片后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况,提高生产
效率。
6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