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5114发布日期:2023-01-25 11:2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烘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贴好膜的引线框架加热,减小贴膜后产生的气泡,使膜与引线框架贴合更加牢固的烘箱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机构贴膜的方式是将膜先贴在引线框架上然后进行装芯片、打线等工序;随着芯片生产工艺变更,管脚和膜纸之间有间隙,提前贴膜,球焊时,管脚无法压紧,会晃动,故而针对芯片生产工艺的变更设计开发了后贴膜机。
3.烘箱装置为后贴膜机的一部分,是将贴好膜的引线框架经过高温加热,减小膜上的气泡,使膜与框架贴合更加牢固。现有常用的加热方式,是将贴好膜的引线框架放入移动加热板上进行高温加热,加热板只有一块,效率低且没有保温罩壳,加热时温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烘箱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相互独立加热和温度控制的烘箱装置。
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罩壳,多个加热平台和多个移动机构;每个所述加热平台对应一个移动机构,由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推入所述保温罩壳内。多个加热平台可以单独对每个引线框架进行加热,和保温罩壳相配合,形成多个独立的烘箱单元,相互之间加热不受影响,也可以独立控制加热温度。通过移动机构推送可以实现引线框架的自动装载和卸载。
7.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平台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接料板,加热板,隔热板和固定底板;所述加热板内设置有电加热棒。接料板用于承载引线框架,加热板对接料板上的引线框架进行加热,隔热板用于防止热量传递至移动机构处,固定底板用于与移动机构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座上的移动轴,所述移动轴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加热平台的固定底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通过电机驱动的同步带轮驱动沿所述移动轴移动。固定底板上的加热平台沿移动轴前后移动,将加热平台推送至保温罩壳内形成独立的烘箱单元,实现引线框架的独立加热。
9.优选的:所述移动轴为两根,上下平行设置;所述支撑组件为两个,分别连接所述固定底板的两端。两根移动轴和两个支撑组件的设置使得加热平台的移动更加顺畅、平稳。另外,一端的支撑组件也可以当作一个盖板,对加热平台和保温罩壳配合形成的烘箱单元进行封闭,防止热量散失,节能降耗。
10.其进一步特征还在于:所述保温罩壳包括底板、保温壳体,所述保温壳体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保温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和吸风管。保温壳体和多个加热平台配合形成的烘箱单元,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每个烘箱单元进行测温控制,通过吸风管进行箱内
空气流动。
11.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传感器固定板组件上。
12.优选的: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温控探头,可以实现每个加热平台单独控温。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移动机构上的多个加热平台与保温罩壳配合形成多个独立的烘箱单元。引线框架相互之间加热不受影响,也可以独立控制加热温度;通过移动机构推送可以实现引线框架的自动装载和卸载。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加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14.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15.图 2 为加热平台示意图。
16.图 3 为加热平台分解示意图。
17.图 4 为移动机构示意图。
18.图 5 为移动机构分解示意图。
19.图 6 为保温罩壳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一种包括保温罩壳3,多个加热平台1和多个移动机构2。每个加热平台1对应一个移动机构2,由移动机构2驱动推入保温罩壳3内。
21.如图2、3所示,加热平台1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接料板101,加热板102,隔热板103和固定底板104。加热板102内设置有电加热棒106和温控探头105。接料板101用于承载引线框架,加热板102对接料板101上的引线框架进行加热,隔热板103用于防止热量传递至移动机构2处,固定底板104用于与移动机构2连接。
22.如图4、5所示,移动机构2包括设置在前后两个支撑座201上的两根移动轴202,两根移动轴202上下平行设置。移动轴202上设置有两个支撑组件205,加热平台1的固定底板104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撑组件205上。支撑组件205通过电机203驱动的同步带轮204驱动沿移动轴202移动。固定底板104上的加热平台1沿移动轴202前后移动,将加热平台1推送至保温罩壳3内形成独立的烘箱单元,实现引线框架的独立加热。一端的支撑组件205也可以作为一个盖板,对加热平台1和保温罩壳3配合形成的烘箱单元进行封闭,防止热量散失,节能降耗。
23.如图6所示,保温罩壳3包括底板301、保温壳体302,保温壳体302设置在底板301上,保温壳体302上设置有吸风管305和多个温度传感器304。温度传感器304设置在传感器固定板组件303上。保温壳体302和多个加热平台1配合形成的烘箱单元,通过温度传感器304对每个烘箱单元进行测温控制,通过吸风管305实现箱内空气流动。
24.本实用新型多个加热平台1可以单独对每个引线框架进行加热,和保温罩壳3相配合,形成多个独立的烘箱单元,相互之间加热不受影响,也可以独立控制加热温度。通过移动机构推送可以实现引线框架的自动装载和卸载。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加热效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罩壳,多个加热平台和多个移动机构;每个所述加热平台对应一个移动机构,由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推入所述保温罩壳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平台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接料板,加热板,隔热板和固定底板;所述加热板内设置有电加热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座上的移动轴,所述移动轴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加热平台的固定底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通过电机驱动的同步带轮驱动沿所述移动轴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轴为两根,上下平行设置;所述支撑组件为两个,分别连接所述固定底板的两端。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壳包括底板、保温壳体,所述保温壳体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保温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和吸风管。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传感器固定板组件上。7.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温控探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罩壳,多个加热平台和多个移动机构;每个所述加热平台对应一个移动机构,由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推入所述保温罩壳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移动机构上的多个加热平台与保温罩壳配合形成多个独立的烘箱单元。引线框架相互之间加热不受影响,也可以独立控制加热温度;通过移动机构推送可以实现引线框架的自动装载和卸载。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加热效率高。加热效率高。加热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峰 马浩锋 伏道俊 蒋华 张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新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2
技术公布日:2023/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