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7672发布日期:2023-04-30 00:58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通信、雷达设备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


背景技术:

1、垂直互联结构是通信、雷达设备的组成结构,且垂直互联结构与毫米波小型化设备有关。现有技术中的垂直互联结构可以采用多层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线路板)或者低温共烧陶瓷制作两个以上的功能电路,通常使用bga(ball gridarray,球栅阵列封装)焊球对两种电路进行焊接。为了保证垂直互联结构的射频性能,通常采用bga焊球与垂直通孔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焊接,从可靠性的角度考虑,在垂直通孔上直接焊接会影响垂直通孔的可靠性,同时也会影响焊接的可靠性。在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性能要求的军用设备、航空航天设备中,垂直通孔上直接焊接的工艺将不能满足可靠性的要求,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垂直通孔直接焊接的方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解决了在垂直通孔上直接焊接影响垂直通孔的可靠性,同时也会影响焊接的可靠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包括:

3、非对称带状线结构,其包括第一带状线本体和第二带状线本体;

4、信号焊球,其连接在所述第一带状线本体和第二带状线本体之间;

5、地焊盘球,其连接在所述第一带状线本体和第二带状线本体之间,且所述地焊盘球与所述信号焊球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状线本体包括:

7、多个第一本体介质,多个所述第一本体介质之间重叠设置;

8、第一带状线,其设置于底部的第一本体介质内;

9、第一参考地平面,其分别设置于顶部的第一本体介质和底部的第一本体介质内;

10、第一地焊盘,其设置于底部的第一本体介质内;

11、第一接地通孔,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参考地平面与所述第一地焊盘之间。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带状线本体包括:

13、多个第二本体介质,多个所述第二本体介质之间重叠设置;

14、第二带状线,其设置于顶部的第二本体介质内;

15、第二参考地平面,其分别设置于顶部的第二本体介质和底部的第二本体介质内;

16、第二地焊盘,其设置于顶部的第二本体介质内;

17、第二接地通孔,其连接于所述第二参考地平面与所述第二地焊盘之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状线本体还包括:

19、第一信号焊盘,其设置于底部的第一本体介质内,且所述第一信号焊盘设置于所述第一带状线的一端。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带状线本体还包括:

21、第二信号焊盘,其设置于底部的第二本体介质内,且所述第二信号焊盘设置于所述第二带状线的一端。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焊球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信号焊盘上,所述信号焊球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信号焊盘上,且所述信号焊球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带状线和所述第二带状线。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地焊盘球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地焊盘上,所述地焊盘球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地焊盘上,且所述地焊盘球用于连接位于顶部的第一本体介质内的第一参考地平面和位于顶部的第二本体介质内的第二参考地平面,以及用于连接位于底部的第一本体介质内的第一参考地平面和位于底部的第二本体介质内的第二参考地平面。

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焊盘设置于所述第一带状线的四周,所述第二地焊盘设置于所述第二带状线的四周。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底部的第一本体介质与顶部的第二本体介质之间空隙的位置构成空气介质。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状线、第二带状线在一条直线上,且所述第一带状线、第二带状线相对设置。

27、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将介质内的传输线即为带状线通过垂直通孔转换到介质体表面,采用非对称带状线结构的第一带状线和第二带状线将信号引出一段距离后,再将带状线焊接到下一层功能电路,避免了在垂直通孔上直接焊接影响垂直通孔的可靠性,同时也会影响焊接的可靠性的问题。

29、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的地焊盘球连接带状线的两个参考地平面,保证了带状线两个参考地平面等电势,能够提供良好的电磁屏蔽。

30、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可以提高多介质功能电路焊接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状线本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状线本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状线本体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状线本体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焊球(10)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信号焊盘(6)上,所述信号焊球(10)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信号焊盘(16)上,且所述信号焊球(10)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带状线(2)和所述第二带状线(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焊盘球(20)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地焊盘(4)上,所述地焊盘球(20)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地焊盘(14)上,且所述地焊盘球(20)用于连接位于顶部的第一本体介质(1)内的第一参考地平面(3)和位于顶部的第二本体介质(11)内的第二参考地平面(13),以及用于连接位于底部的第一本体介质(1)内的第一参考地平面(3)和位于底部的第二本体介质(11)内的第二参考地平面(13)。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焊盘(4)设置于所述第一带状线(2)的四周,所述第二地焊盘(14)设置于所述第二带状线(12)的四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其特征在于:底部的第一本体介质(1)与顶部的第二本体介质(11)之间空隙的位置构成空气介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状线(2)、第二带状线(12)在一条直线上,且所述第一带状线(2)、第二带状线(12)相对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通信、雷达设备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垂直互联机构,包括非对称带状线结构、信号焊球、地焊盘球,所述非对称带状线结构包括第一带状线本体和第二带状线本体,所述信号焊球连接在所述第一带状线本体和第二带状线本体之间,所述地焊盘球连接在所述第一带状线本体和第二带状线本体之间,且所述地焊盘球与所述信号焊球设置于同一平面上。本技术采用非对称带状线结构的第一带状线和第二带状线将信号引出一段距离后,再将带状线焊接到下一层功能电路,避免了在垂直通孔上直接焊接影响垂直通孔的可靠性,同时也会影响焊接的可靠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丁磊,黄勇,汪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博海创业微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