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封装膜、电池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5575发布日期:2023-05-07 05:0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电芯封装膜、电池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封装膜、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不断发展和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新能源汽车厂家对锂电池循环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方壳锂离子电池在电芯入壳前,会在电芯表面包覆一层电芯封装膜,用来隔开铝壳与电芯,起到绝缘防护的作用。

2、锂离子电池内部电芯由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组成,中间浸润有电解液。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极片脱出,通过电解液穿过隔膜,嵌入负极极片。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极片脱出再重新嵌入正极。充放电过程负极极片在充放电过程中有明显的厚度变化,长期循环后会有不可逆的厚度增长。因此电芯刚入壳时群裕度较小,极片间隙较大,但极片间隙较大会造成在化成过程中极片易受浸润、极片间隙、产气等影响会出现电芯界面打皱、黑斑甚至析锂等电芯界面异常的问题。电芯界面异常难以通过性能测试发现,电芯界面异常会带来活性锂损失和锂枝晶生长,长期循环中会不断恶化,给电芯乃至整车带来安全隐患。因此目前极片预留较大间隙的虽能解决充放电过程负极极片在充放电过程中有明显的厚度变化的问题,但极片间隙较大也造成电芯界面异常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封装膜、电池及用电装置,旨在有效解决目前极片预留较大间隙和产气排出不良造成电芯界面异常的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封装膜,所述电芯封装膜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膜片本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凸起,其中,所述凸起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膜片本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壳体、电芯、以及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芯封装膜,其中,所述电芯收容于所述壳体中,所述电芯封装膜包覆于所述电芯,所述的电芯封装膜的凸起位于所述膜片本体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电装置,所述用电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

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电芯封装膜的膜片本体上设置凸起,凸起抵接壳体从而减小极片的间隙,从而解决极片过大间隙导致的电芯界面异常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所述凸起上设置通孔增加电池化成过程中极片产气的透过性,从而避免受力状态下气泡聚集在极片中,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芯封装膜,用于包覆电芯(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封装膜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膜片本体(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凸起(40),其中,所述凸起(40)上设有通孔(41),所述通孔(41)连通所述膜片本体(1)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封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40)的底部(43)与所述膜片本体(1)通过圆弧结构(47)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封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封装膜包括多个凸起(40),所述多个凸起(40)呈行列对齐形式或行列交错形式的阵列式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封装膜,其特征在于,相邻凸起(40)之间的最小间距为3毫米至10毫米。

5.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电芯(200)、以及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芯封装膜,其中,所述电芯(200)收容于所述壳体(100)中,所述电芯封装膜包覆于所述电芯(200),所述的电芯封装膜的凸起(40)位于所述膜片本体(1)靠近所述壳体(100)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本体(1)包括:第一主膜片(10)、第二主膜片(20),所述第一主膜片(10)、第二主膜片(20)分别与所述电芯(200)表面积最大的面贴合,所述凸起(40)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膜片(10)和/或所述第二主膜片(2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膜片(10)和/或所述第二主膜片(20)的边缘与所述凸起(40)之间的最小距离为5-1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主膜片(10)和/或所述第二主膜片(20)上设有凸起区域(101),所述凸起(40)位于所述凸起区域(101)内,所述凸起区域(101)的面积为第一主膜片(10)或所述第二主膜片(20)的面积的80%至9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40)包括与所述膜片本体(1)固定连接的底部(43)、与所述底部(43)相对的顶部(42),以及位于所述顶部(42)和所述底部(43)之间的侧壁(44),所述顶部(42)、所述底部(43)和所述侧壁(44)共同形成空腔(45),其中,所述底部(43)上设有开口(46),所述顶部(42)与所述壳体(100)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40)在所述膜片本体(1)上的投影呈圆形,所述顶部(42)的直径为1毫米至6毫米,所述底部(43)的直径为3毫米至10毫米;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40)的高度为1毫米至5毫米,所述侧壁(44)所在平面与底部(43)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度至90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40)在所述膜片本体(1)上的投影呈圆形,所述底部(43)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相邻凸起(40)之间的最小间距,和/或所述底部(43)的直径大于0.5倍的凸起(40)的高度;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1)设置在所述侧壁(44)上,所述通孔(41)与所述空腔(45)相连通,所述顶部(42)为平面。

14.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5-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封装膜、电池及用电装置。所述电芯封装膜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膜片本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凸起,其中,所述凸起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膜片本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本技术在电芯封装膜的膜片本体上设置凸起,凸起抵接壳体从而减小极片的间隙,从而解决极片过大间隙导致的电芯界面异常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所述凸起上设置通孔增加电池化成过程中极片产气的透过性,从而避免受力状态下气泡聚集在极片中,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丁佳林,贺梦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