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更详细而言,涉及具备含si的负极的高容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1、已知si或含有si的化合物与石墨等碳系活性物质相比,每单位体积可以吸储更多锂离子。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含有si的化合物用作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另外,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使伴随负极的锂插入的膨胀率为1.05以上且3.0以下,将电池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时的负极材料的li相对于si的当量比调整为特定的范围内,电池的循环特性提高。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29239号
技术实现思路
1、含si的负极存在伴随充放电的体积变化大,由此电池的充放电循环特性下降的技术问题。伴随充放电的负极的大的体积变化会促进电解质的分解,这成为循环特性恶化的一个原因。需要说明的是,专利文献1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循环特性方面尚有改良的余地。
2、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为具备正极、负极以及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具有负极芯体和形成于负极芯体的至少一面的负极合剂层,负极的充电膨化率(e1)相对于放电膨化率(e2)的比率(e1/e2)为1.05以上且低于1.15,且相对于负极合剂层中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质量,硅材料的含量为3~12质量%。
3、发明的效果
4、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为具备含si的负极的高容量的电池,循环特性优异。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以及非水电解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合剂层中,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石墨、含有氧化硅相和分散在该氧化硅相中的si的第1硅材料(sio)、以及含有硅酸锂相和分散在该硅酸锂相中的si的第2硅材料(lsx),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合剂层中包含相对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质量为1质量%以上的lsx。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合剂层中包含相对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质量为0.01~0.1质量%的碳纳米管。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合剂层中以相对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质量为0.1~3质量%的量包含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以及聚丙烯酸或其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