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电线电缆绞线机的过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4899发布日期:2023-04-19 02:28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电线电缆绞线机的过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绞线机,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电线电缆绞线机的过线装置。


背景技术:

1、绞线机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及电子线的绞合机械设备,其是将很多根单支导线扭成一股,以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传统的绞线机原理是:多股导体线进入并线模经主轴导轮转向进入绞弓,通过绞弓的回转将多股导体线绞合成型,再经过由电气驱动的排线器缠绕于收线盘上。

2、电缆电线的生产中都需要用到绞线机对铜丝进行绞合。

3、授权公告号为“cn104851526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速绞线机过线装置,绞线时,各铜丝与进线孔的内圆锥面接触,使得多个铜丝构成的离散状态下的复合体的外径逐渐减小,即达到聚拢状态为绞线机的绞制做好准备。

4、但是当线材的粗度变化,需要调整分线板之间的距离,以及分线板与进线器之间的距离时,由于连杆和两个分线板均固定安装在托架上,导致分线板和进线器的位置均无法调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调整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线电缆绞线机的过线装置,以解决由于连杆和两个分线板均固定安装在托架上,导致分线板和进线器的位置均无法调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调整范围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电线电缆绞线机的过线装置,包括第一分线板、第二分线板、横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分线板、所述第二分线板和所述横杆依次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在所述横杆上安装有进线器;

3、所述第一分线板和所述第二分线板的一端均滑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所述第一分线板和所述第二分线板的另一端均滑动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

4、第一分线板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分线板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杆之间通过固定结构相固定。

5、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结构包括限位板、立杆和至少一个螺杆,所述立杆固定于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

6、所述第一固定杆为矩形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表面开设有顶槽,所述顶槽沿着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顶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侧面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侧孔,所述侧孔沿着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长度方向设置;

7、所述限位板的宽度小于所述顶槽的宽度,所述限位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宽度;

8、所述第一侧板中开设有通孔和至少一个横孔,所述横孔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横孔位于通孔的一侧或两侧,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相适配,所述横孔与所述限位板相适配;

9、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立杆相适配的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位于所述通孔的上方,且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10、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一侧板螺接的同时穿过所述限位板,所述螺杆位于所述横孔的上方。

11、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杆设置有两个,所述横孔开设有两个,所述横孔的厚度与所述限位板的厚度相同,所述横孔的底面形成有与所述螺杆相适配的内螺纹孔,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两个圆孔,所述圆孔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横孔内。

12、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表面设有刻度标,所述刻度标沿着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长度方向设置。

13、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分线板和所述第二分线板上均设有多个过线孔。

14、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分线板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分线板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相适配的矩形孔。

15、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分线板与所述第一分线板上的第一侧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分线板与所述第二分线。板上的第一侧板一体成型。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该应用于电线电缆绞线机的过线装置,能灵活的调节第一分线板或第二分线板的位置,进而能够调整第一分线板与第二分线板之间的距离或两个分线板与进线器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线材的粗度变化,实时的调整位置,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观察刻度标,即可测出移动的距离,便于了解第一分线板与第二分线板之间的距离或两个分线板与进线器之间的距离,为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电线电缆绞线机的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线板(1)、第二分线板(2)、横杆(6)、第一固定杆(3)和第二固定杆(4),所述第一分线板(1)、所述第二分线板(2)和所述横杆(6)依次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杆(3)和所述第二固定杆(4)之间,在所述横杆(6)上安装有进线器(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线电缆绞线机的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限位板(7)、立杆(701)和至少一个螺杆(8),所述立杆(701)固定于所述限位板(7)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线电缆绞线机的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8)设置有两个,所述横孔开设有两个,所述横孔的厚度与所述限位板(7)的厚度相同,所述横孔的底面形成有与所述螺杆(8)相适配的内螺纹孔,所述第一侧板(5)上开设有两个圆孔,所述圆孔从所述第一侧板(5)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横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线电缆绞线机的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杆(4)的上表面设有刻度标(401),所述刻度标(401)沿着所述第二固定杆(4)的长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线电缆绞线机的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线板(1)和所述第二分线板(2)上均设有多个过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线电缆绞线机的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线板(1)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分线板(2)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杆(4)相适配的矩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线电缆绞线机的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线板(1)与所述第一分线板(1)上的第一侧板(5)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分线板(2)与所述第二分线板(2)上的第一侧板(5)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线电缆绞线机的过线装置,涉及绞线机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分线板、第二分线板、横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分线板、所述第二分线板和所述横杆依次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在所述横杆上安装有进线器;所述第一分线板和所述第二分线板的一端均滑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所述第一分线板和所述第二分线板的另一端均滑动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本技术能灵活的调节第一分线板或第二分线板的位置,进而能够调整第一分线板与第二分线板之间的距离或两个分线板与进线器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线材的粗度变化,实时的调整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周忆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博利电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