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充电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9083发布日期:2022-06-07 21:5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充电插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充电插头。


背景技术:

2.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106451675a公开的一种小巧、便携的充电插头,包括有插头外壳、插舌,所述插头外壳内安装有高压电路板、低压电路板,所述高压电路板与插舌、低压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插头外壳上端设置有与低压电路板电连接的usb接口,所述高压电路板与低压电路板之间设置有隔离绝缘块,所述隔离绝缘块设置有用于容置高压电路板的电气元件的腔室,所述腔室内壁上设置有屏蔽涂层。
3.上述专利文件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充电插头进行充电使用,在不使用时,连接的充电线需要单独存放或者缠绕于充电插头表面进行收纳,单独存放容易丢失,缠绕收纳时由于没有单独的收纳槽进行收纳,使缠绕的充电线容易散落,不利于实际充电线的收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充电插头。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充电插头,包括插头主体和金属插片,所述插头主体一端设有充电接口,所述插头主体外部表面开设有收线槽,且收线槽为盲槽,且收线槽圆周缠绕开设在插头主体外部,所述插头主体表面充电接口所在的位置对称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为盲槽,所述连接槽远离充电接口的一端与收线槽端部贯穿。
6.优选的,所述插头主体远离充电接口的一端设有活动圆盘,所述活动圆盘表面插接设有金属插片,所述插头主体靠近活动圆盘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活动空腔,所述活动圆盘边缘位于活动空腔内部,且活动圆盘与活动空腔活动连接,所述插头主体内部设有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与充电接口和金属插片均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插头主体外部侧面相接边缘处均采用圆角处理,所述活动圆盘顶面与插头主体一端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8.优选的,所述插头主体表面的收线槽边缘均采用圆角处理,所述收线槽内底涂覆设有硅胶涂层。
9.优选的,所述连接槽侧面截面为l型,且连接槽底端位于插头主体底面的充电接口两侧,且连接槽顶端位于插头主体正面和背面处。
10.优选的,所述活动圆盘与插头主体相接边缘处均采用密封处理,所述插头主体和活动圆盘均采用abs材质注塑成型。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插头主体表面缠绕设置收线槽进行充电接口处的充电线的收纳,使充电线在不使用时缠绕收纳于插头主体表面,防止传统的充电线不使用时的混乱和
缠绕位于插头主体表面时的易松散的现象出现,便于对插头主体连接使用的充电线的收纳和整理。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新型充电插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一种新型充电插头的正面剖视图;
15.图3为一种新型充电插头的俯视图;
16.图4为一种新型充电插头的底面视图。
17.图例说明:
18.1、插头主体;2、金属插片;3、充电接口;4、收线槽;5、控制主板;6、活动空腔;7、活动圆盘;8、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0.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1.具体实施例:
22.参照图1-4,一种新型充电插头,包括插头主体1和金属插片2,插头主体1一端设有充电接口3,插头主体1外部表面开设有收线槽4,且收线槽4为盲槽,且收线槽4圆周缠绕开设在充电插头外部,插头主体1表面充电接口3所在的位置对称开设有连接槽8,且连接槽8为盲槽,连接槽8远离充电接口3的一端与收线槽4端部贯穿,采用插头主体1表面缠绕设置收线槽4进行充电接口3处的充电线的收纳,使充电线在不使用时缠绕收纳于插头主体1表面,防止传统的充电线不使用时的混乱和缠绕位于插头主体1表面时的易松散的现象出现,便于对插头主体1连接使用的充电线的收纳和整理,插头主体1另一端设有活动圆盘7,活动圆盘7表面插接设有金属插片2,插头主体1靠近活动圆盘7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活动空腔6,活动圆盘7边缘位于活动空腔6内部,且活动圆盘7与活动空腔6活动连接,插头主体1内部设有控制主板5,控制主板5与充电接口3和金属插片2均电性连接,控制主板5对金属插片2进行连接和控制,便于金属插片2与充电接口3的导电充电使用,采用插头主体1端部的金属插片2与活动圆盘7表面连接后与插头主体1连接,通过活动圆盘7与插头主体1表面转动不同的角度,调节金属插片2的不同的插接角度,使插头主体1在使用时可不局限于自身的体积的限制进行不同角度的金属插片2与接线排表面连接,增加插头主体1表面金属插片2连接的方便性,插头主体1外部侧面相接边缘处均采用圆角处理,活动圆盘7顶面与插头主体1一端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活动圆盘7与插头主体1相接边缘处均采用密封处理,插头主体1和活动圆盘7均采用abs材质注塑成型,保持插头主体1表面的金属插片2连接时的稳定性,防止晃动,通过插头主体1边缘的圆角处理,对充电线表面折弯收纳时进行缓冲,防止充电线直接出现直角折弯发生断裂,插头主体1表面的收线槽4边缘均采用圆角处理,收线槽4内底涂覆设有硅胶涂层,连接槽8侧面截面为l型,且连接槽8底端位于插头主体1底面的充电接口3两
侧,且连接槽8顶端位于插头主体1正面和背面处,连接槽8对充电接口3连接的充电线进行折弯后的缓冲放置,充电线通过连接槽8回收在收线槽4内部,收线槽4内部的硅胶涂层对充电线进行防滑控制,防止收线槽4内部收纳的充电线发生滑动,保持收线后的稳定性。
2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充电插头,包括插头主体(1)和金属插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主体(1)一端设有充电接口(3),所述插头主体(1)外部表面开设有收线槽(4),且收线槽(4)为盲槽,且收线槽(4)圆周缠绕开设在插头主体(1)外部,所述插头主体(1)表面充电接口(3)所在的位置对称开设有连接槽(8),且连接槽(8)为盲槽,所述连接槽(8)远离充电接口(3)的一端与收线槽(4)端部贯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主体(1)远离充电接口(3)的一端设有活动圆盘(7),所述活动圆盘(7)表面插接设有金属插片(2),所述插头主体(1)靠近活动圆盘(7)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活动空腔(6),所述活动圆盘(7)边缘位于活动空腔(6)内部,且活动圆盘(7)与活动空腔(6)活动连接,所述插头主体(1)内部设有控制主板(5),所述控制主板(5)与充电接口(3)和金属插片(2)均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主体(1)外部侧面相接边缘处均采用圆角处理,所述活动圆盘(7)顶面与插头主体(1)一端端面位于同一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主体(1)表面的收线槽(4)边缘均采用圆角处理,所述收线槽(4)内底涂覆设有硅胶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8)侧面截面为l型,且连接槽(8)底端位于插头主体(1)底面的充电接口(3)两侧,且连接槽(8)顶端位于插头主体(1)正面和背面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圆盘(7)与插头主体(1)相接边缘处均采用密封处理,所述插头主体(1)和活动圆盘(7)均采用abs材质注塑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充电插头,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包括插头主体和金属插片,所述插头主体一端设有充电接口,所述插头主体外部表面开设有收线槽,且收线槽为盲槽,且收线槽圆周缠绕开设在插头主体外部,所述插头主体表面充电接口所在的位置对称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为盲槽,所述连接槽远离充电接口的一端与收线槽端部贯穿,采用插头主体表面缠绕设置收线槽进行充电接口处的充电线的收纳,使充电线在不使用时缠绕收纳于插头主体表面,防止传统的充电线不使用时的混乱和缠绕位于插头主体表面时的易松散的现象出现,便于对插头主体连接使用的充电线的收纳和整理。接使用的充电线的收纳和整理。接使用的充电线的收纳和整理。


技术研发人员:雷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建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2
技术公布日:2022/6/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