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触电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98913发布日期:2023-02-07 17:4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触电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触电充电器。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电池材料技术的发展,电池的工作能力大幅度的提升,其应用范围也已经从一些小功率的电子类电气装置而延伸到一些大功率的动力类电气装置,如电动工具等,充电器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的充电设备,在使用充电器给高电压的电池包充电时,由于充电电压较高,在充电器上未配接高电压的电池包时,外露的带电的电极端子容易被人们意外的接触到,或者被物体意外的导通,存在触电或者短路、火花等危险。
3.现有技术中部分结构设计的防触电结构不够全面,使用时容易造成安全风险,且插入时的位置不够固定,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生脱落,造成充电不及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触电充电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触电充电器,其结构设计的防触电结构有所改善,使用时不易造成安全风险,且插入时的位置更为固定,长时间使用也能够保持插接稳固,保证充电稳定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触电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通电单元和连接单元;
6.充电器壳体:的后端安装有连接单元;
7.通电单元:包含有线路板、连接座、定位块、金属插片、保护套、连接片、限位片和活动组件,所述充电器壳体的内壁左右两端下侧设有线路板,所述电器壳体的内壁左右两端位于线路板的上侧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前端左右两侧设有一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前端设有金属插片,且两个金属插片穿过充电器壳体,所述金属插片的外围中部设有保护套,且两个保护套横向活动连接充电器壳体的矩形槽,两个保护套的后端位于充电器壳体的内部设有连接片,所述保护套的前端外侧设有限位片,所述连接座的前端设有活动组件。
8.充电器壳体提升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提升防护性,连接座通过定位块固定金属插片的位置,使用时,将金属插片插入插座中,在插入的过程中,插座的端面抵住限位片后推动保护套沿着金属插片的方向插入充电器壳体内,连接片增加两个保护套的活动稳定性,插入后通过线路板进行电流的转换和输送,活动组件提升连接片的活动稳定性。
9.进一步的,活动组件包含有固定柱和弹簧,所述连接座的前端中心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前端固定连接充电器壳体的内壁前端,所述连接片的后端中心开设有对应固定柱的滑孔,且滑孔横向活动连接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围位于连接座和连接片之间设有弹簧。固定柱限制连接片的活动位置,当不使用或者拔出充电器时,利用弹簧的张力将连接
片顶出,进一步的将保护套套接于金属插片的外围,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触电,提升使用安全性。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单元包含有usb插座、usb插头、强化套和导线,所述充电器壳体的后端中心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内端设有usb插座,所述usb插座的输入端连接线路板的输出端,所述usb插座的后侧设有usb插头,所述usb插头的后端固定连接导线的一端,所述导线和usb插头的连接处外围设有强化套。充电前,将导线的外端连接外部送电装置,便于进行电流的转换,然后将usb插头插入usb插座中,利用导线进行导电,强化套提升连接处的抗弯折性。
11.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滑凹槽,所述充电器壳体的上下两端开设有防滑凹槽,且防滑凹槽一共设有两个。防滑凹槽在进行充电器的插拔时,提升使用稳定性,防止打滑而掉落。
12.进一步的,还包括圆形槽,所述金属插片的左右两端前侧开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一共设有两个。圆形槽增加金属插片插入插座后的稳定性,防止使用中发生脱落,保证充电稳定性。
13.进一步的,还包括弧形卡槽,所述充电器壳体的前端位于保护套的外侧开设有对应限位片的弧形卡槽,且弧形卡槽和限位片相配合。弧形卡槽在金属插片插入插座之后,可以将保护套上的连接片进行收缩,提升充电器壳体和插座的接触紧密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防触电充电器,具有以下好处:
15.1、本防触电充电器,设置了灵活进行收缩的保护套,能够在不使用或充电器插入插座时,提供足够的防护,大大降低触电的风险;
16.2、本防触电充电器,通过多样的防滑稳固结构,提升充电器插拔时的便捷性,并在充电时防止充电器掉落,提升使用稳定性;
17.3、本防触电充电器,其结构设计的防触电结构有所改善,使用时不易造成安全风险,且插入时的位置更为固定,长时间使用也能够保持插接稳固,保证充电稳定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器壳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电单元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器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充电器壳体、2通电单元、21线路板、22连接座、23定位块、24金属插片、25保护套、26连接片、27限位片、28固定柱、29弹簧、3连接单元、31usb插座、32usb插头、33强化套、34导线、4防滑凹槽、5圆形槽、6弧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触电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
1、通电单元2和连接单元3;
25.充电器壳体1:的后端安装有连接单元3;
26.连接单元3包含有usb插座31、usb插头32、强化套33和导线34,充电器壳体1的后端中心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内端设有usb插座31,usb插座31的输入端连接线路板21的输出端,usb插座31的后侧设有usb插头32,usb插头32的后端固定连接导线34的一端,导线34和usb插头32的连接处外围设有强化套33。充电前,将导线34的外端连接外部送电装置,便于进行电流的转换,然后将usb插头32插入usb插座31中,利用导线34进行导电,强化套33提升连接处的抗弯折性。
27.通电单元2:包含有线路板21、连接座22、定位块23、金属插片24、保护套25、连接片26、限位片27和活动组件,充电器壳体1的内壁左右两端下侧设有线路板21,电器壳体1的内壁左右两端位于线路板21的上侧设有连接座22,连接座22的前端左右两侧设有一个定位块23,定位块23的前端设有金属插片24,且两个金属插片24穿过充电器壳体1,金属插片24的外围中部设有保护套25,且两个保护套25横向活动连接充电器壳体1的矩形槽,两个保护套25的后端位于充电器壳体1的内部设有连接片26,保护套25的前端外侧设有限位片27,连接座22的前端设有活动组件。
28.充电器壳体1提升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提升防护性,连接座22通过定位块23固定金属插片24的位置,使用时,将金属插片24插入插座中,在插入的过程中,插座的端面抵住限位片27后推动保护套25沿着金属插片24的方向插入充电器壳体1内,连接片26增加两个保护套25的活动稳定性,插入后通过线路板21进行电流的转换和输送,活动组件提升连接片26的活动稳定性。
29.活动组件包含有固定柱28和弹簧29,连接座22的前端中心设有固定柱28,固定柱28的前端固定连接充电器壳体1的内壁前端,连接片26的后端中心开设有对应固定柱28的滑孔,且滑孔横向活动连接固定柱28,固定柱28的外围位于连接座22和连接片26之间设有弹簧29。固定柱28限制连接片26的活动位置,当不使用或者拔出充电器时,利用弹簧29的张力将连接片26顶出,进一步的将保护套25套接于金属插片24的外围,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触电,提升使用安全性。
30.还包括防滑凹槽4,充电器壳体1的上下两端开设有防滑凹槽4,且防滑凹槽4一共设有两个。防滑凹槽4在进行充电器的插拔时,提升使用稳定性,防止打滑而掉落。
31.还包括圆形槽5,金属插片24的左右两端前侧开设有圆形槽5,且圆形槽5一共设有两个。圆形槽5增加金属插片24插入插座后的稳定性,防止使用中发生脱落,保证充电稳定性。
32.还包括弧形卡槽6,充电器壳体1的前端位于保护套25的外侧开设有对应限位片27的弧形卡槽6,且弧形卡槽6和限位片27相配合。弧形卡槽6在金属插片24插入插座之后,可以将保护套25上的连接片26进行收缩,提升充电器壳体1和插座的接触紧密型。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触电充电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充电前,将导线34的外端连接外部送电装置,便于进行电流的转换,然后将usb插头32插入usb插座31中,利用导线34进行导电,强化套33提升连接处的抗弯折性,充电器壳体1提升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提升防护性,连接座22通过定位块23固定金属插片24的位置,固定柱28限制连接片26的活动位置,当不使用或者拔出充电器时,利用弹簧29的张力将连接片26顶出,进一步的将保护套25套
接于金属插片24的外围,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触电,提升使用安全性,使用时,将金属插片24插入插座中,在插入的过程中,插座的端面抵住限位片27后推动保护套25沿着金属插片24的方向插入充电器壳体1内,连接片26压缩弹簧29,并增加两个保护套25的活动稳定性,弧形卡槽6在金属插片24插入插座之后,可以将保护套25上的连接片26进行收缩,提升充电器壳体1和插座的接触紧密性,插入后通过线路板21进行电流的转换和输送,防滑凹槽4在进行充电器的插拔时,提升使用稳定性,防止打滑而掉落,圆形槽5增加金属插片24插入插座后的稳定性,防止使用中发生脱落,保证充电稳定性,整体充电器使用完毕。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