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9023发布日期:2023-08-04 00:2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被应用于储能、动力电池等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安全也受到重点关注。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原理和结构特性,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而且该热量会逐渐增加,若产生的热量没有及时释放,热量将会累积于单体电池中,造成电池温度不均匀,从而降低电池使用寿命,严重时电池的热平衡被破坏,引发一连串的自加热副反应,进而引发电池的安全事故。

2、目前,主要采用对电池本体进行散热的方式,例如,中国专利cn213042970u公开了一种带温控的电池模组,该带温控的电池模组包括底座、电池和端板。底座包括由铝型材一体化成型的底板和两块侧板。两块侧板分别竖直相对设置于底板的两边,使得底座呈u形结构。底板上设有加热板槽和冷却板槽。加热板槽内设置有加热板。冷却板槽内设置有液冷板。电池沿着两块侧板之间的中心线方向按顺序依次排列在底座上,并设于两块侧板之间的底板上。两块侧板的间距与电池的宽度相匹配,使得电池排列而成的电池排两边受限于两块侧板。电池排两端分别受限于两块端板。端板设置在底座上,并与底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由铝型材一体化成型的底座代替传统电池模组的底板以强化电池模组底板的物理强度。

3、上述液冷板能够对电池本体进行有效散热,但是,该种冷却方式无法对电池的热量集中处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冷却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电池温控结构冷却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箱体、温控单元和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在箱体内,且电池的极柱上设置有通槽;所述温控单元包括传热组件、散热组件和热管;所述热管的一段设置在电池的极柱通槽内,另一段与传热组件实现热交换,且极柱与传热组件之间绝缘;所述热管将电池热量传递至传热组件;所述传热组件将电池热量从箱体内传递至箱体外;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箱体外,将传热组件传递的电池热量进行处理。

4、进一步地,所述通槽的深度小于热管的直径,所述热管直径与通槽最宽处的比为1:1.05~1:1.1。

5、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的极柱包括侧壁、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通槽设置在侧壁或第一端面上,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7~12mm。

6、进一步地,所述通槽将第一端面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电连接区,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与第一端面的面积比不低于50%。

7、进一步地,所述通槽的长度与电池的盖板宽度比为0.7:1~0.9:1。

8、进一步地,所述极柱的高度为20mm~25mm。

9、进一步地,所述通槽的断面呈c字形或u字形。

10、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密封式箱体。

11、进一步地,所述通槽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或者,所述热管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12、进一步地,所述传热组件和热管通过绝缘换热件实现热交换,所述绝缘换热件为绝缘换热板或导热绝缘垫,所述绝缘换热板为导热陶瓷板,所述导热绝缘垫为导热硅胶垫。

13、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4、电池的温度主要集中于极柱上,本实用新型将热管设置在电池极柱的通槽内,与电池极柱紧密接触,当电池温度过高时,热管将极柱的热量及时导出,使极柱的温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该种方式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电池产生的热量,冷却效率较高;同时,该种方式可有效对电池温度最高处的热量进行及时处理,避免电池热量集中,进而避免因电池局部温度过高导致的温度不均衡而对电池产生的损害,从而能够使电池的热量达到均衡。此外,本实用新型将电池的热量通过传热组件传递至箱体外侧,通过箱体外侧的散热组件对该热量进行处理,该方式不仅能够避免电池热量集中在箱体内,对箱体内的电池产生影响,还能够充分利用外部环境的温度,减少了温控的能耗。

1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温控单元和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深度小于热管的直径,所述热管直径与通槽最宽处的比为1:1.05~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极柱包括侧壁、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通槽设置在侧壁或第一端面上,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7~1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将第一端面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电连接区,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与第一端面的面积比不低于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长度与电池的盖板宽度比为0.7:1~0.9: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的高度为20mm~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断面呈c字形或u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密封式箱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或者,所述热管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件和热管通过绝缘换热件实现热交换,所述绝缘换热件为绝缘换热板或导热绝缘垫,所述绝缘换热板为导热陶瓷板,所述导热绝缘垫为导热硅胶垫。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电池温控结构冷却效率较低的问题。该储能装置包括箱体、温控单元和电池;电池设置在箱体内,温控单元包括传热组件、散热组件和热管;热管的一段设置在电池的极柱通槽内,另一段与传热组件实现热交换;热管将电池热量传递至传热组件;传热组件将电池热量从箱体内传递至箱体外;散热组件设置在箱体外,将传热组件传递的电池热量进行处理。本技术将热管设置在电池极柱上,当电池温度过高时,热管将电池极柱的热量及时导出,使电池极柱的温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该种方式可有效对电池温度最高处的热量进行及时处理,避免电池热量集中,从而能够使电池的热量达到均衡。

技术研发人员:张三学,雷政军,翟腾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奥林波斯电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