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线圈上的改良型定子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97115发布日期:2023-06-08 13:4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线圈上的改良型定子骨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线圈上的改良型定子骨架。


背景技术:

1、电磁线圈在通电时会产生磁场,而在产生磁场的同时,也会产生热量,尤其是电磁线圈应用于激光驱动的质子医疗范围中的强磁场重频磁体时,单次通电加载,可产生10t以上强磁场,但是由于电磁线圈电阻的存在,而产生强磁场就需要其强大的电流和密集的绕线,因此电磁线圈在产生强磁场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焦耳热,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排出,将会使线圈温度升高,增加线圈的电阻,在下一次加载时,会产生更多的热量,降低磁场强度,所以这些热量必须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电磁线圈上的改良型定子骨架,实现电磁线圈的主动散热,提高电磁线圈的散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磁线圈上的改良型定子骨架,包括用于线圈缠绕的绕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的上端放射状均布有多根上挡杆,绕线筒的下端放射状均布有多根下挡杆,在绕线筒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在上挡杆上设置有支架,支架内倒立设置有一风扇。

3、作为改进,所述绕线筒内设置有散热件,散热件包括内柱和外柱,外柱的外侧壁和绕线筒内侧壁贴合,内柱和外柱之间连接有连接片。

4、再改进,所述内柱上开设有中通孔,中通孔内设置有导磁棒。

5、再改进,所述绕线筒的外周壁上沿轴线方向间隔并列布置有多个卡线槽,卡线槽呈内端小外端大的梯形结构,散热孔开设于卡线槽的槽底。

6、再改进,所述上挡杆和下挡杆螺旋连接于绕线筒上。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绕线筒两端的挡板结构设计成放射状布置的挡杆结构,相邻两个挡杆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同时,在绕线筒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利用绕线筒端部的风扇实现对线圈进行散热,风扇产生的风会通过挡杆之间的间隙实现对线圈端面进行吹风冷却,同时,冷风也会从绕线筒内进入,再通过绕线筒上的各个散热孔对线圈径向进行吹风冷却,另外,在进一步的方案中,通过再绕线筒内设置一个散热件,散热件的外柱将线圈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将热量传递至连接片和内柱上,风扇再对内柱和连接片进行降温,由于风扇和连接片的位置正对布置,这样,提高了风吹冷却的冷却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线圈上的改良型定子骨架,包括用于线圈缠绕的绕线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1)的上端放射状均布有多根上挡杆(21),绕线筒(1)的下端放射状均布有多根下挡杆(22),在绕线筒(1)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1),在上挡杆(21)上设置有支架(3),支架(3)内倒立设置有一风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线圈上的改良型定子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1)内设置有散热件(5),散热件(5)包括内柱(51)和外柱(52),外柱(52)的外侧壁和绕线筒(1)内侧壁贴合,内柱(51)和外柱(52)之间连接有连接片(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磁线圈上的改良型定子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柱(51)上开设有中通孔(511),中通孔(511)内设置有导磁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线圈上的改良型定子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1)的外周壁上沿轴线方向间隔并列布置有多个卡线槽(12),卡线槽(12)呈内端小外端大的梯形结构,散热孔(11)开设于卡线槽(12)的槽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线圈上的改良型定子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杆(21)和下挡杆(22)螺旋连接于绕线筒(1)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线圈上的改良型定子骨架,包括骨架和线圈,骨架包括用于线圈缠绕的绕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的上端放射状均布有多根上挡杆,绕线筒的下端放射状均布有多根下挡杆,在绕线筒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在上挡杆上设置有支架,支架内倒立设置有一风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线圈上的改良型定子骨架,实现电磁线圈的主动散热,提高电磁线圈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万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