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3458发布日期:2022-07-26 21:34阅读:98来源:国知局
天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多频段的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2.因应第五代行动通讯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 的发展,于sub-6g频段中,需要在既有的4g频段下新增n77、n78 及n79频段,且在目前行动通讯多频的需求下,如何在天线有限的空间中提供多频段为一大挑战。
3.应用于市面上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天线应用于各种设备中,为了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则必须要具备高性能的iot天线。且在设备小型化的趋势下,更需要支持多频段与小尺寸的天线。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天线结构,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具有多频段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多频段的天线结构。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辐射体,所述辐射体位于所述天线结构的上部,所述辐射体具有一第一辐射部,所述第一辐射部向下延伸形成一第二辐射部、一第三辐射部及一馈入部,所述馈入部位于所述第二辐射部及所述第三辐射部之间,所述馈入部的自由端处为馈入点,所述第一辐射部还具有凹陷形成的凹槽;一接地体,所述接地体位于所述天线结构的下部,所述接地体具有一第一接地部及一第二接地部,所述第一接地部及所述第二接地部分别位于所述馈入部的左边及右边。
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三辐射部较所述第二辐射部短。
8.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为偶极子天线结构,辐射部为704mhz-960mhz、3300mhz-3800mhz及4400mhz-5000mhz;接地部以共面波导结构具有1710mhz~2170mhz及 2300mhz~2600mhz。使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的应用频段更广,且天线的面积可以更有效的利用以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之立体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共振的工作频率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之史密斯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图。
13.图5为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的辐射功率图。
14.图6为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的辐射效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和功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16.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天线结构100。天线结构100 的一面上具有一辐射体1及一接地体2。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 为偶极子天线结构(dipole)。
17.辐射体1位于天线结构100的上部。辐射体1具有一第一辐射部11,第一辐射部11向下延伸形成一第二辐射部12、一第三辐射部13及一馈入部14。馈入部14位于第二辐射部12及第三辐射部 13之间,馈入部14的自由端处为馈入点141。第三辐射部13较第二辐射部12短。第一辐射部11还具有凹陷形成的凹槽15。凹槽15 使得第一辐射部11具有704mhz~960mhz。第二辐射部12具有 3300mhz~3800mhz。第三辐射部13具有4400mhz~5000mhz。
18.接地体2位于天线结构100的下部。接地体2具有一第一接地部21及一第二接地部22。第一接地部21及第二接地部22分别位于馈入部14的左边及右边。使得馈入部14、第一接地部21及第二接地部22形成共面波导(coplanar waveguide,cpw)结构。第一接地部21具有2300mhz~2600mhz。第二接地部22具有1710mhz~2170mhz。。
19.请参阅图2及图3,揭示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的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vswr)测试图与史密斯图。当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操作于704mhz时,电压驻波比为3.4486(图中m1),当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操作于960mhz时,电压驻波比为2.8172(图中m2),当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操作于1710mhz 时,电压驻波比为1.2993(图中m3),当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 操作于2170mhz时,电压驻波比为1.7908(图中m4),当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操作于2300mhz时,电压驻波比为2.8202(图中m5),当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操作于2690mhz时,电压驻波比为 2.7939(图中m6),当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操作于3300mhz时,电压驻波比为2.0474(图中m7),当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操作于 3800mhz时,电压驻波比为2.1597(图中m8),当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操作于4400mhz时,电压驻波比为2.5113(图中m9),当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操作于5000mhz时,电压驻波比为 2.3774(图中m10)。因此,本实用新型多频天线100可稳定地操作于704-960mhz、1710-2170mhz、2300-2600mhz、 3300mhz~3800mhz及4400mhz~5000mhz之频带范围。
20.请参阅图4,揭示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图,表示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在每个频率辐射的最大值。在本实施例中,在全频段内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的峰值落在同一范围内,即为功率稳定。
[0021][0022][0023]
表1
[0024]
请参阅图5、图6及表1,分别揭示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的辐射功率图、辐射效率图及各频段的辐射效率平均值表。其中,辐射功率能与辐射效率进行换算。辐射效率表示平均功率转换成天线辐射的效率,在不同频率下,效率值越高越好。在本实施例中,低频频宽皆在50%以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能在有限空间中达到低频频宽的高效率且能保持高频的带宽与效率。
[0025]
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为偶极子天线,辐射部1 为704mhz-960mhz、3300mhz-3800mhz及4400mhz-5000mhz的偶极子天线;接地部2以共面波导结构具有1710mhz~2170mhz及 2300mhz~2600mhz。使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100的应用频段更广,且天线的面积可以更有效的利用以节省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辐射体,所述辐射体位于所述天线结构的上部,所述辐射体具有一第一辐射部,所述第一辐射部向下延伸形成一第二辐射部、一第三辐射部及一馈入部,所述馈入部位于所述第二辐射部及所述第三辐射部之间,所述馈入部的自由端处为馈入点,所述第一辐射部还具有凹陷形成的凹槽;一接地体,所述接地体位于所述天线结构的下部,所述接地体具有一第一接地部及一第二接地部,所述第一接地部及所述第二接地部分别位于所述馈入部的左边及右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辐射部较所述第二辐射部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天线结构,包括有:一辐射体,辐射体位于天线结构的上部。辐射体具有一第一辐射部,第一辐射部向下延伸形成一第二辐射部、一第三辐射部及一馈入部。馈入部位于第二辐射部及第三辐射部之间,馈入部的自由端处为馈入点,第一辐射部还具有凹陷形成的凹槽;一接地体,接地体位于天线结构的下部。接地体具有一第一接地部及一第二接地部。第一接地部及第二接地部分别位于馈入部的左边及右边。部及第二接地部分别位于馈入部的左边及右边。部及第二接地部分别位于馈入部的左边及右边。


技术研发人员:王致中 蕭嵐庸 林名儒 孫少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士能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4
技术公布日:2022/7/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