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电池壳体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94121发布日期:2023-09-01 16:5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汽车的电池壳体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电池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对汽车的燃料消耗限制严格化,正在推进电动汽车(ev)的开发。在电动汽车中,在地板下配置有电池,因此,为了在碰撞时保护电池,而对电池壳体要求较高的能量吸收性能。

2、作为与电池壳体有关的技术,存在专利文献1~5所记载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由上部罩和下部壳体构成的电池组壳体组件,该下部壳体由纤维加强塑料复合材料制成。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下部壳体具有通过上板与下板接合而形成的闭合截面区域,利用该闭合截面区域谋求能量的吸收性能的提高。在专利文献2~5公开了具备支承电池托盘的铁制的侧端支承构件的电池壳体。专利文献2~5的电池壳体成为在侧端支承构件的两端的上部固定有铁制的侧方块作为耐冲击构件的构造。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出愿公开第2012-094476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345812号公报

7、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4868048号公报

8、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第4924684号公报

9、专利文献5:日本特许第51636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在专利文献1的下部壳体中,形成有安装孔的凸缘部成为与下边梁等车身侧构造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但在专利文献1中未公开利用凸缘部而使能量吸收性能提高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5的电池壳体中,固定到侧端支承构件的上部的侧方块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但根据碰撞部位的不同,也存在不被输入碰撞载荷的侧方块。即,专利文献2~5的电池壳体是存在对能量吸收性能的提高没有贡献的侧方块的构造,因此在能量吸收性能的观点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3、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电池壳体的能量吸收性能提高。

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5、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一方案是一种汽车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该汽车的电池壳体具备:电池托盘;多个横向框架部;以及冲击吸收构件,所述电池托盘具有底面、第1侧面部以及第2侧面部,所述第1侧面部与所述第2侧面部相对,所述多个横向框架部向从所述第2侧面部朝向所述第1侧面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多个横向框架部沿着所述第1侧面部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所述冲击吸收构件接合于所述第1侧面部和所述第2侧面部中的至少所述第1侧面部的外侧,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具有波状部,所述波状部形成于比至少两个所述横向框架部的间隔长的范围内,所述波状部具有多个底面和多个凸部,所述波状部的底面位于各个所述凸部之间,所述凸部具有顶面、两个侧面以及两条棱线,所述凸部的两个侧面相对,所述凸部的两条棱线是将所述凸部的顶面与所述凸部的两个侧面相连的棱线,所述凸部的两条棱线向从所述第2侧面部朝向所述第1侧面部的方向延伸。

6、另一观点的本发明的一方案是一种汽车的电池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具备:电池托盘;多个横向框架部;以及冲击吸收构件,所述电池托盘具有底面、第1侧面部以及第2侧面部,所述第1侧面部与所述第2侧面部相对,所述多个横向框架部向从所述第2侧面部朝向所述第1侧面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多个横向框架部沿着所述第1侧面部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具有波状部,所述波状部形成于比至少两个所述横向框架部的间隔长的范围内,所述波状部具有多个底面和多个凸部,所述波状部的底面位于各个所述凸部之间,所述凸部具有顶面、两个侧面以及两条棱线,所述凸部的两个侧面相对,所述凸部的两条棱线是将所述凸部的顶面与所述凸部的两个侧面相连的棱线,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制造方法中,将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在所述凸部的两条棱线的延伸方向上的两端面部中的一个端面部接合于所述电池托盘的第1侧面部和第2侧面部中的至少所述第1侧面部的外侧,来制造所述电池壳体。

7、发明的效果

8、能够使电池壳体的能量吸收性能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的电池壳体,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壳体,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壳体,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壳体,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壳体,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池壳体,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壳体,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壳体,其中,

10.一种汽车的电池壳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壳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池壳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壳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壳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壳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电池壳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壳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壳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技术总结
一种电池壳体,其具备电池托盘、多个横向框架部以及冲击吸收构件,冲击吸收构件具有波状部,波状部具有多个底面和多个凸部,波状部的底面位于各个凸部之间,凸部具有顶面、两个侧面以及两条棱线,凸部的两个侧面相对,凸部的两条棱线是将凸部的顶面与凸部的两个侧面相连的棱线,凸部的两条棱线向从电池托盘的第2侧面部朝向第1侧面部的方向延伸。

技术研发人员:园部苍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