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识别金属端子位置的功率模块注塑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5778发布日期:2023-04-26 18:1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识别金属端子位置的功率模块注塑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识别金属端子位置的功率模块注塑外壳。


背景技术:

1、功率模块是一种将电力电子和集成电路技术结合的功率驱动器件。由于具有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等优势,智能功率模块赢得越来越大的市场,尤其适合于驱动电机的变频器及各种逆变电源,是变频调速、冶金机械、电力牵引、伺服驱动和变频家电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功率模块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二极管模块,m0sfet模块,智能功率(ipm)模块等。

2、功率模块注塑外壳主要包括注塑壳体和若干金属端子(也可以称为pin针),且该外壳形成的过程一般是:在注塑形成注塑壳体的过程中,将各个金属端子一同进行注塑,以使得各个金属端子与注塑壳体固定在一起。然而,这种方式形成的外壳存在以下缺陷:金属端子表面的注塑料去除时不易控制,金属端子面露出部分不固定,在金属端子上进行引线键合或焊接时,设备因金属端子识别位置偏差频繁报警,需要人工不时干预,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识别金属端子位置的功率模块注塑外壳,包括:

2、注塑壳体和至少一金属端子,金属端子与注塑壳体呈一体式设置,金属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尾部、主体部和引出部,尾部与主体部的连接处设置于注塑壳体内,主体部设置于注塑壳体内,引出部凸出于注塑壳体的表面设置,尾部上开设有一定位孔,定位孔设置于注塑壳体的外部。

3、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尾部与主体部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倒角。

4、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尾部与主体部共同呈l型设置。

5、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引出部的长度方向与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相同。

6、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尾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主体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相等,引出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小于主体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7、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主体部上开设有一通孔,通孔的轴线与定位孔的轴线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8、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引出部远离主体部的一端向远离主体部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一头部,头部靠近引出部的一端的外轮廓至头部远离引出部的一端的外轮廓呈减小设置。

9、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尾部、主体部和引出部均呈矩形体设置。

1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提供了一种便于识别金属端子位置的功率模块注塑外壳,通过在端子上开设定位孔,便于键合设备准确识别金属端子的位置,减少因端子位置识别偏差导致的产品报废以及人工干预的频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识别金属端子位置的功率模块注塑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壳体和至少一金属端子,所述金属端子与所述注塑壳体呈一体式设置,所述金属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尾部、主体部和引出部,所述尾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连接处设置于所述注塑壳体内,所述主体部设置于所述注塑壳体内,所述引出部凸出于所述注塑壳体的表面设置,所述尾部上开设有一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注塑壳体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识别金属端子位置的功率模块注塑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识别金属端子位置的功率模块注塑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与所述主体部共同呈l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识别金属端子位置的功率模块注塑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识别金属端子位置的功率模块注塑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主体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相等,所述引出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识别金属端子位置的功率模块注塑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定位孔的轴线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识别金属端子位置的功率模块注塑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一头部,所述头部靠近所述引出部的一端的外轮廓至所述头部远离所述引出部的一端的外轮廓呈减小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识别金属端子位置的功率模块注塑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引出部均呈矩形体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识别金属端子位置的功率模块注塑外壳,包括:注塑壳体和至少一金属端子,所述金属端子与所述注塑壳体呈一体式设置,所述金属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尾部、主体部和引出部,所述尾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连接处设置于所述注塑壳体内,所述主体部设置于所述注塑壳体内,所述引出部凸出于所述注塑壳体的表面设置,所述尾部上开设有一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注塑壳体的外部。通过对本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便于识别金属端子位置的功率模块注塑外壳,通过在端子上开设定位孔,便于键合设备准确识别金属端子的位置,减少因端子位置识别偏差导致的产品报废以及人工干预的频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倪佳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谷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