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终端,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5g技术的发展,天线数量也越来越多。天线区域的开关以及sar传感器等器件也越来越多。其中,电磁波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反映的是人体对电磁能量的吸收比例。无线通信电子设备的sar值越高,代表其对人体的电磁辐射损害越大。为了严格控制无线通信电子设备的sar值,通常会在无线通信电子设备中设置sar 传感器。无线通信电子设备通过sar传感器连接天线,可以感应人体与天线之间的距离远近。当感应到人体距离天线较近时,sar传感器触发降低天线功率,从而降低无线通信电子设备的sar值,实现对人体的保护。根据预期的销售国家/地区,电子设备可能需要在靠近用户身体时降低其输出功率,以便不超过sar的法规限制。
2、随着全面屏的发展,电子设备整机的空间也越来越拥挤,这就导致静电通过电子设备外壳进入电子设备内部击穿器件,进而导致天线性能下降或者sar sensor失效的问题。
3、为了满足静电防护的需求,通常情况下,需要在天线区域增设瞬态二极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tvs)。但是,瞬态二极管会导致sar sensor出现误判和触发失效的问题。因此,当前针对天线区域器件的连接电路很难同时满足防静电指标和天线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连接电路及电子设备。
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电路,应用于电子设备,连接电路包括:
3、天线;
4、防静电模块,所述防静电模块包括: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作为所述防静电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防静电模块的第二端接地;以及
5、sar传感器,所述sar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
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防静电模块还包括防干扰子模块,所述防干扰子模块设置在所述sar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感之间且用于降低所述sar传感器对所述天线的干扰。
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防干扰子模块还包括: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sar传感器连接。
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去耦电感。
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防静电模块还包括:
10、tvs管,所述tvs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感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所述第一端之间,所述tvs管的第二端直接或间接接地。
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防静电模块还包括:
12、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一电容器的输入端与所述tvs管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的输出端接地。
1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防静电模块还包括:
14、接地电感,所述接地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tvs管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接地电感的第二端接地;其中
15、所述接地电感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防静电模块的所述第二端。
1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tvs管和所述接地电感均为多个,每个所述接地电感的所述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tvs管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每个所述接地电感的所述第二端接地。
1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tvs管包括:第一tvs管和第二tvs管,所述第一 tvs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tvs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tvs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tvs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输入端连接;
18、所述接地电感包括:第一接地电感和第二接地电感,所述第一接地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tvs管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电感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接地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tvs管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电感的第二端接地。
1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电路还包括:
20、第二电容器,所述第二电容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天线连接;以及
21、第三电感,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接地。
2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容器构造为隔直电容器。
2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电路还包括:
24、开关器件,所述开关器件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所述输入端和所述第三电感的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用于所述天线的调谐。
2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电路。
26、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提供一种包括天线、 sar传感器以及防静电模块的连接电路,防静电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作为防静电模块的第一端与天线连接,防静电模块的第二端接地;sar传感器与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电感,一方面,隔绝防静电模块的温漂对sar传感器的影响,进而隔绝sar传感器对天线的影响,另一方面隔绝防静电模块本身带来的射频杂散的影响,实现了同时兼容sar传感器和防静电模块的目的,即兼容了静电防护的需求,并且对sar传感器基本没有影响。
2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1.一种连接电路,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模块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模块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模块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