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循环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0774发布日期:2022-09-21 03:0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氢气循环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电池供氢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用的集成有引射器的氢气循环泵。


背景技术:

2.为解决体积大、占用空间大、传送距离远等问题,申请号为202110276489.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氢气循环泵与引射器串联集成的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直接将氢气循环泵的出气通道与引射器低压区连通,氢气循环泵的出气通道构成垂直的夹角,且引射器的送气通道与出气通道末端垂直,压力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损失更小,能保证氢气输出压力的氢气循环泵。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氢气循环泵,包括泵壳和蜗壳,所述蜗壳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叶轮的叶轮放置腔,所述蜗壳还设有与叶轮放置腔连通切向排气通道,所述泵壳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叶轮旋转的驱动部件,蜗壳或泵壳与引射器模块固定,所述引射器模块设有送气通道,所述送气通道与切向排气通道均沿直线方向延伸,且送气通道的延伸方向与切向排气通道的延伸方向构成锐角。
5.本实用新型的氢气循环泵和引射器模块集成固定在一起,能使从氢气循环泵所导出的氢气进入引射器模块的传输距离变短,降低传输损耗;送气通道与切向排气通道构成锐角,能使从氢气循环泵所导出的氢气进入引射器模块的传输距离更短且没有弯折,能进一步降低氢气压力传输损耗,能大大提高增压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式氢气循环泵,能进一步保证氢气增压效果。其中,蜗壳或泵壳与引射器模块固定在一起,整体结构稳定性好,管路晃动幅度振动更小,能进一步保证增压效果。
6.作为优选,所述送气通道由进气方向至出气方向依次包括增压段、混合段及扩散段,所述切向排气通道与混合段连通。在氢气循环泵的蜗壳内增压后,从切向排气通道直接进入引射器模块内的低压区,再经混合段和扩散段导出,实现了氢气循环泵与引射器模块的组合增压。其中,通过设置增压段,能补偿混合段处的压力损失,确保最终输出氢气压力大小符合要求。
7.作为优选,所述引射器模块设有喷嘴,所述喷嘴内腔构成增压段,所述喷嘴伸入蜗壳内并使增压段与切向排气通道连通处为混合段。增压段设置在喷嘴处,且喷嘴是伸入蜗壳并与蜗壳固定的,便于送气通道的装配。
8.作为优选,所述扩散段延伸方向与增压段延伸方向相同。送气通道不发生弯折,能保证送气过程中所产生的涡流更小更少,能保证引射器模块输出端氢气压力损失极小。
9.作为优选,所述蜗壳上一体成型有喷嘴导向部,所述喷嘴导向部设有与切向排气通道连通的配合槽,所述喷嘴伸入配合槽并使喷嘴端部位于切向排气通道内。引射器模块
用于固定喷嘴的部件是与蜗壳一体成型的,便于本实用新型氢气循环泵的装配。
10.作为优选,所述送气通道的输入端设有比例阀。通过在引射器模块上设置比例阀,以便于使用者对氢源处所导出气体的压力和流量控制,并能进行一定压力补充,确保输出氢气的压力。
11.作为优选,所述送气通道的延伸方向与切向排气通道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平面。送气通道和切向排气通道位于同一平面,能更好地实现引射器模块处氢气与氢气循环泵输出端氢气的汇集,并能进一步避免涡流影响,进一步减少压力损失。
12.本实用新型具有氢气压力传输损耗更小,能大大提高增压效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氢气循环泵与氢燃料电池电堆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7.由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氢气循环泵100为磁悬浮氢气循环泵,氢气循环泵100包括泵壳11和蜗壳12,蜗壳12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叶轮13的叶轮放置腔14,蜗壳12设有切向排气通道15及沿叶轮轴向设置的进气通道16,切向排气通道15和进气通道16均与叶轮放置腔14连通,泵壳11内设有用于驱动叶轮13旋转的驱动部件。
18.蜗壳12与引射器模块200固定,引射器模块200设有送气通道20,送气通道20与切向排气通道15均沿直线方向延伸,送气通道20与切向排气通道15间的距离由进气端至出气端逐渐缩小直至送气通道20与切向排气通道15连通,且送气通道20的延伸方向与排气通道15的延伸方向构成锐角。其中,锐角的大小为10
°
至40
°
。其中,送气通道20的输入端设有比例阀210。其中,送气通道20的延伸方向与切向排气通道15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平面。其中,本实施例的氢气循环泵100固定在氢燃料电池电堆300上,氢燃料电池电堆300具有与送气通道20连通的氢气进口301及与进气通道16连通的氢气出口302。
19.本实施例的送气通道20由进气方向至出气方向依次包括进气段201、增压段202、混合段203及扩散段204,切向排气通道15与混合段203连通。其中,扩散段204延伸方向与增压段202延伸方向相同。
20.引射器模块200设有喷嘴21,喷嘴21内腔构成增压段,喷嘴21伸入蜗壳11内并使增压段202与切向排气通道15连通处为混合段203。蜗壳12上一体成型有喷嘴导向部121,喷嘴导向部121设有与切向排气通道连通15的配合槽,喷嘴21伸入配合槽并使喷嘴21端部位于切向排气通道15内。
21.本实用新型具有氢气压力传输损耗更小,能大大提高增压效果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氢气循环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和蜗壳,所述蜗壳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叶轮的叶轮放置腔,所述蜗壳还设有与叶轮放置腔连通的切向排气通道,所述泵壳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叶轮旋转的驱动部件,蜗壳或泵壳与引射器模块固定,所述引射器模块设有送气通道,所述送气通道与切向排气通道均沿直线方向延伸,且送气通道的延伸方向与切向排气通道的延伸方向构成锐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通道由进气方向至出气方向依次包括增压段、混合段及扩散段,所述切向排气通道与混合段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气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器模块设有喷嘴,所述喷嘴内腔构成增压段,所述喷嘴伸入蜗壳内并使增压段与切向排气通道连通处为混合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气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段延伸方向与增压段延伸方向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氢气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上一体成型有喷嘴导向部,所述喷嘴导向部设有与切向排气通道连通的配合槽,所述喷嘴伸入配合槽并使喷嘴端部位于切向排气通道内。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氢气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通道的输入端设有比例阀。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通道的延伸方向与切向排气通道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平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电池供氢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用的集成有引射器的氢气循环泵。一种氢气循环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和蜗壳,所述蜗壳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叶轮的叶轮放置腔,所述蜗壳还设有与叶轮放置腔连通的切向排气通道,所述泵壳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叶轮旋转的驱动部件,蜗壳或泵壳与引射器模块固定,所述引射器模块设有送气通道,所述送气通道与切向排气通道均沿直线方向延伸,且送气通道的延伸方向与切向排气通道的延伸方向构成锐角。本实用新型具有氢气压力传输损耗更小,能大大提高增压效果的优点。能大大提高增压效果的优点。能大大提高增压效果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寅 董宝田 王灿 谭鹏 钟清 韩雪 周冲 杨全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氢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7
技术公布日:2022/9/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