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38901发布日期:2022-11-03 04:2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瓶连接端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2.多功能电源中,含有存储电源的铅酸电瓶,铅酸电瓶使用一定时间后因使用寿命到后或损坏后需更换新的铅酸电瓶。
3.现有技术中,更换铅酸电瓶时,需将铅酸电瓶上的螺丝、螺母拧开,并将连接端子及其余导线端子取下,换上新的铅酸电瓶后重新用螺丝、螺母将连接端子、导线端子、电瓶端子的孔穿入螺丝上后再用螺母拧紧,这样更换铅酸电瓶时费时、费力,同时如果导线端子的数量有很多,用户有可能遗漏某个导线端子而导致漏装,更换时容易出错,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的连接端子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只需拆装电瓶端子上的螺栓进行电瓶的更换即可,不会存在漏装导线端子的情况,省时省力方便。
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包括:电瓶、至少一导线端子和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上开设有两安装孔,两所述安装孔沿所述连接端子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电瓶上设有两电瓶端子,两所述电瓶端子沿所述电瓶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连接端子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电瓶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电瓶端子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端子上的一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导线端子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连接端子上的另一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
7.上述的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其中,两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并列设置,所述电瓶端子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导线端子上设有第四安装孔;
8.两所述螺栓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螺栓固定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电瓶端子,所述第二螺栓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螺栓固定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导线端子。
9.上述的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其中,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两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
10.上述的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侧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三安装部的中部连接。
11.上述的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呈片状,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三安装部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三安装部用于包覆于导线上。
12.上述的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纵向设置,所述第二
安装部横向设置,所述第三安装部弧形设置。
13.上述的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其中,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电瓶的一端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一距离,设于所述电瓶的一端的所述连接端子的两所述安装孔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14.上述的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其中,与所述导线端子连接的导线沿所述电瓶的长度方向设置。
15.上述的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其中,与所述第三安装部连接的导线沿纵向设置。
16.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只需拆装电瓶端子上的螺栓进行电瓶的更换即可,不会存在漏装导线端子的情况,结构简单,省时省力,更换方便,不会出错。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20.在附图中:1、电瓶;2、导线端子;3、连接端子;4、安装孔;5、电瓶端子;6、螺栓;7、导线;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3、第三安装孔;21、第一螺栓;22、第二螺栓;31、第一安装部;32、第二安装部; 33、第三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包括:电瓶1、至少一导线端子2和连接端子3,连接端子3上开设有两安装孔4,两安装孔4沿连接端子3的长度方向分布,电瓶1上设有两电瓶端子5,两电瓶端子5沿电瓶1的长度方向分布,连接端子3的长度方向与电瓶1的长度方向平行,电瓶端子5通过螺栓6与连接端子3上的一安装孔4固定连接,导线端子2通过螺栓6与连接端子3上的另一安装孔4固定连接。
23.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两安装孔4包括: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第一安装孔11与第二安装孔12并列设置,电瓶端子5上设有第三安装孔13,导线端子2上设有第四安装孔。
24.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两螺栓6包括:第一螺栓21和第二螺栓22,第一螺栓21贯穿第一安装孔11和第三安装孔13,第一螺栓21固定连接端子3和电瓶端子5,第二螺栓22贯穿第二安装孔12和第四安装孔,第二螺栓固定连接端子3和导线端子2。
2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26.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2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图2所示,连接端3 子包括依次连
接的第一安装部31、第二安装部32和第三安装部33,两安装孔4开设于第一安装部31上。
2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31的底部与第二安装部32 的侧部连接,第二安装部32的端部与第三安装部33的中部连接。
2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均呈片状,第一安装部31与第二安装部32垂直设置,第三安装部33呈弧形设置,第三安装部33用于包覆于导线7上。
3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31纵向设置,第二安装部 32横向设置,第三安装部33弧形设置。
3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三安装孔13的中心轴线与电瓶1的一端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一距离,设于电瓶1的一端的连接端子3的两安装孔4 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3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与导线端子2连接的导线7沿电瓶1的长度方向设置。
3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与第三安装部33连接的导线7沿纵向设置。
34.本实用新型只需拆装电瓶端子5上的螺栓6进行电瓶1的更换即可,不会存在漏装导线端子2的情况,结构简单,省时省力,更换方便,不会出错。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瓶、至少一导线端子和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上开设有两安装孔,两所述安装孔沿所述连接端子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电瓶上设有两电瓶端子,两所述电瓶端子沿所述电瓶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连接端子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电瓶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电瓶端子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端子上的一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导线端子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连接端子上的另一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并列设置,所述电瓶端子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导线端子上设有第四安装孔;两所述螺栓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螺栓固定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电瓶端子,所述第二螺栓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螺栓固定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导线端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两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侧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三安装部的中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呈片状,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三安装部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三安装部用于包覆于导线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纵向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部横向设置,所述第三安装部弧形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电瓶的一端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一距离,设于所述电瓶的一端的所述连接端子的两所述安装孔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导线端子连接的导线沿所述电瓶的长度方向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三安装部连接的导线沿纵向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方便用户更换电瓶的连接端子,包括:电瓶、至少一导线端子和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上开设有两安装孔,两所述安装孔沿所述连接端子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电瓶上设有两电瓶端子,两所述电瓶端子沿所述电瓶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连接端子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电瓶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电瓶端子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端子上的一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导线端子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连接端子上的另一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更换方便,不会出错。不会出错。不会出错。


技术研发人员:廖永庆 刘瑜 龚士权 陈功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纽福克斯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4
技术公布日:2022/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