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3611发布日期:2023-08-09 17:5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形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4g通信用透镜,特别涉及一种球形透镜。


背景技术:

1、移动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对通信容量和通信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预见地,未来在短期内将是多种通信制式(2g/3g/4g/5g)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我国常用的4g lte频段主要集中在1-3 ghz,包括b1/b3/b5/b8/b34等。

2、基站天线的性能对通信质量有关键影响。通过增加天线阵阵元个数或增大天线体积可以提高基站天线增益。此外,增加透镜也可有效提高天线增益。并且,由于透镜布设独立、便捷,不用重新设计基站整体结构,相较于前两种方法更容易工程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形透镜。

2、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形透镜, 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实心球体、带空心圆台内腔的锥体,所述的实心球体连接有呈放射状分布的锥体,所述锥体的顶点与实心球体的球心连接。

3、上述方案中,所述实心球体位于球形透镜的中心,直径为44~50mm。

4、上述方案中,所述锥体底面直径为14~16mm。

5、上述方案中,锥体个数为420~430个。

6、上述方案中,所述空心圆台内腔的上底面直径为4~5mm;下底面直径8~10mm。

7、上述方案中,所述实心球球心到锥体底面的最短距离为中心工作频率对应的自由空间波长的0.8~1倍。

8、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空心圆台内腔的顶面直径与其所在平面的锥体底面直径的比值用于限定空心圆台内腔所在球壳区域的等效相对介电常数的下边界,所述的空心圆台内腔的底面直径与其所在平面的锥体底面直径的比值用于限定空心圆台内腔所在球壳区域的等效相对介电常数的上边界。

9、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实心球球心到锥体底面的最短距离与锥体底面直径的比值用于确定非空心圆台内腔所在球壳区域的等效相对介电常数。

10、上述方案中,非空心圆台内腔所在球壳区域与空心圆台内腔所在球壳区域的等效相对介电常数不同,且均为常数。

11、上述方案中,所述球形透镜的工作频段为1.4-2.2 ghz。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球形透镜,包括实心球体、带空心圆台内腔的锥体,所述的实心球体连接有呈放射状分布的锥体,所述锥体的顶点与实心球体的球心连接,该透镜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增益提高效果好、结构简单和制作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球形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实心球体(1)、带空心圆台内腔(3)的锥体(2),所述的实心球体(1)连接有呈放射状分布的锥体(2),所述锥体(2)的顶点与实心球体(1)的球心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球体(1)位于球形透镜的中心,直径为44~5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2)底面直径为14~16mm。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球形透镜,其特征在于,锥体(2)个数为420~430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台内腔(3)的上底面直径为4~5mm;下底面直径8~1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球(1)球心到锥体(2)底面的最短距离为中心工作频率对应的自由空间波长的0.8~1倍。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球形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圆台内腔(3)的顶面直径与与其所在平面的锥体(2)底面直径的比值用于限定空心圆台内腔(3)所在球壳区域的等效相对介电常数的下边界,所述的空心圆台内腔(3)的底面直径与其所在平面的锥体(2)底面直径的比值用于限定空心圆台内腔(3)所在球壳区域的等效相对介电常数的上边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心球(1)球心到锥体(2)底面的最短距离与锥体(2)底面直径的比值用于确定非空心圆台内腔(3)所在球壳区域的等效相对介电常数。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形透镜,其特征在于,空心圆台内腔(3)所在球壳区域与非空心圆台内腔(3)所在球壳区域的等效相对介电常数不同,且均为常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透镜的工作频段为1.4-2.2ghz。


技术总结
一种球形透镜,属于4G通信用透镜技术领域。包括实心球体、带空心圆台内腔的锥体,所述的实心球体连接有呈放射状分布的锥体,所述锥体的顶点与实心球体的球心连接,该透镜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增益提高效果好、结构简单和制作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致衡,李萍玉,王英桥,金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鞍山沃顿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