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8559发布日期:2022-10-15 00:3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交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2.交流接触器是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它利用主触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触点来执行控制指令。当线圈通电时,动铁芯被静铁芯吸引,从而与静铁芯接触,当线圈断电时,动铁芯则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在复位过程中,通常设置在线圈骨架两侧的限位板对动铁芯起到一个限位作用。但是,在接触器通断动作比较频繁的情况下,限位板对动铁芯的限位效果不好,约束不足,且动铁芯复位时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动铁芯动作过程容易脱离预设动作范围,从而降低了交流接触器动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流接触器,解决动铁芯动作过程限位差、易脱离等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有铁芯托架、动铁芯、线圈骨架以及触头支架,铁芯托架以包角形式贴置于动铁芯的前后面、侧面及底面,铁芯托架的一侧端转动连接于线圈骨架上,铁芯托架的另一侧端还设置有一转杆,转杆还活动贯穿插入至铁芯托架以及动铁芯内。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铁芯托架可以加强对动铁芯的限位,在动铁芯动作时,通过转杆可以跟随动铁芯移位以保持对动铁芯的限位效果,避免动铁芯脱离预设动作范围,实现了对动铁芯多方向的限位,保证了动铁芯在交流接触器吸合动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铁芯托架的纵截面呈直角形状,其包括有一体成型的底板、侧板以及前后板,底板、侧板、前后板分别与动铁芯的底面、侧面、前后面相对应以形成限位配合。
7.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底板对动铁芯高度具有支撑作用,侧板可避免动铁芯侧向偏移,前后板用于减少动铁芯前后方向的偏移量,从而提升铁芯托架限位可靠性。
8.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线圈骨架上延伸有连接板,连接板内开设有旋转孔,前后板上设置有凸起的转轴,转轴通过卡接方式与旋转孔形成转动连接。
9.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依靠线圈骨架限位铁芯托架的一侧端,确保铁芯托架自身的限位效果,且铁芯托架通过卡接方式装入线圈骨架上,实现了铁芯托架的准确安装和便捷组装。
10.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前后板上还一体延伸有夹耳,夹耳上开设有u形孔,u形孔与转杆活动贯穿配合。
11.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u形孔的孔壁相当于夹持着转杆以形成转动连接,并且这种方式能够降低组装难度。
12.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触头支架上设置有凸起的两个限位凸台,两个限
位凸台分别接触夹耳以包夹夹耳形成限位。
13.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限位凸台避免夹耳处在动作中脱离,触头支架和铁芯托架配合更加紧密。
14.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限位凸台的侧向方向还开设有内夹槽,转杆的端部置于内夹槽形成活动连接。
15.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内夹槽和转杆的连接使触头支架始终跟随动铁芯的位置,触头支架和动铁芯的动作具有同步性。
16.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触头支架上向顶部方向一体设置有指示杆,指示杆上具有指示标识以随触头支架升起以指示状态。
17.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利用触头支架与动铁芯动作的同步性,合理利用现有结构,确保状态指示的正确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爆炸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铁芯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铁芯托架;2、动铁芯;3、线圈骨架;4、触头支架;5、转杆;11、底板;12、侧板;13、前后板;31、连接板;32、旋转孔;14、转轴;15、夹耳;151、u形孔;41、限位凸台;42、内夹槽;43、指示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有铁芯托架1、动铁芯2、线圈骨架3以及触头支架4,铁芯托架1以包角形式贴置于动铁芯2一底角附近的前后面、侧面及底面,铁芯托架1的右侧端转动连接于线圈骨架3上,铁芯托架1的左侧端还设置有一转杆5,转杆5还活动贯穿插入至铁芯托架1以及动铁芯2内。在线圈通电时,动铁芯2升起与静铁芯接触,铁芯托架1的左侧端通过转杆5跟随动铁芯2移位上升,而铁芯托架1的右侧端保持与线圈骨架3的转动连接,形成铁芯托架1左侧端翘起的状态;线圈失电后,动铁芯2复位,铁芯托架1左侧端落下回位,且始终与转杆5连接,从而铁芯托架1提升对动铁芯2的限位作用。
24.铁芯托架1的纵截面呈直角形状,其包括有一体成型的底板11、侧板12以及前后板13,底板11、侧板12大致呈直角状布置,前后板13则分别位于铁芯托架1的前后面,如此,将动铁芯2置于铁芯托架1中,底板11、侧板12、前后板13分别与动铁芯2的底面、侧面、前后面相对应以形成限位配合。
25.线圈骨架3向下延伸有两片连接板31,连接板31内开设有旋转孔32,前后板13上设置有凸起的转轴14。在加工组装时,前后板13置于两片连接板31之间,将转轴14通过卡接嵌入方式至两片连接板31之间,而后置于至旋转孔32,从而转轴14可转动于旋转孔32内。
26.前后板13上还一体延伸有夹耳15,夹耳15上开设有u形孔151,u形孔151与转杆5活动贯穿配合。夹耳15可从转杆5的径向方向将u形孔151包夹在转杆5的外壁上,既形成了转动连接,又方便了装配。
27.触头支架4上设置有凸起的两个限位凸台41,两个限位凸台41分别接触夹耳15以包夹夹耳15形成限位,避免夹耳15处在动作中前后过度偏移。
28.限位凸台41的侧向方向还开设有内夹槽42,转杆5的端部置于内夹槽42形成活动连接。内夹槽42呈半包围状包夹着转杆5,使触头支架4始终跟随动铁芯2上下移动,以带动触头支架4内的触头通断。
29.触头支架4上向顶部方向一体设置有指示杆43,指示杆43上具有指示标识以随触头支架4升起以指示状态。在结构布局中,动铁芯2置于铁芯托架1上,铁芯托架1置于触头支架4上。指示杆43在触头支架4升起时靠近壳体观察孔位,以指示连通状态,指示杆43在落下时,远离壳体观察孔位,以指示断开状态。


技术特征:
1.交流接触器,包括有动铁芯、线圈骨架以及触头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铁芯托架,所述铁芯托架以包角形式贴置于动铁芯的前后面、侧面及底面,所述铁芯托架的一侧端转动连接于线圈骨架上,所述铁芯托架的另一侧端还设置有一转杆,所述转杆还活动贯穿插入至铁芯托架以及动铁芯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托架的纵截面呈直角形状,其包括有一体成型的底板、侧板以及前后板,所述底板、侧板、前后板分别与动铁芯的底面、侧面、前后面相对应以形成限位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上延伸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开设有旋转孔,所述前后板上设置有凸起的转轴,所述转轴通过卡接方式与旋转孔形成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板上还一体延伸有夹耳,所述夹耳上开设有u形孔,所述u形孔与转杆活动贯穿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架上设置有凸起的两个限位凸台,两个所述限位凸台分别接触夹耳以包夹夹耳形成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的侧向方向还开设有内夹槽,所述转杆的端部置于内夹槽形成活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架上向顶部方向一体设置有指示杆,所述指示杆上具有指示标识以随触头支架升起以指示状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流接触器,涉及低压电器领域,解决动铁芯动作过程限位差、易脱离等问题。其包括有铁芯托架、动铁芯、线圈骨架以及触头支架,铁芯托架以包角形式贴置于动铁芯的前后面、侧面及底面,铁芯托架的一侧端转动连接于线圈骨架上,铁芯托架的另一侧端还设置有一转杆,转杆还活动贯穿插入至铁芯托架以及动铁芯内。铁芯托架可以加强对动铁芯的限位,在动铁芯动作时,通过转杆可以跟随动铁芯移位以保持对动铁芯的限位效果,避免动铁芯脱离预设动作范围,实现了对动铁芯多方向的限位,保证了动铁芯在交流接触器吸合动作过程中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学学 杨勇 吴江平 肖斌 赵凯钒 蔡君 安伟 蒋天贞 孙贤 安亚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清市一锦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1
技术公布日:2022/10/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