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导电片和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7234发布日期:2023-04-19 03:5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导电片和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专利涉及电池的,具体而言,涉及电池的导电片和电池。


背景技术:

1、随着动力电池以及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以其高容量等优良特性,得到了广泛地运用。

2、电池包括壳体、顶盖片以及电芯等,其中,电芯是电池的储电元件,置于壳体的内部,壳体的上端具有上端开口,顶盖片则封闭在壳体的上端的开口,顶盖片上设置有极柱,电池通过极柱实现对外部电性连接。

3、现有技术中,壳体内部设置有导电片,利用导电片分别连接极柱以及电芯的极耳,使得极耳与极柱电性连接,但是,现时的导电片结构复杂,成型工艺也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池的导电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的导电片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电池的导电片,包括与极柱连接的极柱连接片,所述极柱连接片的外周朝下延伸形成有熔断片,所述熔断片的上端连接在极柱连接片的外周,所述熔断片的下端朝下延伸布置,所述熔断片的下端朝外延伸有与极耳连接的极耳连接片;

3、所述熔断片分别与极柱连接片以及极耳连接片弯折布置,所述极柱连接片、熔断片以及极耳连接片一体成型。

4、进一步的,所述极柱连接片与极耳连接片呈上下错位布置。

5、进一步的,所述极柱连接片、熔断片以及极耳连接片通过多次墩压一体成型。

6、进一步的,所述极柱连接片以及极耳连接片的厚度均不小于0.5mm。

7、进一步的,所述极柱连接片呈圆形片状。

8、进一步的,所述极柱连接片上仅设有一个所述熔断片。

9、进一步的,所述极耳连接片的内侧连接在熔断片的下端,所述极耳连接片的外侧朝内凹陷形成凹陷缺口。

10、进一步的,所述极柱连接片上设有两个所述熔断片,两个所述熔断片相向间隔布置;所述极耳连接片呈方形状。

11、进一步的,所述极柱连接片上设有两个所述熔断片,两个所述熔断片相向间隔布置;所述极耳连接片呈扇形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电池的导电片,极耳连接片、熔断片以及极柱连接片一体成型,极柱连接片与极耳连接片呈上下布置,便于与极柱以及极耳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其制作工艺也简单。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池的导电片。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由于电池的导电片结构简单,制作工艺也简单,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且降低电池的制造成本。



技术特征:

1.电池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极柱连接的极柱连接片,所述极柱连接片的外周朝下延伸形成有熔断片,所述熔断片的上端连接在极柱连接片的外周,所述熔断片的下端朝下延伸布置,所述熔断片的下端朝外延伸有与极耳连接的极耳连接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片与极耳连接片呈上下错位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片、熔断片以及极耳连接片通过多次墩压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片以及极耳连接片的厚度均不小于0.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片呈圆形片状。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片上仅设有一个所述熔断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片的内侧连接在熔断片的下端,所述极耳连接片的外侧朝内凹陷形成凹陷缺口。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片上设有两个所述熔断片,两个所述熔断片相向间隔布置;所述极耳连接片呈方形状。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片上设有两个所述熔断片,两个所述熔断片相向间隔布置;所述极耳连接片呈扇形状。

10.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导电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电池的导电片和电池,电池的导电片包括与极柱连接的极柱连接片,极柱连接片的外周朝下延伸形成有熔断片,熔断片的上端连接在极柱连接片的外周,熔断片的下端朝下延伸布置,熔断片的下端朝外延伸有与极耳连接的极耳连接片;熔断片分别与极柱连接片以及极耳连接片弯折布置,极柱连接片、熔断片以及极耳连接片一体成型;极耳连接片、熔断片以及极柱连接片一体成型,极柱连接片与极耳连接片呈上下布置,便于与极柱以及极耳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其制作工艺也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生,李华,覃太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