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5241发布日期:2023-04-26 21:2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池,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复合封装壳的电池。


背景技术:

1、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锂电池一般包括电芯以及封装电芯的封装壳,目前锂电池的封装壳主要有硬壳和软壳两种形式,硬壳一般为钢壳、铝壳等金属壳,软壳一般为铝塑膜。金属壳体具有结构强度高、耐变形、安全性能好的优点,是小型电池的主要封装形式。但金属壳体重量比较重,不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而且为了保证安全性能,金属壳需要设置泄压阀等部件,极耳需要进行内部转焊,增加了制备工艺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复合封装壳的电池,可以减轻壳体的重量,简化制备工艺。

2、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及封装所述电芯的封装壳,所述电芯的极耳从所述封装壳的一端或相对的两端向外引出;所述封装壳包括两端开口的金属壳,以及设置于所述金属壳的端部、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软包壳。

3、如上所述的电池,可选的,所述金属壳的端部设置有和所述软包壳相连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金属壳的厚度。

4、如上所述的电池,可选的,所述连接部的厚度为d,所述金属壳的厚度为d,0<d≤d×96%。

5、如上所述的电池,可选的,所述金属壳的端部呈阶梯形,端部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金属壳的外围或着位于所述金属壳的内壁,所述软包壳和所述凹槽相配合,套在所述连接部的外围或内嵌于所述连接部的内圈。

6、如上所述的电池,可选的,所述电芯的外表面设置有发泡胶。

7、如上所述的电池,可选的,所述发泡胶的厚度不超过所述电芯厚度的1%。

8、如上所述的电池,可选的,所述金属壳的伸出有极耳的端部为出极耳端,封闭所述出极耳端的所述软包壳包括第一子壳和第二子壳,所述第一子壳和所述第二子壳相对设置,将所述出极耳端包住,所述电芯的极耳从所述第一子壳和所述第二子壳的封边处向外伸出。

9、如上所述的电池,可选的,所述极耳包括与所述电芯的极片相连的金属片以及设置于所述金属片上的极耳胶,所述极耳胶的熔点为90~130℃。

10、如上所述的电池,可选的,所述金属壳和所述软包壳的相接处通过胶接密封或热熔密封;和/或,所述软包壳和所述金属壳的相接处的外侧贴有防水胶带。

11、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壳+软包膜的复合封装结构来封装电芯,金属壳的端部开口,用软包膜对金属壳的出极耳端进行封口,既保留了金属壳封装结构安全性好,厚度膨胀低、能量密度高的优点,在金属壳的端部用软包膜封装,又可以免去用金属材料封装时的极耳转焊接、设置泄压阀等工序,减少了内部部件,简化了工艺,电池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及封装所述电芯的封装壳,所述电芯的极耳从所述封装壳的一端或相对的两端向外引出;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的端部设置有和所述软包壳相连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金属壳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为d,所述金属壳的厚度为d,0<d≤d×9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的端部呈阶梯形,所述端部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金属壳的外围或者位于所述金属壳的内壁,所述软包壳和所述凹槽相配合,套在所述连接部的外围或内嵌于所述连接部的内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外表面设置有发泡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胶的厚度不超过所述电芯厚度的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的伸出有极耳的端部为出极耳端,封闭所述出极耳端的所述软包壳包括第一子壳和第二子壳,所述第一子壳和所述第二子壳相对设置,将所述出极耳端包住,所述极耳从所述第一子壳和所述第二子壳的封边处向外伸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与所述电芯的极片相连的金属片以及设置于所述金属片上的极耳胶,所述极耳胶的熔点低于软包壳热封的熔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胶的熔点为90~13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和所述软包壳的相接处通过胶接密封或热熔密封;和/或,所述软包壳和所述金属壳的相接处的外侧贴有防水胶带。


技术总结
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及封装所述电芯的封装壳,所述电芯的极耳从所述封装壳的一端或两端向外引出;所述封装壳包括两端开口的金属壳,以及设置于所述金属壳的端部、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软包壳。本技术采用金属壳+铝塑软包膜的复合封装结构,既利用了金属壳体强度高、安全性好的特点,同时只在金属壳体两端使用铝塑膜等软包膜封装,可以避免常规铝塑膜封装折边导致的宽度增加,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而且,本技术出极耳处为铝塑膜封装,极耳无需内部转焊,同时也不用设置泄压阀,简化了结构及装配工艺,电芯发生意外产气时,气体可以从铝塑膜的封边溢出,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彭冲,李俊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