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交流调速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7474发布日期:2022-09-14 10:3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交流调速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尘交流调速开关。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的交流调速开关往往体积较大,造成电动工具手柄设计的较粗,由于亚洲人的手掌普遍较小,使得人手抓握电动工具易疲劳;现用的交流扳机调速开关防尘性能较差,导致开关寿命受开关防尘功能的影响,当有粉尘进入开关内部,容易引起内部短路,严重时会引发火灾,影响人身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尘交流调速开关。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尘交流调速开关,包括壳体、推轴、第一动触臂、第二动触臂、动触臂支架、扳机及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换向盒及换向拨杆,所述换向拨杆一端置于所述换向盒内部,另一端伸出所述扳机,所述壳体内设置防尘空腔与防尘盖的防尘凸部卡接配合,所述防尘空腔内设置第一接线柱及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一侧设置若干接线压片。
5.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推轴与第一动触臂及第二动触臂接触,所述动触臂支架一端与第一动触臂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动触臂连接,所述第一动触臂与所述动触臂支架之间设有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动触臂与壳体之间通过第二弹性部件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柱上设置第二静触片,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散热片及第一静触片。
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轴、锁杆及锁钮,所述壳体上设置锁柱,所述锁柱上设置安装孔,所述锁轴穿过所述安装孔及所述锁杆,所述锁柱通过锁钮弹簧与锁钮连接,所述锁轴安装在所述锁钮上,所述锁杆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推轴上。
7.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推轴通过复位弹簧与壳体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推轴之间设置密封圈。
8.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推轴上设置调速触片,所述调速触片在所述线路板上的碳膜上滑动,以实现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多少来实现控制电机的转速。
9.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动触臂支架一侧设置接线压片。
10.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上设置可控硅。
11.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是:1. 本实用新型的交流调速开关体积更小,能使电动工具手柄设计得更加细小,易于抓握而不容易脱手;2.本实用新型将接线柱设置在壳体与防尘盖形成的防尘空腔内,使得粉尘不会进入开关内部,使得开关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设备进一步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爆炸示意图。
18.图中,1.壳体,11.防尘空腔,111.第一接线柱,112.第二接线柱,113.接线压片,114.第二静触片,12.防尘盖,121.防尘凸部,13.锁柱,2.推轴,21.复位弹簧,22.密封圈,23.调速触片,3.第一动触臂,31.第一弹性部件,4.第二动触臂,41.第二弹性部件,5.动触臂支架,6.扳机,7.换向组件,71.换向盒,72.换向拨杆,8.线路板,81.散热片,82.第一静触片,83.碳膜,84.可控硅,9.锁定机构,91.锁轴,92.锁杆,93.锁钮,94.锁钮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参照图1-5所示,参照图1-5所示,一种防尘交流调速开关,包括壳体1、推轴2、第一动触臂3、第二动触臂4、动触臂支架5、扳机6及换向组件7,所述换向组件7包括换向盒71及换向拨杆72,所述换向拨杆72一端置于所述换向盒71内部,另一端伸出所述扳机6,所述换向拨杆72一端置于所述换向盒71内部,另一端伸出所述扳机6,所述壳体1内设置防尘空腔11与防尘盖12的防尘凸部121卡接配合,所述防尘空腔11内设置第一接线柱111及第二接线柱112,所述第一接线柱一侧设置若干接线压片,所述推轴2与第一动触臂3及第二动触臂4接触,所述动触臂支架5一端与第一动触臂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动触臂4连接,所述第一动触臂3与所述动触臂支架5之间设有第一弹性部件31,所述第二动触臂4与壳体1之间通过第二弹性部件41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柱112上设置第二静触片114,所述壳体1的侧壁设置线路板8,所述线路板8上设置散热片81及第一静触片82。
20.为了使扳机65按下后能够锁定,还设置锁定机构99,所述锁定机构9包括锁轴91、锁杆92及锁钮,所述壳体1上设置锁柱13,所述锁柱13上设置安装孔,所述锁轴91穿过所述安装孔及所述锁杆92,所述锁柱13通过锁钮弹簧94与锁钮93连接,所述锁轴91安装在所述锁钮93上,所述锁杆92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推轴2上。
21.为了使得开关能够实现调速功能,所述推轴2上设置调速触片23,所述调速触片23在所述线路板8上的碳膜83上滑动,以实现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多少来实现控制电机的转速。
22.为了使得推轴2能够自动复位,所述推轴2通过复位弹簧21与壳体1连接。
23.为了防止粉尘进入开关造成短路,所述壳体1与所述推轴2之间设置密封圈22,所述壳体1内设置防尘空腔11与防尘盖12的防尘凸部121卡接配合,所述防尘板的防尘空腔11内设置第一接线柱111及第二接线柱112,所述第一接线柱111一侧设置若干接线压片113,所述动触臂支架5一侧设置接线压片113,接线压片113可在电缆插入后将电缆卡住,多个端口可满足更多的设计需求。
24.为了使得电流电压输出更加稳定,所述线路板8上设置可控硅84。
25.根据以上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交流调速开关体积更小,能使电动工具手柄设计
得更加细小,易于抓握而不容易脱手;本实用新型将接线柱设置在壳体与防尘盖形成的防尘空腔内,使得粉尘不会进入开关内部,使得开关更加安全。
26.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尘交流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推轴、第一动触臂、第二动触臂、动触臂支架、扳机及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换向盒及换向拨杆,所述换向拨杆一端置于所述换向盒内部,另一端伸出所述扳机,所述壳体内设置防尘空腔与防尘盖的防尘凸部卡接配合,所述防尘空腔内设置第一接线柱及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一侧设置若干接线压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交流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轴与第一动触臂及第二动触臂接触,所述动触臂支架一端与第一动触臂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动触臂连接,所述第一动触臂与所述动触臂支架之间设有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动触臂与壳体之间通过第二弹性部件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柱上设置第二静触片,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散热片及第一静触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交流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轴、锁杆及锁钮,所述壳体上设置锁柱,所述锁柱上设置安装孔,所述锁轴穿过所述安装孔及所述锁杆,所述锁柱通过锁钮弹簧与锁钮连接,所述锁轴安装在所述锁钮上,所述锁杆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推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交流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轴通过复位弹簧与壳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交流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推轴之间设置密封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交流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轴上设置调速触片,所述调速触片在所述线路板上的碳膜上滑动,以实现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多少来实现控制电机的转速。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交流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臂支架一侧设置接线压片。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交流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设置可控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尘交流调速开关,包括壳体、推轴、第一动触臂、第二动触臂、动触臂支架、扳机及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换向盒及换向拨杆,所述换向拨杆一端置于所述换向盒内部,另一端伸出所述扳机,所述壳体内设置防尘空腔与防尘盖的防尘凸部卡接配合,所述防尘空腔内设置第一接线柱及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一侧设置若干接线压片,交流调速开关体积更小,能使电动工具手柄设计得更加细小,易于抓握而不容易脱手;通过在扳机上设置限位筋,使得翻转时扳机的行程缩短以实现反转限速的功能,机械结构比电子控制更加稳定。机械结构比电子控制更加稳定。机械结构比电子控制更加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朱正伟 范文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永康市川木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4
技术公布日:2022/9/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