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及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53672发布日期:2023-04-26 13:4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及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连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及传感器。


背景技术:

1、传感器连接结构是将线缆与传感器探头端连接的元件。当传感器使用于轨道交通车辆时,会长期跟随列车的行驶在振动冲击的工况下运行,这就要求连接结构需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

2、现有的传感器在安装时会由于敷设走线而导致传感器探头端在安装后处于扭曲受力状态,会导致连接的不稳定以及线缆易损坏;若传感器带有分线盒,分线盒与探头安装面的角度不易准确控制。此外,轨道交通用的传感器由于长期处于振动冲击的工况下易发生结构疲劳导致的线缆及胶管断裂等故障,会对列车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如果线缆与灌封胶之间的粘接强度不高,长期运行后也会存在线缆拉断的风险;如果线缆和传感器之间没有设置限位旋转结构,则可能导致绞线。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靠性高的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及传感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轨道交通用的传感器连接结构的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用于将线缆与传感器探头连接,其中,所述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传感器探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限位键;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二限位键,所述第一限位键与所述第二限位键抵接;在所述线缆穿设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传感器探头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形成有第一压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形成有第二压接部,以使得所述线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压接。

3、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转接套和第二转接套,所述第二转接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转接套的外周侧,所述线缆穿设于所述第一转接套;所述第一转接套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一转接套的中部形成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转接套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部与所述传感器探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转接套通过所述第二螺纹部与所述第二转接套可拆卸地连接。

4、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接套还形成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第二螺纹部之间,所述抵接部的第一面与所述传感器探头抵接,所述抵接部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转接套抵接;所述第一限位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接套的第二端的外周侧。

5、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键由所述第一转接套的中心沿着径向的方向向外突出;所述第一转接套形成有所述第一压接部,所述第一压接部形成在所述第二螺纹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键之间。

6、优选地,所述第二转接套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转接套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螺纹部配合的第三螺纹部,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三螺纹部和所述第一环槽之间还形成有屏蔽部,用于容置所述线缆的屏蔽层。

7、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套筒、第二接头套筒和胶管,所述第二接头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接头套筒的外周侧,所述胶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套筒和所述第二接头套筒之间;所述线缆穿设所述第一接头套筒。

8、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键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套筒的第一端的外周侧,所述第二限位键由所述第一接头套筒的中心沿着轴向的方向向外突出。

9、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套筒的第一端还形成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一接头套筒的外周侧形成有第一倒齿结构,所述第二接头套筒的内周侧形成有第二倒齿结构,所述第一倒齿结构和所述第二倒齿结构分别抵接所述胶管的外周侧和内周侧;所述第二压接部形成在所述第一接头套筒的形成有所述第一倒齿结构的位置。

10、优选地,所述第一环槽和所述第二环槽的内部均容置有o型圈。

11、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传感器,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

12、根据本发明的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可限位的转动连接的方式,避免了线缆无限旋转而导致的绞线,此外通过压接的方式增强了连接结构的强度,避免了线缆或者胶管的断裂,保证了列车的正常运行,提高了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3、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用于将线缆与传感器探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转接套和第二转接套,所述第二转接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转接套的外周侧,所述线缆穿设于所述第一转接套;所述第一转接套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一转接套的中部形成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转接套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部与所述传感器探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转接套通过所述第二螺纹部与所述第二转接套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套还形成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第二螺纹部之间,所述抵接部的第一面与所述传感器探头抵接,所述抵接部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转接套抵接;所述第一限位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接套的第二端的外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键由所述第一转接套的中心沿着径向的方向向外突出;所述第一转接套形成有所述第一压接部,所述第一压接部形成在所述第二螺纹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套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转接套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螺纹部配合的第三螺纹部,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三螺纹部和所述第一环槽之间还形成有屏蔽部,用于容置所述线缆的屏蔽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套筒、第二接头套筒和胶管,所述第二接头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接头套筒的外周侧,所述胶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套筒和所述第二接头套筒之间;所述线缆穿设所述第一接头套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键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套筒的第一端的外周侧,所述第二限位键由所述第一接头套筒的中心沿着轴向的方向向外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套筒的第一端还形成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一接头套筒的外周侧形成有第一倒齿结构,所述第二接头套筒的内周侧形成有第二倒齿结构,所述第一倒齿结构和所述第二倒齿结构分别抵接所述胶管的外周侧和内周侧;所述第二压接部形成在所述第一接头套筒的形成有所述第一倒齿结构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槽和所述第二环槽的内部均容置有o型圈。

10.一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及传感器,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的第一端与传感器探头可拆卸地连接,第一连接组件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限位键;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组件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接组件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二限位键,第一限位键与第二限位键抵接;在线缆穿设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一连接组件与传感器探头连接的情况下,第一连接组件形成有第一压接部,第二连接组件形成有第二压接部,以使得线缆分别与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压接。该轨道交通用传感器探头的连接结构避免了线缆的绞线,增强连接结构的强度,提高了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少波,戴诗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光电华亿(沈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