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6333发布日期:2022-12-31 13:3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交流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电源连接器,尤其指一种具有高耐压性并可避免绝缘胶带层刺穿的交流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图5中所示为一现有的交流电源连接器,其中包含一外壳10’,所述外壳10’中设有一容置空间13’;复数个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3’中的引线40’;复数个贴设于所述容置空间13’处以提升耐压性的绝缘胶带50’;以及复数个套设于所述外壳10’中并与所述引线40’电性连接的连接端子30’。其中,所述引线40’与所述连接端子30’以焊接方式结合并在所述引线40’上形成突起的焊点60’,而所述焊点60’容易刺穿所述绝缘胶带50’并破坏所述交流电源连接器的耐压性,进而影响所述交流电源连接器的功能。
3.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高耐压性并可避免绝缘胶带层刺穿的交流电源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电源连接器,尤其指一种具有高耐压性并可避免绝缘胶带层刺穿的交流电源连接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流电源连接器,包含:一上壳体,所述上壳体设有一贯通孔;一下壳体,所述下壳体配合所述上壳体组接;一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下表面的下铁壳;两端子槽,所述端子槽分别包含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的一引线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引线槽中并上下贯通所述下壳体的端子孔;两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端子孔中;两导电引线,所述导电引线设置于所述引线槽中并与所述导电端子焊接结合;一引线胶带,所述引线胶带贴设于所述导电引线的表面;一第一绝缘胶带,所述第一绝缘胶带贴设于所述引线槽处以遮蔽所述导电引线;以及一第二绝缘胶带,所述第二绝缘胶带贴设于所述第一绝缘胶带的下表面以遮蔽所述导电引线。
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中所述导电引线包含一与一电线连接的导线端,一与所述导电端子焊接的端子端,以及连接所述导线端以及所述端子端的引线部,且其中所述端子端不与所述导电端子接触的一面设有一内凹空间。
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中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绝缘胶带之间进一步设有一胶层。
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中进一步包含一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上表面的上铁壳。
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中所述下壳体配合所述上壳体组接并共同界定一环绕所述贯通孔的夹层空间;且所述交流电源连接器进一步包含一环状弹簧,所述环状弹簧容置于所述夹层空间中;以及一静电释放端子,所述静电释放端子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中并具有一向上延伸与所述环状弹簧接触的弹簧端以及一向下延伸与所述下铁壳接触的接地端。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交流电源连接器的爆炸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壳体及导电引线的爆炸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交流电源连接器的剖视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14.图5为现有交流电源连接器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和技术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16.请参阅图1及图2,本创作所示的一种交流电源连接器100,包含:一上壳体10,所述上壳体10设有一贯通孔11;一下壳体12,所述下壳体12配合所述上壳体10组接并共同界定一环绕所述贯通孔11的夹层空间14;一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0上表面的上铁壳20;一设置于所述下壳体12下表面的下铁壳21;一环状弹簧22,所述环状弹簧22容置于所述夹层空间14中;以及一静电释放端子23,所述静电释放端子23设置于所述下壳体12中并具有一向上延伸与所述环状弹簧22接触的弹簧端231以及一向下延伸与所述下铁壳21接触的接地端232;两端子槽13,所述端子槽13分别包含设置于所述下壳体12的下表面的一引线槽131以及设置于所述引线槽131中并上下贯通所述下壳体12的端子孔132;两导电端子30,所述导电端子30分别设置于所述端子孔132中;两导电引线40,所述导电引线40设置于所述引线槽131中并与所述导电端子30焊接结合;一引线胶带50,所述引线胶带50贴设于所述导电引线40的表面;一第一绝缘胶带51,所述第一绝缘胶带51贴设于所述引线槽131处以遮蔽所述导电引线40;以及一第二绝缘胶带52,所述第二绝缘胶带52贴设于所述第一绝缘胶带51的下表面以遮蔽所述导电引线40。
17.本创作的交流电源连接器100通过所述静电释放端子23连接所述环状弹簧22以及所述下铁壳21,进而避免所述交流电源连接器100在插接时因累绩静电而产生危险。且通过在所述第一绝缘胶带51的下表面增设所述第二绝缘胶带52,以避免所述焊点60刺穿所述第一绝缘胶带51,进而提高所述交流电源连接器100的耐压性。
18.再请参阅图3及图4,其中所述导电引线40包含一与一电线(图未示)连接的导线端42,一与所述导电端子30焊接的端子端41,以及连接所述导线端42以及所述端子端41的引线部43,且其中所述端子端41不与所述导电端子30接触的一侧表面处切削打薄而形成一内凹空间44。通过在所述导电引线40设置所述内凹空间44,将使得焊接所述导电引线40以及所述导电端子30时所产生的焊点60与所述第一绝缘胶带51之间的距离延长以避免所述焊点60刺穿所述第一绝缘胶带51,进而提高所述交流电源连接器100的耐压性。
19.再请参阅图4,在图中所示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1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绝缘胶带51之间进一步设有一胶层15,通过所述胶层15延长所述焊点60与所述第一绝缘胶带51之间的距离,进而避免所述焊点60刺穿所述第一绝缘胶带51,以及提高所述交流电源连接器100的耐压性。
20.综上所述,本创作的一种交流电源连接器100在所述下壳体1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绝缘胶带51之间进一步设有一胶层15,通过所述胶层15延长所述焊点60与所述第一绝缘
胶带51之间的距离,并在所述导电引线40设置所述内凹空间44,使得焊接所述导电引线40以及所述导电端子30时所产生的焊点60与所述第一绝缘胶带51之间的距离延长,并通过在所述第一绝缘胶带51的下表面增设所述第二绝缘胶带52,以避免所述焊点60刺穿所述第一绝缘胶带51等方式提高所述交流电源连接器100的耐压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交流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上壳体,所述上壳体设有一贯通孔;一下壳体,所述下壳体配合所述上壳体组接;一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下表面的下铁壳;两端子槽,所述端子槽分别包含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的一引线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引线槽中并上下贯通所述下壳体的端子孔;两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端子孔中;两导电引线,所述导电引线设置于所述引线槽中并与所述导电端子焊接结合;一引线胶带,所述引线胶带贴设于所述导电引线的表面;一第一绝缘胶带,所述第一绝缘胶带贴设于所述引线槽处以遮蔽所述导电引线;以及一第二绝缘胶带,所述第二绝缘胶带贴设于所述第一绝缘胶带的下表面以遮蔽所述导电引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电引线包含一与一电线连接的导线端,一与所述导电端子焊接的端子端,以及连接所述导线端以及所述端子端的引线部,且其中所述端子端不与所述导电端子接触的一面设有一内凹空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绝缘胶带之间进一步设有一胶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进一步包含一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上表面的上铁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下壳体配合所述上壳体组接并共同界定一环绕所述贯通孔的夹层空间;且所述交流电源连接器进一步包含一环状弹簧,所述环状弹簧容置于所述夹层空间中;以及一静电释放端子,所述静电释放端子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中并具有一向上延伸与所述环状弹簧接触的弹簧端以及一向下延伸与所述下铁壳接触的接地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公开一种新型公开交流电源连接器,包含一上壳体,所述上壳体设有一贯通孔;一下壳体,所述下壳体配合所述上壳体组接;一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下表面的下铁壳;两端子槽,所述端子槽分别包含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的一引线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引线槽中并上下贯通所述下壳体的端子孔;两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端子孔中;两导电引线,所述导电引线设置于所述引线槽中并与所述导电端子焊接结合;一引线胶带,所述引线胶带贴设于所述导电引线的表面;一第一绝缘胶带,所述第一绝缘胶带贴设于所述引线槽处以遮蔽所述导电引线;以及一第二绝缘胶带,所述第二绝缘胶带贴设于所述第一绝缘胶带的下表面以遮蔽所述导电引线。述导电引线。述导电引线。


技术研发人员:胡泽乐 吴云 赵欣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8
技术公布日:2022/12/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