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Sn-C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4026195发布日期:2023-05-05 09:1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Sn-C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sn-c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储能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1、负极材料是决定钠离子电池综合性能优劣的关键材料之一。sn基材料由于无毒,容量高,安全性好等优势,作为钠离子电池有应用前景的负极材料,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sn基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钠离子在与sn合金化和去合金化反应过程中伴随着巨大的体积变化,导致材料易粉化、失活,循环性能不佳。将sn纳米化的同时和碳材料进行复合能够明显改善这种体积变化问题。其原理在于,纳米化的颗粒体积变化时产生的绝对体积变化小,颗粒不容易破碎,而碳材料作为一种具有一定弹性的连续基体则能够有效防止纳米sn颗粒的团聚,并且有效缓冲sn的体积变化,使得材料的稳定性大幅提高。

2、在现有的sn基材料中,sn氧化物和硫化物等衍生sn化合物由于导电性较差很难实际应用,而金属纳米sn颗粒和c材料复合所得的纳米sn-c复合材料则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潜力,因为其导电能力更好,有利于降低充放电过程中的电荷转移阻抗。但是目前所报道的纳米sn-c复合材料多用于锂离子电池,而且其制备方法都比较复杂,不仅需要聚乙烯吡咯烷酮等结构阻隔剂,还需要高温下的还原性气氛处理等高能耗过程,以处理碳源获得缓冲用的具有导电网络的碳基体同时实现sn的还原。但是由于sn的熔点较低(223℃),纳米sn颗粒在高温处理过程中极易聚集长大至微米级,而长大以后的sn颗粒由于充放电过程绝对体积变化较大,内应力明显增大,颗粒易粉化并与集流体脱离而失活,很容易导致材料的循环性能变差,难以满足应用推广的要求。因此,如何开发新型制备方法,避免高温处理过程,实现纳米sn-c复合材料的高效合成,达到超细纳米sn颗粒在导电性良好的碳基体上高分散的稳定结构,同时实现材料储钠循环容量和循环寿命的极大改善,是钠离子电池负极用sn-c复合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sn-c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利用一步化学共还原法同时实现了纳米级sn颗粒的制备、氧化石墨烯的直接还原及sn纳米颗粒在石墨烯表面的均匀分散。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sn-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将锡源溶于水中,获得溶液1,将配体化合物溶于水中,获得溶液2;

5、步骤2,将溶液1和溶液2混合搅拌;

6、步骤3,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加入溶液1和2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再加入还原剂溶液进行还原反应;

7、步骤4,反应结束后,将所得产物进行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得到纳米sn-c复合材料。

8、其中氧化石墨烯水溶液采用hummers法制备。

9、进一步,所述锡源为二水二氯化锡或无水二氯化锡;所述配体化合物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所述还原剂溶液为硼氢化钠和柠檬酸钠的混合溶液。

10、进一步,所述锡源溶液的浓度为2~2000mmol/l;所述配体化合物溶液浓度为2~2000mmol/l;所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浓度为2~50g/l。

11、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锡源的质量为0.045~0.7g,配体化合物的质量为0.058g~0.67g。

12、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水的体积是2~100ml。

13、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搅拌时间是0.5h;所述步骤3中的搅拌时间是0.5h。

14、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还原反应时间为1~50min;所述步骤4中冷冻干燥时间为12h。

15、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加入量为2~100ml;还原剂溶液的加入量为2~100ml。

16、进一步,所述硼氢化钠和柠檬酸钠的浓度都是2~1000mmol/l。

17、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sn-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纳米sn-c复合材料。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9、1.本发明方法所获得sn颗粒的尺寸为2~100nm,粒径均匀,分散性好,而且颗粒尺寸大小可由反应条件控制。

20、2本发明制备的纳米sn-c复合材料利用石墨烯较高的导电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等优良特性,将超细的纳米sn颗粒担载到石墨烯纳米片层结构上,能够有效缓解sn充放电过程的巨大体积变化,维持材料的稳定性及较高的循环可逆容量。

21、3.本发明所用的材料价廉易得,工艺简单,加工过程高效节能,无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sn-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sn-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锡源为二水二氯化锡或无水二氯化锡;所述配体化合物为乙二胺四乙酸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所述还原剂溶液为硼氢化钠和柠檬酸钠的混合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sn-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锡源溶液的浓度为2~2000mmol/l;所述配体化合物溶液浓度为2~2000mmol/l;所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浓度为2~50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sn-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锡源的质量为0.045~0.7g,配体化合物的质量为0.058g~0.67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sn-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水的体积是2~100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sn-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搅拌时间是0.5h;所述步骤3中的搅拌时间是0.5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sn-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还原反应时间为1~50min;所述步骤4中冷冻干燥时间为12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sn-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加入量为2~100ml;还原剂溶液的加入量为2~100ml。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sn-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硼氢化钠和柠檬酸钠的浓度都是2~1000mmol/l。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sn-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纳米sn-c复合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Sn‑C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储能材料领域。本发明利用一步化学共还原法同时实现了纳米级Sn颗粒的制备、氧化石墨烯的直接还原及Sn纳米颗粒在石墨烯表面的均匀分散。由于Sn的颗粒较小且在石墨烯载体表面均匀分散,该Sn‑C复合材料表现出很高的电化学储钠容量,且循环稳定性良好。本发明所用的原料价廉易得,工艺简单且无需高温处理过程,能耗低无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任海婷,赵云,李志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