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通信,尤其涉及到一种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多灵活的定制服务,服务器会针对一款服务器主板配置多种服务器型号,不同型号的服务器拥有不同的输入输出(input output,io)设备配置,考虑到服务器主板上的插槽数是一定的,因此,通过不同类型的riser卡(也即转接卡)来搭配不同类型的io设备,比如网卡、智能网卡等,满足不同型号服务器的io设备配置需求。
2、随着服务器算力的不断提升,服务器的io资源不断增加,如何充分利用服务器的io资源扩展到更多的io设备已然成为服务器整机设计的关键竞争力。在当前的服务器设计中,通常采用硬连接转接模组插接io设备的方式来利用io资源,该方案因为槽位限制和io设备形态限制造成io资源浪费,因此,如何在标准尺寸的服务器机框内提供更多的io槽位以插接更多的io设备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可以在标准尺寸的服务器机框内提供更多的io槽位以插接更多的io设备。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的机框内,为电子设备提供io槽位以插接io设备。该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路板、连接器和连接线组,电路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器设置于第一表面,且连接器具有用于插接io设备的io槽位,io槽位的开口位于连接器背离电路板的一端;其中,沿连接器的长度方向,连接器的两端可以对应有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对应于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电路板的第一表面具有布线区域,布线区域位于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之间;连接线组通过电路板与连接器实现电连接,连接线组包括自上述布线区域引出的第一线组,可以减少连接线组占用电路板第二表面一侧的空间;第一线组远离电路板的一端具有出线段,出线段用于引线至电子设备的主板并与之电连接;出线段包括有导出部分,导出部分在电路板上的投影落在布线区域内,导出部分的走线方向平行于连接器的长度方向。上述连接器组件插接io设备时,io设备插接到连接器的io槽位,其插接方向相当于连接器的高度方向(垂直于第一表面),第一线组子电路板的布线区域引出,相较于现有技术,节省了连接线组自电路板第二表面出线的尺寸,相当于减小了连接器组件在插接方向的占用空间;当io设备插接到连接器时,出线段导线部分的走线方向平行于连接器长度方向,使得第一线组的走线可以利用io设备与电路板之间的空间。
3、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组件占用较小的空间,在标准尺寸的服务器机框内,可以提供更多的io槽位以对接更多的io设备,相当于可以根据连接器和io设备的形态灵活利用cpu资源。
4、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上述连接器组件中的连接器在使用中用于插接io设备,当io设备插接到连接器时,导出部分远离第一表面一侧的轮廓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io设备与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导出部分远离第一表面一侧的轮廓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io设备与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20mm,以确保第一线组可以在io设备与电路板1之间存在的间隙走线。
5、第一线组的结构可能有多种实现方式,可能地,第一线组包括过渡段,过渡段自布线区域走线至出线段,且过渡段在电路板上的投影落在布线区域内,过渡段可以以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式直接与电路板实现电连接。或者,连接线组还可以包括与过渡段连接的连接段,连接段在电路板上的投影也落在布线区域内,连接段的走线方向可以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具体地,连接段可以以贴附于第一表面的方式与电路板电连接,贴装在电路板上,也可以通过挖槽等方式将连接段设置于电路板的厚度空间内以与电路板电连接。其中,连接段与电路板之间可以通过引脚连接。
6、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连接段的走线方向垂直于连接器的长度方向;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过渡段的走线方向为弧形。当然,过渡段和连接段的走线方式还可以有其他的实现可能。
7、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连接线组沿连接器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使得出线段包括多个子出线段,沿所述连接器的宽度方向,多个子出线段依次叠置呈阶梯状。
8、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体可以是服务器,其包括机框、主板以及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一种连接器组件;主板和连接器组件设置于机框内,且连接线组的出线段与主板电连接。当io设备插接到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连接线组可以在io设备与主板之间实现通讯。当该电子设备包括io设备,io设备插接于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此处的io设备可以是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快速外围组件互联)卡、nvlink卡、hccs(high capacity communication system,大容量通信系统)卡中的任意一种。
9、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机框包括转接卡结构件,连接器组件可以通过螺钉、粘接等方式固定于转接卡结构件。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连接器和连接线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当所述连接器插接有输入输出io设备,所述导出部分远离所述第一表面一侧的轮廓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io设备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部分远离所述第一表面一侧的轮廓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组包括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自所述布线区域走线至所述出线段,且所述过渡段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投影落在所述布线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组包括与所述过渡段连接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投影落在所述布线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以贴附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式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的走线路径为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段包括多个子出线段,沿所述连接器的宽度方向,多个所述子出线段依次叠置呈阶梯状。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框、主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框包括转接卡结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固定于所述转接卡结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io设备,所述io设备插接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io设备为:快速外围组件互联pcie卡、nvlink卡、hccs卡中的任意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