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5689发布日期:2023-04-26 18:14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特别是一种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


背景技术:

1、配电电缆往往采用直埋或者电缆沟道的方式敷设,在负荷大的情况下,由于沿线个别地方散热条件恶劣,会导致电缆过热,发生电缆爆炸甚至引起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配电电缆的热状态实时监测及载流量评估对于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工业界常用光纤对电缆开展热状态监测,然而光纤测温系统价格昂贵,且一旦出现故障维修工程量巨大,不便于大面积使用。而其他的分布式电缆热状态在线监测技术,多受限于电缆沿线缺乏稳定电源的问题,只能安装在电缆终端或少数有稳定供电电源的地方。针对电缆沿线取能供电的问题,单芯电缆及架空线上基于电磁感应原理,采用封闭铁芯实现了自取能下的故障、温度等状态监测。

2、然而,在三芯电缆线路上应用同样的封闭铁芯时,由于三相磁场的叠加分布严重削弱了铁芯中的磁场,因此难以在不损坏三芯电缆的情况下从三芯电缆中获取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3、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具备在不损坏电缆的条件下从电缆中获取电压和电流,用于为外部的设备供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在不损坏三芯电缆的情况下从三芯电缆中获取能量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其包括,固定环,包括能够相互开合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

5、取能单元,包括多个环形阵列于所述固定环上的支撑组件、多个与所述支撑组件上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取能线圈,和连接多个所述取能线圈的弧形块,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的管体、插接于所述管体中的杆体,且所述杆体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和所述取能线圈固定连接。

6、作为本发明所述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杆体的一侧等距设置有向上倾斜的第一卡槽和向下倾斜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和所述第一卡槽交错排列。

7、作为本发明所述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杆体的一侧还等距设置有竖直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

8、作为本发明所述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架、设置于所述承载架上的滑道、设置于所述滑道内的滑块、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的承载轴、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承载架的第一弹性件,以及与所述承载轴转动连接的弹片。

9、作为本发明所述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弹片能向下倾斜后插入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中,所述管体上设置有轴向排列的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和第三贯穿孔;

10、当所述弹片插入所述第一贯穿孔时,能插入所述第一卡槽中;

11、当所述弹片插入所述第二贯穿孔时,能插入第二卡槽中;

12、当所述弹片插入所述第三贯穿孔时,能插入第三卡槽中。

13、作为本发明所述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弹片包括多个子弹片,并能全部插入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中的其中一个中里,或能分别插入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中的至少两个里。

14、作为本发明所述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杆体贯穿所述固定环并延伸到所述固定环内部,所述杆体上远离所述取能线圈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弹性连接有第一静摩擦块,所述第一静摩擦块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表面和所述杆体滑动贴合,所述第一静摩擦块的外表面和所述管体的外壁贴合。

15、作为本发明所述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杆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凸齿,所述管体的一侧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设置齿条,所述齿条的一端能贯穿所述固定环并延伸到所述固定环内部,且所述齿条上位于所述固定环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静摩擦块。

16、作为本发明所述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17、所述第二半环上远离销轴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半环上远离销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能滑动插接于所述滑槽中,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分别可供所述杆体和所述齿条通过的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

18、作为本发明所述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气囊,若干所述气囊相对所述固定环的轴心呈环形等距设置。

19、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不损坏电缆的条件下从电缆中获取电压和电流,用于为外部的设备供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在不损坏三芯电缆的情况下从三芯电缆中获取能量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01b)的一侧等距设置有向上倾斜的第一卡槽(201b-1)和向下倾斜的第二卡槽(201b-2),所述第二卡槽(201b-2)和所述第一卡槽(201b-1)交错排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01b)的一侧还等距设置有竖直的第三卡槽(201b-3),所述第三卡槽(201b-3)位于所述第一卡槽(201b-1)和所述第二卡槽(201b-2)之间。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01a)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组件(204),所述承载组件(204)包括承载架(204a)、设置于所述承载架(204a)上的滑道(204a-1)、设置于所述滑道(204a-1)内的滑块(204b)、与所述滑块(204b)转动连接的承载轴(204c)、连接所述滑块(204b)与所述承载架(204a)的第一弹性件(204d),以及与所述承载轴(204c)转动连接的弹片(204e)。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04e)能向下倾斜后插入第一卡槽(201b-1)、第二卡槽(201b-2)和第三卡槽(201b-3)中,所述管体(201a)上设置有轴向排列的第一贯穿孔(201a-1)、第二贯穿孔(201a-2)和第三贯穿孔(201a-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04e)包括多个子弹片,并能全部插入第一卡槽(201b-1)、第二卡槽(201b-2)和第三卡槽(201b-3)中的其中一个中里,或能分别插入第一卡槽(201b-1)、第二卡槽(201b-2)和第三卡槽(201b-3)中的至少两个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01b)贯穿所述固定环(100)并延伸到所述固定环(100)内部,所述杆体(201b)上远离所述取能线圈(202)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201c)弹性连接有第一静摩擦块(201d),所述第一静摩擦块(201d)上具有凹槽(201d-1),所述凹槽(201d-1)的侧表面和所述杆体(201b)滑动贴合,所述第一静摩擦块(201d)的外表面和所述管体(201a)的外壁贴合。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01b)的另一侧设置有凸齿(201b-4),所述管体(201a)的一侧设置有齿轮(201a-5),所述齿轮(201a-5)的一侧设置齿条(201a-6),所述齿条(201a-6)的一端能贯穿所述固定环(100)并延伸到所述固定环(100)内部,且所述齿条(201a-6)上位于所述固定环(100)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静摩擦块(201a-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环(101)和第二半环(102)的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2、3、5、6、7或9任一所述的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环(101)和第二半环(102)的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气囊(103),若干所述气囊(103)相对所述固定环(100)的轴心呈环形等距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芯配电电缆自取能装置,包括固定环,包括能够相互开合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以及取能单元,包括多个环形阵列于所述固定环上的支撑组件、多个与所述支撑组件上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取能线圈,和连接多个所述取能线圈的弧形块,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的管体、插接于所述管体中的杆体,且所述杆体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和所述取能线圈固定连接。本发明在不损坏电缆的条件下从电缆中获取电压和电流,用于为外部的设备供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在不损坏三芯电缆的情况下从三芯电缆中获取能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长宝,辛明勇,高吉普,王宇,冯起辉,林呈辉,徐玉韬,祝健杨,何雨旻,张历,刘斌,代奇迹,毛钧毅,张后谊,唐赛秋,张缘圆,李博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