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结构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6078发布日期:2023-06-03 08:5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结构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冷却,尤其是指一种冷却结构及电池。


背景技术:

1、电池主要包括电芯模组,电芯模组在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为减少热量对电池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电池的正常使用,需要对电池进行降温。

2、由于电芯模组的顶部设有防爆阀以保证电池的使用安全,且需要设置连接插件进行布线连接,结构较为复杂,不易于设置冷却结构,故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电芯模组的底部设置冷却结构,由电芯模组的底部对其进行冷却。

3、但对于充放电倍率较高的电池,其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高,且电池顶部的温度通常会高于其底部的温度,因此,仅在电芯模组的底部设置冷却结构无法有效对电芯模组进行有效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的冷却结构及电池,能有效对电芯模组进行有效降温。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结构,冷却结构用于设于电芯模组的上方,冷却结构包括本体,本体的内部形成有至少一条供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流道;

3、本体上设有至少一处镂空部,镂空部沿第一方向贯穿本体,且沿第一方向,每个镂空部与电芯模组顶部的防爆阀或连接插件对应设置。

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体包括多个冷却区及多个连接区,冷却区及连接区沿第二方向交替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冷却区之间均设有连接区,镂空部设于连接区;

5、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镂空部包括多个通孔,通孔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沿第一方向,每个通孔均与电芯模组的至少一个防爆阀对应设置;

7、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镂空部包括缺口,每个连接区沿第三方向的两侧与相邻的两个冷却区围合形成缺口,沿第一方向,每个缺口均与电芯模组的至少一个连接插件对应设置;

9、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冷却流道铺设于各冷却区,且冷却流道贯穿各连接区,沿第一方向,冷却区与电芯模组的汇流排对应设置。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体包括第一板及第二板,第一板与第二板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并固定相接,第一板朝向第二板的一侧凹设有流道槽,第二板朝向第一板的一侧表面与流道槽围合形成冷却流道。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流道槽包括设于各冷却区的冷却槽及设于各连接区的连通槽,每个连接区的连通槽与相邻的两个冷却区的冷却槽连通。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冷却槽中凸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凸起部与第二板相接。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体开设有入口及出口,每条冷却流道的第一端与入口连通,每条冷却流道的第二端与出口连通。

1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电池包括电芯模组及如上所述的冷却结构,冷却结构设于电芯模组的上方。

1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电池还包括导热胶层,导热胶层设于冷却结构及电芯模组的汇流排之间,电芯模组的各汇流排分别通过导热胶层与冷却结构粘接固定。

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结构及电池,在冷却结构设于电芯模组上方时,通过在本体上与电芯模组顶部的防爆阀及连接插件对应的位置设置的镂空部,可以对防爆阀及连接插件的位置进行避让,以保证防爆阀的正常使用以及连接插件的正常布设,同时从电芯模组的顶部与其进行换热,从而有效对电芯模组进行冷却降温。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用于设于电芯模组的上方,所述冷却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形成有至少一条供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多个冷却区及多个连接区,所述冷却区及所述连接区沿第二方向交替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冷却区之间均设有所述连接区,所述镂空部设于所述连接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包括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沿所述第一方向,每个所述通孔均与所述电芯模组的至少一个所述防爆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包括缺口,每个所述连接区沿第三方向的两侧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区围合形成所述缺口,沿所述第一方向,每个所述缺口均与所述电芯模组的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插件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铺设于各所述冷却区,且所述冷却流道贯穿各所述连接区,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冷却区与所述电芯模组的汇流排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板及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并固定相接,所述第一板朝向所述第二板的一侧凹设有流道槽,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第一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流道槽围合形成所述冷却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槽包括设于各所述冷却区的冷却槽及设于各所述连接区的连通槽,每个所述连接区的所述连通槽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区的所述冷却槽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中凸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板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开设有入口及出口,每条所述冷却流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入口连通,每条所述冷却流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出口连通。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电芯模组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结构,所述冷却结构设于所述电芯模组的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导热胶层,所述导热胶层设于所述冷却结构及所述电芯模组的汇流排之间,所述电芯模组的各所述汇流排分别通过所述导热胶层与所述冷却结构粘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却结构及电池,冷却结构用于设于电芯模组的上方,所述冷却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形成有至少一条供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流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结构及电池,在冷却结构设于电芯模组上方时,通过在本体上与电芯模组顶部的防爆阀及连接插件对应的位置设置的镂空部,可以对防爆阀及连接插件的位置进行避让,以保证防爆阀的正常使用以及连接插件的正常布设,同时从电芯模组的顶部与其进行换热,从而有效对电芯模组进行冷却降温。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炜,侯宏伟,薛从文,王勒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