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用抗扭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3350发布日期:2022-12-17 12:54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用抗扭顶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用抗扭顶盖。


背景技术:

2.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动力电池对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都有着重大影响,目前动力电池顶盖极柱用于传输电流,且都具有抗扭要求,传统的圆形极柱会采用机加槽位实现抗扭性能,在极柱的外围冲出一圈凹槽,而圆形极柱外围呈环形冲槽时不易定位,冲槽步骤繁琐,成本高,操作不便,且不能对顶盖片、极柱和上塑胶起到有效防扭效果,容易导致电池漏液;
3.以此为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解决顶盖片、极柱和上塑胶整体防扭的结构,解决传统顶盖极柱防扭性能不足而引起的漏液情况,同时可降低圆形极柱防扭结构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顶盖极柱防扭性能不足,加工成本高且容易引起的漏液情况,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用抗扭顶盖。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动力电池用抗扭顶盖,包括顶盖板和安装于顶盖板底面的下塑胶,所述顶盖板表面开有两个冷压铸或热压铸或模具成型加工而成的连接部,且连接部内部安装有极柱;
6.所述连接部与极柱之间在安装状态下间隔出空腔,且所述空腔内部通过注塑加工凝固形成有上塑胶;
7.所述连接部与极柱边壁分别开有若干副卡槽和主卡槽,且所述上塑胶注塑过程中渗入副卡槽和主卡槽中,凝固后卡入副卡槽和主卡槽中;
8.该设计,上塑胶成型后,极柱通过上塑胶与连接部固定,且因为上塑胶卡入副卡槽和主卡槽,所以能够针对极柱起到防扭效果,限制极柱的旋转。
9.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顶端呈翘起状,且上塑胶覆盖于连接部顶端。
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副卡槽和主卡槽之间相互错位。
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极柱底部设有一圈凸环,且凸环下方卡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下方设有铝垫片,且铝垫片焊接于顶盖板底面;
12.该设计,通过极柱的凸环定位密封圈的连接。
13.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圈阻隔于极柱与铝垫片之间的缝隙。
14.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极柱分别为铝材极柱和铜铝复合极柱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1.副卡槽和主卡槽均为开放式槽口,可通过冷压铸或热压铸以及模具成型对副卡槽和主卡槽进行加工,相比传统环绕式冲槽加工更方便、更精准,比环绕式冲槽面积更小,
耗材少,加工成本低。
17.2.极柱通过上塑胶与连接部固定,因为上塑胶卡入副卡槽和主卡槽,能够针对极柱起到防扭效果,限制极柱转动,多个副卡槽和主卡槽与上塑胶之间凹凸对应契合,三者相互紧固限位。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组合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与极柱结构拆分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塑胶结构底面图;
23.图5为图4中a-a向剖视立体图;
24.图6为图5中的局部示意图;
25.图7为图5中的局部示意图;
26.图8为图4中a-a向剖视平面图;
27.图9为图8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8.图10为传统电池极柱槽位示意图。
29.图1-图9中:顶盖板1、连接部2、主卡槽201、极柱3、副卡槽301、上塑胶4、密封圈5、铝垫片6、下塑胶7。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1-图10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下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31.一种动力电池用抗扭顶盖,包括顶盖板1和安装于顶盖板1底面的下塑胶7,所述顶盖板1表面开有两个冷压铸或热压铸或模具成型加工而成的连接部2,且连接部2内部安装有极柱3;
32.所述连接部2与极柱3边壁分别开有若干副卡槽301和主卡槽201,且所述上塑胶4注塑过程中渗入副卡槽301和主卡槽201中,凝固后卡入副卡槽301和主卡槽201中;
33.具体的,如图3所示,副卡槽301和主卡槽201均为开放式槽口,可通过冷压铸或热压铸以及模具成型对副卡槽301和主卡槽201进行加工,相比图10所示传统环绕式冲槽加工更方便、更精准,比环绕式冲槽面积更小,耗材少,加工成本低。
34.所述连接部2与极柱3之间在安装状态下间隔出空腔,且所述空腔内部通过注塑加工凝固形成有上塑胶4;
35.进一步的,上塑胶4注塑成型后,如图9所示,连接部2顶端翘起位置能够勾住上塑胶4,在上塑胶4内部加强连接,进一步防止上塑胶4脱离于连接部2,且极柱3通过上塑胶4与连接部2固定,因为上塑胶4卡入副卡槽 301和主卡槽201,能够针对极柱3起到防扭效果,限制极柱3转动;
36.进一步的,所述副卡槽301和主卡槽201之间相互错位;
37.多个副卡槽301和主卡槽201与上塑胶4之间凹凸对应契合,三者相互紧固限位,相比传统的环状槽更易于防扭限位,提高电池品质,进一步提升后期极柱3接电的稳定。
38.所述极柱3底部设有一圈凸环,且凸环下方卡接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 5下方设有铝垫片6,且铝垫片6焊接于顶盖板1底面;
39.通过密封圈5阻隔于极柱3与铝垫片6之间的缝隙,防止后期电池出现渗液漏液的情况,提高连接强度,通过铝垫片6将密封圈5固定,此时密封圈5无法脱离极柱3。
40.所述极柱3分别为铝材极柱3和铜铝复合极柱3,铝材极柱3为正极极柱 3,铜铝复合极柱3为负极极柱3。
41.本申请动力电池用抗扭顶盖的加工步骤:
42.将顶盖板1摆放于注塑模具的模腔内,并将极柱3放入连接部2中,极柱3与连接部2之间间隔出空腔,操纵注塑设备将pps材料注入空腔内,同时pps材料浸入主卡槽201、副卡槽301,待pps材料凝固后形成上塑胶4,通过极柱3底部的凸环起到定位效果,接着拿起铝垫片6盖在密封圈5下方,并将铝垫片6与顶盖板1底面进行摩擦焊,完成加工、组装程序,最后安装下塑胶7即形成动力电池用抗扭顶盖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电池用抗扭顶盖,包括顶盖板(1)和安装于顶盖板(1)底面的下塑胶(7),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1)表面开有两个冷压铸或热压铸或模具成型加工而成的连接部(2),且连接部(2)内部安装有极柱(3);所述连接部(2)与极柱(3)之间在安装状态下间隔出空腔,且所述空腔内部通过注塑加工凝固形成有上塑胶(4);所述连接部(2)与极柱(3)边壁分别开有若干副卡槽(301)和主卡槽(201),且所述上塑胶(4)注塑过程中渗入副卡槽(301)和主卡槽(201)中,凝固后卡入副卡槽(301)和主卡槽(20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抗扭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顶端呈翘起状,且上塑胶(4)覆盖于连接部(2)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抗扭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卡槽(301)和主卡槽(201)之间相互错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抗扭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3)底部设有一圈凸环,且凸环下方卡接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下方设有铝垫片(6),且铝垫片(6)焊接于顶盖板(1)底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抗扭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5)阻隔于极柱(3)与铝垫片(6)之间的缝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抗扭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3)分别为铝材极柱和铜铝复合极柱。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用抗扭顶盖,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包括顶盖板和安装于顶盖板底面的下塑胶,其特征在于:顶盖板表面开有两个冷压铸或热压铸或模具成型加工而成的连接部,且连接部内部安装有极柱;连接部与极柱之间在安装状态下间隔出空腔,且空腔内部通过注塑加工凝固形成有上塑胶,连接部与极柱边壁分别开有若干副卡槽和主卡槽,且上塑胶注塑过程中渗入副卡槽和主卡槽中,因为上塑胶卡入副卡槽和主卡槽,能够针对极柱起到防扭效果,多个副卡槽和主卡槽与上塑胶之间凹凸对应契合,三者相互紧固限位。三者相互紧固限位。三者相互紧固限位。


技术研发人员:戈志敏 何庆庆 王隽 倪大卫 黄晓伟 周威 唐晓伟 陶琼城 胡艳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4
技术公布日:2022/1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