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17742发布日期:2023-04-19 17:52阅读:66来源:国知局
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排液阀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


背景技术:

1、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包采用冷却系统的用途是,通过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冷却或加热,保持动力锂离子电池较佳的工作温度,以改善其运行效率并延长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寿命。目前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包系统的热管理主要可分为四类,自然冷却、风冷、液冷、直冷。

2、液冷采用冷却液(比如乙二醇)作为换热介质。一般会有多路不同的换热回路,例如,雪佛兰沃兰达具有散热器回路、空调回路、ptc回路,电池管理系统依据热管理策略进行应和调节和切换。

3、但是冷液中的乙二醇高温氧化下,羟基基团会酸化 ,长期在80℃和-90℃的温度下工作循环,乙二醇会被氧化成乙醇酸,再被氧化成草酸,草酸和乙二醇乙二酸会对设备及液冷管产生腐蚀,尤其是液冷管是采用铝箔或铜箔焊接而成,焊缝或液冷管的表面缺陷处很容易被腐蚀而出现渗漏,泄漏出的乙二醇冷却液如不能及时排出电池包,将会导致电池包出现故障、短路或热失控等现象发生,但又不能在电池包上直接开设泄漏孔,因电池包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必须保持内部干燥的状态防止凝露结雾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能够在冷却液从泄漏时就能够将积聚在动力电池包内低洼处的冷却液快速快出,从而避免电池包更大的故障、短路或热失控等现象发生,从而保护乘员和公民财产安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包括与动力电池包壳体固定连接的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一端开口的内腔,所述内腔沿轴依次设有吸液膨胀体和排液单元,所述动力电池包壳体与吸液膨胀体和排液单元连通,所述外壳上开有通过排液单元打开或关闭的排液口,所述吸液膨胀体吸液膨胀以推动排液单元打开排液口,从而使动力电池包壳体、排液单元和排液口之间连通形成泄流通道。

3、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包壳体与外壳之间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将吸液膨胀体与动力电池包壳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将排液单元于动力电池包壳体连通。

4、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排液单元为动密封连接在内腔中的阀杆,所述阀杆的中部与外壳之间呈间隙设置,并形成排液通道,所述阀杆相对排液口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排液口,所述动力电池包壳体的冷却液通过第一通道被吸液膨胀体吸收,吸液膨胀体膨胀后推动阀杆向右移动,从而使冷却液通过第二通道、排液通道和排液口泄流。

5、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阀杆的右端遮蔽排液口,所述阀杆右移使阀杆的右端与排液口分离从而将排液口打开。

6、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阀杆的横截面呈工字型,所述阀杆的两端通过密封圈与外壳的内壁动密封连接。

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排液单元为具有排液孔的球阀芯,所述球阀芯的中心轴下方的齿轮与齿条杆连接,所述齿条杆与吸液膨胀体接触,所述动力电池包壳体的冷却液通过第一通道被吸液膨胀体吸收,吸液膨胀体膨胀后推动齿条杆带动球阀芯转动,从而使冷却液通过第二通道、排液孔和排液口泄流。

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腔的开口处还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将吸液膨胀体压紧在排液单元上,并将内腔开口封闭。

9、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腔的右端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压紧在排液单元的右端面和外壳的内壁之间,所述内腔的右端还开设有平衡气口。

10、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包壳体和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11、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液膨胀体为吸收乙二醇冷却液的高分子树脂材料的填充物,所述高分子树脂材料的填充物为有磷腈鎓基离聚物、甲基丙烯酸二十二酯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共聚物单体、吸水树脂、止水吸水膨胀橡胶中述一种或几种混合制成的膨胀棒料或膨胀垫片。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通过吸收冷却液会膨胀的吸液膨胀体用来打开排液单元,排液单元将动力电池包壳体泄漏冷却液沿着排液单元从排液孔排出,避免冷却液积聚在动力电池包内低洼处的,降低电池包内短路的风险。

13、本发明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通过吸收冷却液会膨胀的吸液膨胀体用来打开排液单元,在动力电池包没有冷却液泄漏时,排液单元将电池包内部和外部空气隔绝,确保电池包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14、本发明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排液单元采用阀杆或球阀芯的结构进行设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包括与动力电池包壳体固定连接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形成一端开口的内腔,所述内腔沿轴依次设有吸液膨胀体和排液单元,所述动力电池包壳体与吸液膨胀体和排液单元连通,所述外壳上开有通过排液单元打开或关闭的排液口,所述吸液膨胀体吸液膨胀以推动排液单元打开排液口,从而使动力电池包壳体、排液单元和排液口之间连通形成泄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壳体与外壳之间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将吸液膨胀体与动力电池包壳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将排液单元于动力电池包壳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单元为动密封连接在内腔中的阀杆,所述阀杆的中部与外壳之间呈间隙设置,并形成排液通道,所述阀杆相对排液口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排液口,所述动力电池包壳体的冷却液通过第一通道被吸液膨胀体吸收,吸液膨胀体膨胀后推动阀杆向右移动,从而使冷却液通过第二通道、排液通道和排液口泄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的右端遮蔽排液口,所述阀杆右移使阀杆的右端与排液口分离从而将排液口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的横截面呈工字型,所述阀杆的两端通过密封圈与外壳的内壁动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单元为具有排液孔的球阀芯,所述球阀芯的中心轴下方的齿轮与齿条杆连接,所述齿条杆与吸液膨胀体接触,所述动力电池包壳体的冷却液通过第一通道被吸液膨胀体吸收,吸液膨胀体膨胀后推动齿条杆带动球阀芯转动,从而使冷却液通过第二通道、排液孔和排液口泄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开口处还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将吸液膨胀体压紧在排液单元上,并将内腔开口封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右端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压紧在排液单元的右端面和外壳的内壁之间,所述内腔的右端还开设有平衡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壳体和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膨胀体为吸收乙二醇冷却液的高分子树脂材料的填充物,所述高分子树脂材料的填充物为有磷腈鎓基离聚物、甲基丙烯酸二十二酯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共聚物单体、吸水树脂、止水吸水膨胀橡胶中述一种或几种混合制成的膨胀棒料或膨胀垫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包括与动力电池包壳体固定连接的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一端开口的内腔,所述内腔沿轴依次设有吸液膨胀体和排液单元,所述动力电池包壳体与吸液膨胀体和排液单元连通,所述外壳上开有通过排液单元打开或关闭的排液口,所述吸液膨胀体吸液膨胀以推动排液单元打开排液口,从而使动力电池包壳体、排液单元和排液口之间连通形成泄流通道。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排除动力电池包泄漏的冷却液的排液装置,能够在冷却液从泄漏时就能够将积聚在动力电池包内低洼处的冷却液快速快出,从而避免电池包更大的故障、短路或热失控等现象发生,从而保护乘员和公民财产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丁荣华,徐斌,李炳健,王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