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滤波器谐振柱优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8615发布日期:2023-05-17 16:52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滤波器谐振柱优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金属滤波器谐振柱,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滤波器谐振柱优化结构。


背景技术:

1、谐振滤波器是用于滤除电力系统中某一次或多次谐振的装置;其结构大多数为电感、电容和电阻等元件组合而成,电容即为谐振滤波器中的谐振柱,谐振柱又名振子、反射杆、谐振子、谐振杆等。当对金属滤波器低互调值要求较高的产品加工时,需保证谐振柱的质量以及生产要求和精度,从而才能达到低互调值产品加工时的要求。

2、如附图4-6,其中图6上a-a部分长度为9mm,b-b部分长度为8mm,此时在谐振柱上形成的接触面单边宽度即为0.5mm,该接触面窄,谐振柱电镀面积大,无法达到低互调值严格产品的加工。

3、为此提出一种金属滤波器谐振柱优化结构来提升谐振柱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滤波器谐振柱优化结构,具有提高回损,提高插损,提升互调值稳定性,提升合格率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滤波器谐振柱优化结构,包括新谐振柱,所述新谐振柱一端还设置有新接触面。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属滤波器谐振柱优化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新谐振柱与新接触面之间a-a长度为9mm,b-b长度为6.5mm。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属滤波器谐振柱优化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新谐振柱与新接触面连接端部的单边长度为1.25mm。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大谐振器底部接触面,由原来的单边0.5mm加宽至单边1.25mm,改变电镀过程中出现的碰伤面积接触不良,同时也降低了电镀成本,同时通过验证(附图7)获得:

6、1、谐振柱底部与腔体接触面结合更密切;

7、2、回损比更改前更稳定,且回损提高了1.5db;

8、3、插损比更改前指标提高了0.1db:

9、4、产品pim数据比更改前提升了2dbm,而且互调值更稳定;

10、5、pim一次性合格率提升50%。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滤波器谐振柱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新谐振柱(1),所述新谐振柱(1)一端还设置有新接触面(2),所述新谐振柱(1)与新接触面(2)之间a-a长度为9mm,b-b长度为6.5mm,所述新谐振柱(1)与新接触面(2)连接端部的单边长度为1.25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金属滤波器谐振柱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金属滤波器谐振柱优化结构,包括新谐振柱,所述新谐振柱一端还设置有新接触面,通过增大谐振器底部接触面,由原来的单边0.5mm加宽至单边1.25mm,改变电镀过程中出现的碰伤面积接触不良,同时也降低了电镀成本,同时谐振柱底部与腔体接触面结合更密切;回损比更改前更稳定,且回损提高了1.5dB;插损比更改前指标提高了0.1dB;产品PIM数据比更改前提升了2dBm,而且互调值更稳定;PIM一次性合格率提升50%。

技术研发人员:陈希斌,贾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宝迈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