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和用电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14034发布日期:2023-05-10 23:1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和用电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技术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锂离子电池的快充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嵌锂电位较低,在大电流充电时容易生成锂枝晶,有着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寻找一种新型的超快充负极材料变得尤为关键。钛铌氧化物(tno)由于具有较高的嵌锂平台,可以有效地避免锂枝晶的产生,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同时,tno材料的嵌锂容量较高,能够满足我们对负极的容量要求。然而,该材料仍存在一些问题,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较低,在充放电过程中极化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和用电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tno材料导电能力较差、充放电过程中极化较大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包括:钛铌氧化物和设置在钛铌氧化物表面的包覆层;包覆层包括无定型碳层以及碳纳米管,无定型碳层可选地还含有元素n和/或s。

3、进一步地,无定型碳层的质量为负极材料总质量的0.5~10wt%,优选无定型碳层的质量为负极材料总质量的3~7wt%,碳纳米管的质量为负极材料总质量的0.1~2wt%;优选碳纳米管的质量为负极材料总质量的0.5~1.5wt%;优选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和/或多壁碳纳米管;优选碳纳米管的直径为0.5~5nm,长度为5~15μm,电阻率为0.01~0.05ω*cm。

4、进一步地,钛铌氧化物的平均粒径为10~500nm,优选包覆层的厚度为5~50nm。

5、进一步地,负极材料的粉体电阻率为0.1~1ω*cm。

6、进一步地,所述钛铌氧化物包括tinb2o7、ti2nb10o29中的至少一种。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无定型碳的碳源、碳纳米管、钛铌氧化物和聚合氧化剂在溶剂中进行混合,干燥,得到前驱体;步骤s2,在惰性气氛下,将前驱体进行焙烧反应,得到负极材料。

8、进一步地,碳源选自吡咯、苯胺、噻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溶剂为水;优选地,聚合氧化剂为氯化铁、高锰酸钾、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9、进一步地,钛铌氧化物、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7:1~20:1;优选钛铌氧化物、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2:1~17:1;优选钛铌氧化物、碳源的质量比为2:1~30:1;更优选钛铌氧化物、碳源的质量比为2:1~5:1;优选钛铌氧化物、聚合氧化剂的质量比为2:1~1:1。

10、进一步地,焙烧反应的温度为500~800℃,焙烧反应的时间为1~5h。

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该负极包括上述负极材料。

12、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二次电池。

13、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负极材料通过在钛铌氧化物表面设置包覆层,包覆层包括无定型碳层以及分散在无定型碳层中的碳纳米管(cnt),其中cnt作为高电导率材料,可以与无定型碳层组建三维导电网络,从而有效提升负极材料的电导率以及负极材料的动力学性能。同时,由于无定型碳层形成的导电网络不够完整,向其中添加导电性较好的一维材料cnt,有利于导电网络的构建,进而提升负极材料整体的导电性;并且无定型碳层中的碳与cnt会发生相互作用,最终以共价键形式连接,使cnt在负极材料表面包覆更均匀、更稳固,在二者协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能。无定型碳层中可选地还含有n和/或s,有利于提高负极材料的电导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包括:钛铌氧化物和设置在所述钛铌氧化物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括无定型碳层以及碳纳米管,所述无定型碳层可选地还含有元素n和/或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满足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铌氧化物的平均粒径为10~5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的粉体电阻率为0.1~1ω*cm。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选自吡咯、苯胺、噻吩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反应的温度为500~800℃,所述焙烧反应的时间为1~5h。

9.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包括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

10.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二次电池。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和用电设备。该负极材料包括:钛铌氧化物和设置在钛铌氧化物表面的包覆层;包覆层包括无定型碳层以及碳纳米管,无定型碳层可选地还含有元素N和/或S。本发明在钛铌氧化物表面设置包覆层,CNT作为高电导率材料,可以与无定型碳层组建三维导电网络,有效提升负极材料的电导率和负极材料的动力学性能。添加导电性较好的一维材料CNT,有利于导电网络的构建,提升负极材料整体的导电性;无定型碳层中的碳与CNT相互作用,以共价键形式连接,使CNT在负极材料表面包覆更均匀、更稳固,在二者协同作用的基础上,提高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汪杨,褚春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